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改性ACF净化甲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采用浸渍法研制了负载纳米TiO2及Cu/Pd金属离子的改性活性炭纤维(ACF)功能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表面孔隙度分析仪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在自制的实验台上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改性ACF净化甲醛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 ACF有利于甲醛净化,其中负载纳米TiO2改性方案最佳;低温等离子协同TiO2/ACF净化效果最好,其效率高达94%。  相似文献   

2.
提高一氧化氮(NO)的氧化效率对于提高生物法处理该类废气的净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在脉冲电晕条件下氧化废气中NO的过程,考察了不同峰值电压、氧气含量、气体停留时间和添加有机物等因素对提高NO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法可有效地提高NO的氧化效率,主要产物为NO2;室温条件下,当进气NO浓度590 mg/m3、脉冲频率50 Hz时,增大峰值电压、气体停留时间和进气中的氧气含量可提高NO的氧化效率;在最适峰值电压15 kV,气体停留时间5 s时,NO氧化效率为20%;在进气NO中添加甲苯、乙醇后,NO氧化效率可增加至30%以上,甲苯的效果要好于乙醇。  相似文献   

3.
堆肥生物过滤器净化苯、甲苯混合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木块和多孔塑料为填料,选择苯为VOCs代表,研究堆肥生物过滤器对高低浓度的苯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 以木块和多孔塑料为填料的堆肥生物过滤器对高、低浓度苯净化效率呈现降低后升高,最后再降低的过程,对高低浓度甲苯均呈现缓慢升高后降低的过程,高浓度苯的最大净化效率为90.5%和97.7%,甲苯的最大净化效率为71.34%和66.45%;(2) 以多孔塑料为填料的堆肥生物过滤器对高浓度苯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和抗负荷性,以木块为填料的堆肥生物过滤器对高浓度甲苯有更好的净化效果;(3) 堆肥生物过滤器对高低浓度苯、甲苯的平均净化率为68%和56%以上,低浓度苯和甲苯的平均去除能力分别为0.122和0.012 g/(m3·h),最大去除能力为0.148和0.015 g/(m3·h),而高浓度苯和甲苯的平均去除能力为0.94和0.11 g/(m3·h),最大去除能力为1.32和0.135 g/(m3·h)。  相似文献   

4.
生物法净化再生胶生产废气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再生橡胶厂进行橡胶再生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生物法净化工业试验研究,对于甲苯浓度为300~1400mg/m^3的再生胶脱硫废气,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流量10~20m^3/h、循环液体喷淋量300~500L/h运行生物法废气净化装置获得了良好物净化效果。该装置连续运行100d的结果显示,其对再生胶废气中甲苯的净化效率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在90%左右,废气经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废气处理成本约为工厂再生胶产值的0.12%~0.14%,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高浊度污水快速净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快速净化高浊度污水的新技术,该技术根据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CEPT)技术、闪速混合(flash mixing)技术、旋流和点涡流絮凝技术、悬浮泥层过滤技术和过滤水力学原理等理论,采用物理化学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有害杂质,其有着流程简单可靠、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占地少、净化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化学分级表征: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化学分级表征法即树脂吸附分级法(RA)的研究与进展,同时基于该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典型水质体系,从树脂的选择、净化、分级的定义、水样过柱流速、水样树脂体积比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了完整的实验参数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4种方法(蒸气法、EDTA法、NaOH法和搅拌法)对3种活性污泥(可乐厌氧活性污泥、可乐好氧活性污泥和市政污水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效率,对比分析了各提取方法对不同样品提取所得胞外聚合物的组成影响,结果表明,EDTA法提取多糖的效率最高,提取市政污水污泥、可乐好氧活性污泥和可乐厌氧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糖分别在8.3、16.7和9.7 mg/g VSS左右;NaOH提取蛋白质的效率最高,提取市政污水污泥、可乐好氧活性污泥和可乐厌氧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蛋白质分别为:3.15、0.55和5.57 mg/g VSS.对于3种不同种类污泥,EDTA法提取EPS总量效率最高,分别为市政污水污泥10.7 mg/g VSS、可乐好氧活性污泥16.8 mg/g VSS和可乐厌氧活性污泥9.97 mg/g VSS,分别比效率最低的搅拌法高出5倍、5倍和3倍.  相似文献   

8.
李氏禾人工湿地净化Cr(Ⅵ)污染水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构建的三段式波形潜流式人工湿地,研究了湿地系统对Cr(Ⅵ)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李氏禾湿地系统对Cr(Ⅵ)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无植物的对照。当进水Cr(Ⅵ)浓度为2.50 mg/L时,李氏禾湿地系统出水Cr(Ⅵ)浓度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李氏禾在湿地系统净化Cr(Ⅵ)污染水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进水Cr(Ⅵ)浓度超标150倍(7.50 mg/L)时,李氏禾湿地系统出水Cr(Ⅵ)浓度仍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0.05 mg/L),表明李氏禾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Cr(Ⅵ)污染净化能力。沿程Cr(Ⅵ)浓度的变化显示,湿地系统对Cr(Ⅵ)的去除效率随水流方向逐渐降低,Cr(Ⅵ)主要在湿地系统的前两个阶段被去除。  相似文献   

9.
以110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Pd(Ⅱ)-Cu(Ⅱ)为主催化剂,制成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以N2为载气,对反应温度、氧含量、催化剂用量3个因素进行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PH3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含量为3.7%,温度为72℃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PH3净化效率随催化剂用量增大而提高。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考察催化剂以CO为载气时催化剂对PH3的净化效率,虽然净化效果比以N2为载气时差,但反应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有较好的抗杂毒性,且催化剂具有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构建的三段式波形潜流式人工湿地,研究了湿地系统对Cr(Ⅵ)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李氏禾湿地系统对Cr(Ⅵ)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无植物的对照。当进水Cr(Ⅵ)浓度为2.50mg/L时,李氏禾湿地系统出水Cr(Ⅵ)浓度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李氏禾在湿地系统净化Cr(Ⅵ)污染水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进水Cr(Ⅵ)浓度超标150倍(7.50mg/L)时,李氏禾湿地系统出水Cr(Ⅵ)浓度仍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0.05mg/L),表明李氏禾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Cr(Ⅵ)污染净化能力。沿程Cr(Ⅵ)浓度的变化显示,湿地系统对Cr(Ⅵ)的去除效率随水流方向逐渐降低,Cr(Ⅵ)主要在湿地系统的前两个阶段被去除。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炼油厂二次生化砂滤出水的规律,并在实验中摸索出一整套工艺参数,对活性碳纤维反复吸(脱)附使用寿命进行估算,为炼油厂废水处理、回用的工业化提供参考。实验表明,每千克活性碳纤维可净化1.5吨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循环水回用之要求,其吸附-脱附50次对废水的净化率为:CODcr51.2%,浊度80.5%,悬浮物82.1%,对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等污染物质的净化效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净化含汞废气的方法有:活性炭充氯吸附法、文丘里复挡分离0.1%过硫酸铵(NH_4S_2O_3)吸收法、文丘里——填料塔喷淋0.4%高锰酸钾法。为了克服活性炭吸附法易堵塞及饱和后的含氯化汞活性炭再生的困难,文丘里喉管部易堵塞且效率不高以及填料塔空塔速度低、填料清洗等困难,针对仪表、电池、灯泡等行业车间作业环境排气含汞浓度低气量大的特点,开展了斜孔板吸收塔高锰酸钾氧化法净化含汞废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然净化法处理火箭推进剂污水在航天发射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箭推进剂污水处理的方法很多,通过几种处理技术的比较,得出自然净化法处理推进剂污水的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为该方法在其它领域(化工、医药、印染行业)的污水处理工程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二甲苯废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去除气态二甲苯,研究比较了不同进口浓度、停留时间以及悬浮液中生物量对二甲苯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浓度的增加二甲苯净化效率先升高后平稳,生化降解能力(EC)则明显升高;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二甲苯的净化效率明显增加。实验发现最佳的实验条件是:悬浮液循环速率50 L/h,pH值介于6.5到7.5之间,溶解氧6 mg/L左右,停留时间tR=8.8 s;二甲苯的处理效率可达到92%以上。结果还显示二甲苯净化效率随悬浮液循环流速的变化而波动不大,进口二甲苯的组成对净化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的生物法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气相和液相的分离以及减少占地面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扩体错流式生物滴滤床净化甲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扩体错流式生物滴滤床,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陶粒为填料、恶臭假单胞菌为菌源进行实验,研究了扩体错流式生物滴滤床的挂膜启动情况、甲苯进口浓度、停留时间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温度为17~23℃,扩体错流式生物滴滤床在10 d内完成挂膜启动,比传统生物滴滤床缩短了4 d.(2)甲苯净化效率随进口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甲苯进口质量浓度为1 100 mg/m~3时,净化效率为95%;当甲苯进口质量浓度维持在1 100~1 200 mg/m~3时,随停留时间的缩短,甲苯净化效率下降.(3)当停留时间分别为94、63、48 s时,甲苯净化效率分别为87%~92%、70%~74%、60%~62%.  相似文献   

16.
刘风  马鲁铭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3899-3904
开展了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于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的实验研究。生化出水净化吸收污泥焚烧烟气的效果与气水比、进气浓度、进水pH、进水碱度和水温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气水比10∶1,进水pH为7条件下,生化出水能够有效吸收污泥焚烧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出气中气体污染物低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排放限值要求,吸收后出水各指标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该工艺脱硫效率可达90%,具有系统简单可靠、以废治废、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SO2废气,研究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从100L/h增加到300L/h时,SO2净化效率由86.4%下降到73.2%;生化去除量随着入口SO2气体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净化效率和生化去除量都随之提高,且20℃以上时,净化效率可达90.9%以上,生化去除量可达75 mg/L·h以上,更利于微生物降解SO2.  相似文献   

18.
金属矿山粉尘净化一直是深井空气环境治理的技术难题,为解决单层纤维栅并列插板结构体积大、孔隙率高等问题,在毛细管润湿效应产生水膜的净化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湿式密集纤维栅净化机制的物理模型,利用等效假设推出了湿式密集纤维栅的过滤净化效率式。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各因素对密集纤维栅净化效率的影响。根据分级净化效率的实验结果对理论效率公式进行了量纲一的修正,应用湿式密集栅纤维层过滤实验系统进行粉尘净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湿式密集纤维栅在实验最优组合情况下对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净化效率可达92.36%,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玄武岩纤维载体的生物膜法净化污染河道水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不同水体环境状况下,所构建的基于玄武岩纤维的污染河道水体净化技术的净化效能,通过模拟不同p H、温度及DO的污染河道水体环境,研究了水体中的COD、氨氮及TP指标变化规律,得到所构建的净化技术对COD、氨氮及TP的削减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环境下COD、氨氮及TP的净化效率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强;不同DO环境下COD、氨氮及TP的净化效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强;不同p H条件下COD净化效率随着时间增加而持续增强,氨氮净化效率随时间增加至某一极值后趋于平稳,而TP的净化效率会随着时间增加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此外,实验期间不同水体环境下COD、氨氮与TP皆在温度20~25℃,p H为7,DO为2~4 mg/L时分别获得93%、90%和36%的最大净化效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最适宜水体环境为温度20~25℃,p H为7,DO为2~4 mg/L;COD、氨氮及TP削减速率分别为0.63~0.84、3.6×10-3~4.0×10-2和7.1×10-4~2.9×10-3kg/(m3·d)。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大型生态净化工程在不同季节对水体氮素削减效果,对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饮用水源地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进行了研究。原水经生态净化工程后,氮素含量下降明显,春夏秋冬四季NH+4-N去除率分别为:69%、88%、80%和74%;TN去除率分别为25%、78%、60%和27%。各处理单元在不同季节削氮效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挺水植物净化区和沉水植物净化区是整个生态净化工程的核心单元,加强对水生植物的管理,是提升氮素去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