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中  蒋姝睿  马本  刘敏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6):2715-2728
本文从电价政策优化视角,分析了环保电价与可再生能源电价的目标、补贴率变化,首次核算了两类政策的资金总额,对比评估了两类政策的资金规模、微观作用机制、资金机制和决策机制.结果发现,环保电价长年稳定,为燃煤发电行业污染治理资金提供了稳定预期,实现了污染物的快速减排;可再生能源上网标杆电价多次下调,激励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助长了企业投机行为.微观作用机制上,环保电价刺激了燃煤发电企业治污技术进步、企业私人成本下降,但社会承担了较高的污染治理成本;而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促进了发电社会成本的下降.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传导机制更为刚性,但存在附加征收率不高、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政策设计未做到激励相容.2015年环保电价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总额分别为767.97亿元(不含税)和429.1亿元(供给侧).环保电价资金总额超过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总额,强化了燃煤发电成本优势,制约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利于电力结构的清洁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可再生能源GIS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5年2月28日,《可再生能源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要使本法发挥有效作用,需要制定出明确可行的实施细则.为此,有必要研究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关于清洁能源的立法之一,它的很多原则和具体条款都具有相当的创新性,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效力,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本文介绍分析了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重要条款并对比了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指出了它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太阳能与风能等碳减排项目CDM核查/核证期间减排量签发难度大,成功率低等问题,研究总结了可再生能源碳减排项目减排量计算、项目泄漏估算及监测期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碳减排监测方法,可保证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碳减排量符合联合国执行理事会关于签发碳减排量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规定,为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CDM核查/核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要闻浏览     
《环境工作通讯》2010,(1):11-12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立法宗旨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法案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重、政府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研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适配的先进电网。中央政府按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6.
赵天明 《环境工程》2023,(4):276-277
<正>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经济,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力求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地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光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人的目光。可再生能源具有生产周期短、污染小、碳排放量低等优势,可再生能源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莹  李金凤 《环境保护》2012,(15):68-70
德国可再生能源稳健、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其联邦政府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视,建立了以电力输送法和可再生能源法为核心的全面、细致、深入的法律体系和以综合能源、气候计划为基准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巨大,发展迅猛,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借鉴学习德国既有体制,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15国(即在2004年5月1日以前加入欧盟的15个国家)共同致力于在2008—2012年将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基准年(主要是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8%。2008年,欧盟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包  相似文献   

8.
<正>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人口的增长,能源供应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为实现能源安全与清洁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风能和生物质能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更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截至2014年12月,欧盟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8751MW,在2000年到2013年之间实现了10%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中国与瑞典加强可再生能源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必然的选择。基于这一共同认识,中国工程院的能源专家日前与到访的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的代表,就加强双方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据悉,中国工程院与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签署了可再生能源与环境谅解备忘录,并将联合开展为期四年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项目。据介绍,瑞典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进行得较早。作为一个森林覆盖率高达54%的国家,瑞典尤其在生物质能的开发与高效利用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如在速生能源林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在天津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布的《2012年最新能源展望报告》显示,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新能源产业的增长能够将气候、能源和金融领域的危机转变为全新的可持续增长机遇,从而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2012年最新能源展望报告》说,由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及政府主导的侧重点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显示出不同的特色与前景。欧盟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