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对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一方面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于安全事故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自行为、环境、强化、学习的因素对现行的安全管理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通过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安全管理相结合,论述了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未来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铁路企业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用管理心理学、行为学有关理论和观念,着重对影响安全生产"人"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人"的硬件状态、心理状态、软件状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作用。用企业文化论的观念,从企业文化氛围、劳动安全管理、安全责任落实与考核、职工业务素质等角度提出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控能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完善其基础原理的内容,在充分认识安全科学原理体系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体系中的安全心理学原理。首先提出安全心理学原理的定义并论述其内涵。然后根据人的心理学现象,总结归纳出安全心理学的7条核心原理,即感觉阈值有限原理、知觉差异原理、情绪作用原理、行为激励原理、素质培养原理、个性匹配原理和环境刺激原理。建立安全心理学原理的车轮式体系结构。阐述各核心原理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最后将核心原理应用于事故顺序模式分析和安全管理实践工作中,结果表明,这7条核心原理具有完整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安全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安全管理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美国安全心理学家海因里希一生从事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先后调查了解了美国50万起的事故,分析了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前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他于1959年出版的《工业事故预防》一书.对事故的预防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1车间安全管理需要安全心理学的指导从生产力角度看,物的安全运行直接受人的安全心理支配。车间生产力系统及其各项要素都有一个安全问题,劳动资料的安全使用,劳动对象的安全开发,劳动管理的安全进行,无不受劳动者安全心理的影响。例如,人的注意心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具有注意的稳定性、广泛性和分配力品质的工人,能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记忆、想象、思维操作中的种种变化,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从生产角度看,人对安全的定向兴趣对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特别功能。安全管理学把建设和维持人的定向兴趣作为防止工伤事故的第…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与安全生产有重要的关联性。基于安全科学原理体系现有研究成果及安全心理学研究背景,定义了安全心理学原理,并阐述了安全心理学原理的特征及其研究内容;归纳了安全心理学原理下属的6条基础原理——事故频发倾向原理、安全心理激励原理、心理阈值有限原理、安全认知原理、安全个性心理原理和安全生理心理原理,并论述了这6条原理的内涵及机理,对于部分原理进一步给出了其下属原理的研究思路;在构建安全心理学原理枝叶形体系的基础上,整理了安全心理学原理体系的应用机理,以及这6条原理在体系中各自的功能和地位;最后论述了这6条原理在安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研究表明,该安全心理学原理体系对人员部署、制度规划、安全管理等安全生产层面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量事故分析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而管理工作也是由人进行的。因此,发挥人的主动性去克制事故的随机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当时的意识有密切联系,而各种意识又必然带有个人的特点。例如:有的人在作业过程中,对设备的运转、仪器的显示、环境的变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学生在安全管理方向中基础学科知识缺乏的问题,分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对《安全管理学》的支撑作用;研究国外安全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情况和国内外安全管理相关研究成果的来源单位;印证基础学科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的联系,并提出安全管理方向学生的培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科生培养上采用选修课和辅修双学位的方式,可实现获取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在研究生培养上采用专门的基础学科课程或研讨会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与其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技术对安全心理学的影响、事故致因与人为失误及事故预防技术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安全心理学的最近研究状况及趋势。着重分析了工程控制技术、行为控制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宏观安全管理技术及系统措施等事故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安全心理学角度,系统分析工程总承包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肯定了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将安全心理学与工程总承包企业生产实际系统结合,阐述如何从构建员工安全心理分析系统、合理划分责权利、完善安全培训模式、优化工作条件和环境4个方面入手来提升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有:人、物(机械设备)和环境。安全心理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从减少人身伤害、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日趋完善,要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关键在于责任落实。企业担负着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责任意识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从安全心理学入手,研究影响人的活动的心理因素,进  相似文献   

12.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如何减少生产中人身事故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生产过程中人的知觉规律和对发生事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加强安全教育,在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上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预防使人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和错误行为的各种因素,保证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 安全心理学强调人的意识能动作用,排除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如在作业中,排除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恼怒忧郁、神经质、过于激动、不顺心等等行为。 根据人的心理过程基本原理,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可归纳为如下六种。 一、麻痹大意 一些人总认为自己干的是经…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于今年十一月七日至九日在西安召开1991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60余人到会。此次年会共征集论文120篇,选出46篇在年会交流,其中41篇到会宣读。内容包括:综合安全管理(26篇);安全经济学(6篇);行为科学、心理学(5篇);安全教育与学科体制研究(4篇)。  相似文献   

14.
为建构安全心理学方法论体系,完善安全心理学学科理论系统,基于安全心理学概念,提出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的定义。根据安全心理学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划分不同的研究进路;在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原则的基础上归纳客观性与系统性、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4条安全心理学研究原则,并提炼个案法、心理测量法、心理统计法、试验法、比较法与关联学科法6种安全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构建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程式。结果表明: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程式是基于安全心理现象,发现安全心理问题,提出安全心理假说,挖掘安全主导因素与确定安全心理学规律。安全心理学的原则、进路、方法和程式共同构成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工业事故的研究表明:7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因素相关.即人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直接或司接地与事故发生联系.安全行为科学是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全行为科学是分析、认识、研究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及模式,掌握人的安全行为规律,以实现激励安全行为、防止行为失误和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应用性科学.它揭示的联系和规律有:人的安全行为规律的分析和认识,安全需要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劳动过程中安全意识的规律,个体差异与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分析,挫折、态度、群体与安全行为,探讨人的注意力的规律,安全行为的激励.目前,我区部分煤矿在安全生产的管理过程中正实践安全行为科学.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机学家认为,心理学与安全生产有十分重要的联系。一方面,人在生产作业中经常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疲劳、注意等直接反映到工作效率与安全生产上。另一方面,生产作业中的生产机械、作业方法(单调性)、工艺流程和生产环境(光、声、色、温度、振动等)又对操作者的心理状况发生作用,造成人的心理变化,最终影响到工作效率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人的安全行为模式,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消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知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意识到底是什么?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呢?安全意识是一种态度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安全意识是指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行为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事故的致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有效地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汽车色彩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大,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与心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绍了色彩的属性和几种常见颜色的色彩心理;根据色彩的生理心理特性,从车身和驾驶室配色等方面,采用安全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汽车色彩对交通安全和驾驶员反应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对汽车进行安全色彩设计的构想,并给出汽车安全色彩设计的原则、体系和步骤;对车身和驾驶室进行安全色彩设计,其中合理的色彩模拟系统的开发是关键.与其他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从而达到交通系统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