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机涂层户外曝晒与加速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加速试验环境谱开展了有机涂层加速腐蚀试验。采用腐蚀程度对比方法,将试验结果与经自然曝晒的有机涂层进行对比研究,从失光、变色、粉化、起泡、开裂、剥落和基体腐蚀等特性,以及腐蚀的宏、微观形貌,对涂层分子链在降解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证实了文中采用的加速试验环境谱模拟性好,并具有约2个周期当量自然曝晒1a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运行环境逐渐复杂的××飞机滑轨内腔进行加速腐蚀试验的研究。考虑到外部环境对滑轨内腔的腐蚀影响,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江津地区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以更好地模拟实际运行条件下滑轨内腔的腐蚀过程。方法 设计江津地区滑轨内腔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以外露部位防护涂层加速腐蚀试验环境参考谱以及相应环境的分析为依据,根据参考谱的参数制定方法,针对江津地区的特定环境条件,设计本环境谱的编制依据。进一步确定湿热、紫外暴露、温度冲击、低气压以及盐雾等参数,得出系统的××飞机滑轨内腔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结果 成功形成了系统的××飞机滑轨内腔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综合考虑了江津地区的环境特点,并参考了外露部位防护涂层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的相关参数,通过对湿热、紫外暴露、温度冲击、低气压以及盐雾等参数的确定,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滑轨内腔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腐蚀过程。结论 该环境谱可为飞机制造商和维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以评估滑轨内腔的腐蚀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过更准确地模拟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腐蚀过程,能够提高飞机结构寿命的预测准确性,从而保障飞机的安全运行和维护。这项研究对于改进飞机设计、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典型岛礁大气环境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装备典型岛礁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方法。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引起武器装备腐蚀损伤的主要环境因素,通过分析装备服役面临的岛礁腐蚀环境数据,编制出岛礁大气环境谱。依据当量腐蚀加速原理及测定的腐蚀当量折算系数,建立加速腐蚀试验条件与岛礁大气环境谱之间的等效转换关系。结果归纳出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的编制方法,得到面向装备服役岛礁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结论确定的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谱及加速关系,为地(舰)面武器装备选材及结构腐蚀寿命评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发动机寿命敏感件环境谱加速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加速环境谱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以及当量关系的确定和验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加速环境谱的概念内涵。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主要受金属敏感件的腐蚀和非金属敏感件的老化制约,重点从常规加速腐蚀试验、多因素综合腐蚀试验和高温加速腐蚀试验等3个方面阐述了加速腐蚀试验方法。从液体介质老化、热氧老化、综合环境老化等方面介绍了以橡胶为代表的非金属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最后指出目前当量关系确定方法的局限性和多因素综合模拟方法研究方面的欠缺,提出应综合材料、腐蚀、力学、环境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当量关系确定方法,以及注重新型试验设备的研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综合环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洋性气候条件下航空铝合金的大气腐蚀,提出了一种综合环境加速试验方法。进行了盐雾试验、周期浸润和综合环境加速试验,考察了这些加速试验方法的模拟性,并对综合环境试验的重现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方法对户外暴露试验的加速倍率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舰载机结构疲劳关键部位的主体材料超高强度钢的耐蚀性能。方法基于实测的环境数据编制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针对喷丸和未喷丸超高强度钢试验件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加速腐蚀试验,从宏观/微观形貌、质量损失、腐蚀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表征腐蚀行为,分析讨论喷丸强化对超高强度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超高强度钢腐蚀初期为局部点蚀,然后转变为全面均匀腐蚀。喷丸强化延缓了腐蚀形态转变的时机,喷丸试验件腐蚀速率约为未喷丸试验件的75%,加速腐蚀当量为3 a,未喷丸和喷丸试验件表面平均粗糙度分别为5.67mm和4.16mm,前者为后者的1.36倍。结论通过质量损失率、腐蚀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对比分析知,喷丸强化明显提高了超高强度钢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编制某新型航空材料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方法开展该材料试件电化学腐蚀试验,利用极化曲线分析法得出该材料于典型Na Cl溶液浓度、温度下的开路电位和腐蚀电流,并结合当量折算法,利用腐蚀电流比值,得到其于典型Na Cl溶液条件下的当量关系。结果新型合金钢材料的腐蚀电流在35℃条件下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Na Cl浓度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以不同环境条件为基准,当量关系具体数值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海军飞机结构当量加速腐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分析了导致海军飞机结构腐蚀的主要因素;基于飞机地面停放环境谱,采用某型海军飞机机身背鳍角材在×框连接区模拟件,在试验室条件下分别进行当量5、10、15、20、30 a的加速腐蚀试验,并利用显微镜对试件表面涂层、金属基体材料腐蚀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件当量加速腐蚀与飞机外场服役的腐蚀特征一致,当量加速腐蚀试验时间与外场服役年限相匹配时,基体材料腐蚀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9.
某型复合材料加速腐蚀与大气腐蚀当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开展某型飞机复合材料预腐蚀后疲劳寿命研究,获取其于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腐蚀和大气环境腐蚀的当量关系。方法编制模拟机场环境的加速腐蚀环境谱,据此分别开展材料试件加速腐蚀试验和大气腐蚀试验,试验过程中观测试件腐蚀形貌,开展两种环境预腐蚀后试件的层间剪切强度性能测试,依据等腐蚀损伤等层间剪切强度性能原则,计算该型复合材料实验室加速腐蚀与大气环境腐蚀的当量关系。结果加速腐蚀试验环境与大气环境对该型复合材料腐蚀存在当量关系,当量折算系数为2.22。结论飞机复合材料于不同环境中的腐蚀当量关系研究应结合研究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力学性能指标开展研究,不同环境、不同力学性能指标会有不同的当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添加H2O2加速低合金钢海水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极化曲线、旋转圆盘电极试验和失重(质量损失)法研究了低合金钢在添加了H。o:的海水中腐蚀加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低合金钢在添加H2O2的海水中腐蚀加速主要受到了H2O2浓度、温度、搅拌速度和H2O2添加周期的影响。研究表明,搅拌速度不变、H2O2添加周期相同的条件下,在H2O2浓度为0.8mol/L的70℃海水中,低合金铜的腐蚀加速最显著;在试验的转速范围内,加速作用随搅拌速度增大变得更为显著;H2O2加入后350min内加速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整机级飞机实验室高温验证试验,更真实地模拟飞机地面高温环境条件。通过对GJA150A、MIL-STD-810G及RTCA/DO-160G等国内外最新气候试验标准进行分析,确定某型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程序。以此试验程序为基础,根据飞机温度适应性要求,借鉴民用飞机运行环境包线以及国外飞机实验室温度试验的经验,经过分析与剪裁处理,得到了某型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条件。形成了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条件剪裁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整机级飞机实验室高温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备高效活性炭吸附剂,研究固液比、磷酸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是磷酸浓度为40%、固液比为1∶3,活化温度为400 ℃、活化时间为60 min,此时亚甲基蓝吸...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任务剖面的机载外挂温度试验条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获取一种合理的温度试验条件用以考核机载外挂对温度环境的适应性。方法针对影响机载外挂温度的自然或诱发环境因素,分别分析自然环境、气动加热以及设备工作发热的三种典型因素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机载外挂的空中挂飞使用状态,给出相应的温度计算方法。结果通过对某载机的典型任务剖面的计算,指出了现有机载外挂基于地面使用温度制定的试验条件无法完全覆盖空中挂飞时的温度环境,并由此提出了基于任务剖面的温度试验条件,以更好地考核机载外挂温度环境适应性。结论给出了一种用于考核机载外挂温度环境适应性的温度试验条件及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发一种试验平台模拟高温气冷堆正常工况、氧化腐蚀工况和事故工况试验条件,研究陶瓷堆内构件的氧化腐蚀行为和长期服役热老化规律。方法 通过分析高温气冷堆陶瓷堆内构件服役环境特征,确定试验平台开发技术要求,其主要部件包括氧气流量控制器、氦气流量控制器、储气罐、反应气流量控制器、气体预热器、高温反应炉、气体循环泵、氦气纯化器、纯水罐、蠕动泵、真空泵、排气冷肼、在线气相色谱仪、在线露点仪等。结果 该试验平台可精确控制在冷却剂氦气中混入微量的O2、H2O杂质,研究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可模拟高温堆正常工况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进水事故工况条件,开展长达3 000 h以上的连续热老化试验。结论 该试验平台具有高精度、大尺寸、耐高温、耐长周期试验等优异特性,可模拟复杂多样的工况条件,开展热老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解决Arrhenius模型无法估计湿度应力敏感产品和Peck模型试验时间较长的问题。方法 考虑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对产品贮存寿命的综合影响,在产品激活能不变的假设下,将Arrhenius模型对产品激活能的估计和Peck模型对湿度应力参数的估计相结合,建立Arrhenius&Peck分段非线性加速寿命估计模型。基于此模型,在双应力恒加试验条件下,得到产品的寿命估计方程。结果 以弹上电子产品的恒定应力加速贮存试验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产品寿命的估计,并对比产品实际寿命。Arrhenius&Peck模型的寿命误差和失效率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准确度高于Arrhenius模型和Peck模型。结论 构建的Arrhenius&Peck分段非线性加速寿命模型可以充分利用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对温湿敏感产品的寿命估计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导弹产品的寿命估计提供一种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航空装备实验室温度环境试验剪裁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温度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基于GJB 150A对装备寿命期内实验室环境试验的剪裁要求,分析了GJB 150A中关于温度试验方法的剪裁内容、典型温度试验程序和剪裁方法。提出了航空装备依据GJB 150A开展实验室温度环境试验的剪裁方法。基于GJB 150A温度试验方法,经剪裁得到了航空装备进行实验室温度环境试验的考核项目、试验顺序和试验条件。剪裁结果可供航空装备开展实验室温度环境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试件温度试验采用的加速加载方法的有效性和该试验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加速试验理论,利用Arrhenius稳态温度加速模型,识别并分析其加载的加载因子和加载方法是否合理有效,通过活化能范围判断加速加载的方法和阈值是否合理。通过预期目标结果对比试验实测数据,分析试验是否达到了预期温度,通过测点温度和温度极限、重要位置的表面温度梯度数据比较,判断试验是否合理有效。结果当活化能范围在0.675~1.3 eV之间时,采用的加速加载方法是有效的,且温度应力上、下限以及加速因子合理,实测的测点温度和重要位置的温度梯度同目标结果接近。结论该试验所采用的加速因子和温度阈值合理,通过提高温度应力加载,合理有效地降低了试验运行时间,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有机涂层在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与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条件下的相关性。方法 以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户外暴露试验和实验室综合模拟加速试验,利用光泽计和色差仪等分析设备,获得用于表征涂层老化性能的色差和失光率变化规律,比较涂层体系在2种试验条件下老化程度。采用ATR-FTIR、EIS等方法研究涂层分子结构变化和不同环境条件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涂层的降解机理。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rhos)法计算涂层体系在2种环境下的相关性。结果 与户外暴露试验12个月相比,综合模拟加速试验60 d,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失光率基本一致,其色差的相关性为0.771 4,失光率的相关性为0.828 6。结论 与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相比较,环氧云铁/丙烯酸涂层体系在综合加速试验后的色差、失光率、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等关键性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老化机理基本相同。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装置能够综合模拟高原高寒气候环境下阳辐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好的模拟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某汽车在中国吐鲁番地区自然暴露的部件温度变化试验数据,预测该车在美国凤凰城地区气象环境下的汽车部件温度变化。方法 把汽车部件的温度作为输出变量,提取影响汽车部件温度变化的关键特征(试验时间、大气温度、太阳辐照)作为输入变量,同时运用公式对不同纬度地区部件受到的太阳辐照进行修正,以消除地理位置的影响。利用Python等软件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吐鲁番试验数据训练模型,然后预测该车部件在美国凤凰城地区的温度变化。结果 梯度提升机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在3.3°以内,拟合优度R2均大于0.90。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模型也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论 利用汽车在我国试验站点进行的自然暴露试验数据,可以预测该汽车部件在国外相似地区气象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该研究对于依据汽车部件在我国的自然暴露试验结果预测其他国家相似地区自然环境下汽车部件的温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高效絮凝剂产生菌B212进行了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正交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菌B212产絮凝剂的培养基成分配比(ρ)最佳方案为A4B2C1:蔗糖25g/L、尿素0.5g/L、NaCl 0.5g/L、FeSO4 0.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5、培养温度25℃、转速160r/min。在上述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42h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