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20℃条件下应用换液的方法研究单甲脒农药对大型(Daphniamagna)、方形网纹(Ceriodaphniaquadrangula)、老年低额(Simocephalusvetulus)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单甲脒对类的毒性中等,48hEC50值在552—1514mg/L之间,老年低额比较敏感,大型耐性较强.21d繁殖实验结果获得单甲脒对老年低额的最大无影响浓度(NOEC)为0032mg/L,最低有影响浓度(LOEC)为0063mg/L,其最大允许浓度(MATC)估计为005mg/L,应用系数为001.溶液pH值对单甲脒毒性有明显影响,其毒性随pH值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斜生栅藻与单甲脒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海  叶常明  雷志芳 《环境科学》1996,17(4):39-40,43
为研究斜生栅藻与单甲脒的相互作用,采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出了单甲凶制斜生栅藻生长的96h-EC50为6.5mg/L。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甲脒浓度分别为2,4和8mg/L下,斜生栅藻都不具备降解单甲 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静置换水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对方形网纹溲的急性毒性和生活周期毒性。Hg^2+、Cu^2+、Cr^6+和Zn^2+在25±1℃下对方形网纹溲的48hEC50分别为0.0100、0.0254、0.1445和0.2828mg/L,Hg^2+对方形网纹溲的7d生活周期毒性试验,以存活、生长和生殖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5.91μgNL,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为11.83μg/L,其  相似文献   

4.
单甲脒农药对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室外中等规模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V=3m^3)中,实验研究了国产新农药单甲脒盐酸盐水剂对池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在12.5、25.0和50.0mg/L的农药浓度下1周左右,大型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的破坏,种类,密度,多样性指数下降,高浓度组中浮游生物全部消亡;水层中的好氧异养菌数量则明显增加,单甲脒浓度越高异养菌数量加越多,与此同时,群落产氧量减少,呼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25℃条件下重铬酸钾对方形网纹涤Ceriodaphniaquadrangula(O,F.Muler)存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急性试验求得铬铬酸钾对该僵的24h和48hBc50值分别为1.0179mg/L和0.4127mg/L;其可信限分别为0.4698一1.7180mg/L和0.1980一0.6988mg/L。慢性试验以存活、生殖和生长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0.0625mg/L,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O)为0.1250mg/L,其应用系数在0.15一0.30之间。流水试验(NOEC)为0.03125mg/L,(LOEC)为0.0625mg/L,其应用系数在0.08一0.15之间。结果还表明生长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25℃条件下重铬酸钾对方形网纹蚤Ceriodaphnia quadrangula(O.F.Muler)存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急性试验求得重铬酸钾对该蚤的24h和48hEC50值分别为1.0179mg/L和0.4127mg/L;其可信限分别为0.4698-1.7180mg/l和0.1980-0.6988mg/L。慢性试验以存活,生殖和生长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0.0625  相似文献   

7.
丙烯腈水生态基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参照美国环保局制定的“推导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的国家水质基准的技术指南”,结合我国水生生物区系的特点,研究和推导优先污染物丙烯腈的水生态基准。根据8种水生动物的争性毒性试验、两种水生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和浮萍生长抑制毒性试验的结果;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丙烯腈的基准连续浓度为0.5751mg/L,基准最大浓度为2.156mg/L。  相似文献   

8.
滇池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布,降解及对鲤鱼的危害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滇池水中LAS含量为0.018~0.029mg/l,局部水域达0.2~0.7mg/l;ABS强烈地吸附在底质中,以湖体呈曲线分布,平均含量高达0.43mg/kg,16h内LAS动态降解率比静态降解率高2.2倍,不同浓度的LAS对滇池鲤鱼的结果表明,5~35mg/l浓度水中,溶解氧下降,pH值升高,产生急性危害效应,半致死浓度48TL50为3.0mg/l,完全浓度为0.3mg/l。当LAS含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对方形网纹溞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置换水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对方形网纹的急性毒性和生活周期毒性。Hg2+、Cu2+、Cr6+和Zn2+在25±1℃下对方形网纹的4shEC50分别为0.0100、0.0254、0.144和0.2828mg/L。Hg2+对方形网纹的7d生活周期毒性试验,以存活、生长和生殖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5·9μgNL,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为11.83μg/L,其毒性阈限在二者之间。重金属对方形网纹与大型及鱼类的急性毒性比较和Hg2+对类生活周期的毒性比较均表明方形网纹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模拟N、P污水对幼苗过氧化物酶(POD,EC1.11.1.7)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oD,EC1.15.1.1)及其同工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浓度(Nr)为0─90mg/L和总磷浓度(P_T)为0─9mg/L范围内,POD与N、P浓度呈正相关,N_T超过90mg/L和P_T超过9mg/L这一阈值后呈下降趋势,NT在0─120mg/L和P_T在0─12mg/L范围内,SOD,丙二醛(MDA)与N、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P能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带,苗高、可溶性蛋白分别与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进行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研究结果表明,构成生物膜的假单胞菌属中的短杆菌对废气中甲苯有很强的生化降解能力,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04.4mg/h,且当入口气体甲苯浓度约低于2.0mg/L时,单塔净化效率可保持在80%以上。反应级数的转换约在其液相浓度为0.8—1.2mg/L(相当于气相浓度约1.7—2.1mg/L)时发生。  相似文献   

12.
单明军 《环境科技》1996,16(1):53-57
本研究采用SBR技术处理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的焦化污水。当污水CODor、酚和氰浓度分别为1400-2000mg/L,230-380mg/L和1.90-3.76mg/L时,经处理后,出水CODor〈250mg/L(混凝后,CODor〈200mg/L),酚和氰均远低0.5mg/L,CODor酚和氰的去除率分别为91%、99.8%和95%,大大高于连续流一化处理焦化污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BR系统操  相似文献   

13.
铬对凤眼莲的影响用三种不同铬浓度的助剂厂有机废水培养凤眼莲10个月,结果表明;废水中含铬1mg/L。是凤眼莲生长发育的致死浓度,含铬0.5mg/L是受害阈值浓度,小于0.5mg/L是安全浓度。说明水环境的铬虽能被风眼莲吸收富集,但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不...  相似文献   

14.
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制定渔业水质标准的需要,用静态实验的方法测定了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亚急性试验经13.34、6.67、3.33、1.67、0.83、0.42mg/L单甲脒暴露35天。在18~21℃下,24、48、72、96h的LC50值分别为33.47、31.62、26.38、25.84mg/L。亚急性试验中,根据单甲脒对鲤鱼生长和脑、肝、肾、鳃ATPase活力的影响,求得单甲脒的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0.42~0.83mg/L。  相似文献   

15.
聚合硫酸铁处理镍电解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合硫酸铁-中和法处理镍电解废水,根据正交设计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9.0,聚合硫酸用量为镍含量的2倍,聚丙烯酰胺用量为4mg/L,反应为常温,测定时间为2~3min。处理后水镍残余浓度〈0.13mg/L,钴〈0.01mg/L,铜〈0.005mg/L,CODcr〈70mg/L,沉淀时间为2~3min。  相似文献   

16.
玉米芯粉处理含汞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经活化后的玉米芯粉吸附汞的效果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玉米芯粉对汞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00min,最大吸附量为0.985mg/g,工作吸附量(穿透点)为0.400mg/g,该吸附剂容易洗脱与再生,且使用寿命长,最佳洗脱液为0.1%的稀硝酸溶液,吸附剂使用20次后,效果仍较好,二级吸附对泵的去除率高达99.75%,出水浓度为0.025mg/L,可以使含Hg^2+10.00mg/L  相似文献   

17.
Zn等金属离子对栉孔稚贝成活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实验讨论了Zn,Cd,Pb,Cu金属离子对栉孔稚贝生长的毒性影响。提出了上述四种金属离子24~96h的LC50值及稚贝生长安全浓度。Zn,Cd,Pb,Cu离子对栉孔稚贝96hLC50分别为0.047、0.008、0.100及0.007mg/L。四种金属离子对稚贝生物毒性顺序是Cu>Cd>Zn>Pb。  相似文献   

18.
杀虫剂单甲脒对绿藻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杀虫剂单甲脒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的短期和长期毒性。用细胞密度计算出的48hEC_(50)分别为1.42和1.41mg/L,96hEC_(50)分别为1.67和1.62mg/L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试验初期的抑制后,杀虫剂单甲脒能促进藻类繁衍。  相似文献   

19.
以对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盐为指示剂,测定化合物对降解微生物的毒性,测定条件为:温度25℃,菌种投加量之1ml/L沉降0.5h活性污泥,指示剂浓度1mg/L曝气量400ml/min,作用时间4h,实验证明,当指示剂显著降解率〉70%时无为毒,〈30%为毒性较大,当降解率为50%其毒性浓度抑制值与文献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污水土地处理过程 中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溶液P含量和迁移特征,在一种特殊2的大型人工模拟土层和地下水实验装置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1.5m~0.5m土壤溶液P含量极低(≤0.02mg/L),但在旱地条件下,P含量上升至0.045mg/L~0.628mg/L,P素随入渗污水向下迁移距离可达1.1m。在低水力负荷率和较长停留时间的运行条件下,1.3m以下土壤溶液和地下水的P含量处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