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到5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7400万吨。规划从因地制宜选择供暖热源、全面提升热网系统效率与有效降低用户取暖能耗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清洁取暖的推进策略。规划提出,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2.
<正>9月20日下午,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表示,截至目前,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到了50.7%,规划目标是50%,相比2016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替代的散烧煤约1亿吨,规划的预期是7400万吨,大大超出预期。黄学农表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7年开始,能源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还有北方地区有关省份一起组织实施《北  相似文献   

3.
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针对民用散煤开展了一系列包括"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在内的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特别是2017年以来财政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分两批启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35个试点城市清洁取暖改造步伐加快。目前各地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本文总结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各地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并在系统规划、科学管理、资金筹措、宣传动员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为扎实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北方地区农村散煤采暖污染治理及冬季取暖清洁化改造是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实现农村能源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北方试点地区农村散煤治理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显现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政策发布时间系统梳理了我国散煤治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并在总结整体治理进展及治理成效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北方试点地区农村散煤治理存在清洁取暖成本超出居民经济承受能力、散煤复烧风险大等问题。建议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通过以奖代补、创新金融模式等方式建立长效化机制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十三五”期间,三批43个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得到中央财政支持,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了更好地总结“十三五”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推进“十四五”清洁取暖工作,采用逻辑框架法,选择相应指标,分析了试点城市的投入、产出、成效和影响。“十三五”期间,试点城市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完成率约为115%,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完成率约为84%;城区清洁取暖率平均提升到99.18%,城乡接合部、所辖县及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平均提升到93.91%,替代散煤约6.179×107 t;在空气质量改善和污染物减排、减少健康风险、清洁取暖产业发展发挥了显著的效益。总结了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经验,提出了“十四五”清洁取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8年采暖季结束,清洁取暖工作总体开展较好,北方15省区市清洁取暖率达到50.7%,《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设定的中期目标已基本实现。从区域层面看,清洁取暖率排序依次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4%)、西北地区(49%)、东北地区(35%);从省级层面看,清洁取暖率差异较大,农村地区提高最大的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农村清洁取暖增长率几乎为零;从城市层面看,试点城市、"2+26"通道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明显高于其他一般城市。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方清洁取暖率较为明显的因素是经济水平、气象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资金投入越高、各地区冬季气温越低、城镇化率越高、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地区的清洁取暖工作推进越积极,清洁取暖率越高。清洁取暖污染物减排贡献量化分析发现,清洁取暖对烟(粉)尘减排19.23%,贡献最为显著;对二氧化硫减排5.33%,也比较突出;对氮氧化物减排贡献较为一般,减排量占比0.8%。建议重点关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情况,重点考虑如何在现有资金条件下保证清洁取暖的可持续性效果,完善地方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散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典型地区农村居民散煤燃烧污染现状,结合当前大气污染形势以及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十条"的相关规定,提出了综合施治、多措并举、分步推进的散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思路。从建筑节能、优质煤替代、煤改电和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技术、节能环保型燃煤采暖炉具、集中供热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散煤燃烧污染控制措施,为削减农村居民散煤燃烧污染排放、改善北方供暖区冬季重污染状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1月24日,在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有关负责人就《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接受了记者采访,从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现状和问题以及推动该项工作的方向目标、推进策略、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解读。问: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取暖的现状如何?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指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特点,长期以来,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以燃煤为主。截至2016年底,我  相似文献   

9.
张磊  李鸣骥 《环境工程》2018,36(8):160-164
宁夏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当前在宁夏城乡还存在大量生产生活用小型燃煤直排锅炉,污染物排放量大。通过对银川市城乡结合部乡镇小型锅炉燃烧清洁型煤与普通煤排放污染物的对比监测,分析清洁型煤与普通散煤污染物排放水平,估算小型锅炉使用清洁型煤后的年减排量,进而推算在宁夏全区实施小型锅炉清洁型煤替代后的环境效益。认为未来宁夏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中,城乡民用小型锅炉是破解大气污染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应重点做好在城乡家用取暖锅炉中大力推广清洁型煤替代散煤,从源头上实现大气污染总量的削减。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北方地区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政策的汞减排效益,本文综合运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和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编制了中国北方重点地区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汞减排清单,并分析因政策而产生的大气汞沉降削减效益.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重点地区共计替代民用散煤59.65×106t,其中,Hg0、Hg和HgP三种不同汞形态的减排量依次为8.64,1.79和0.11t,由此避免10.54t(不确定性区间:-9.65%~6.94%)大气汞排放.“煤改气”,“煤改电”和“其他改造方式”等不同方式的汞减排贡献率依次为51.20%、38.02%和10.78%.同时,清洁取暖政策使重点地区避免了0.49t大气汞沉降.研究还发现,清洁取暖政策的外溢效应使非重点地区削减了0.66t汞沉降.据此,本文提出清洁取暖政策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农村地区能源转型和汞减排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内     
<正>北京:煤改清洁能源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7万吨北京市环保局日前通报,2015年北京市煤改清洁能源任务超额完成,至此,东城、西城"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能源结构中优质能源占比已达80%左右。北京市今年共完成9.1万户平房居民采暖用煤、5900蒸吨燃煤锅炉、128万千瓦电厂燃煤机组的清洁能源改造,今年全市共削减燃煤用量约46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6764吨、二氧化硫排放17251吨、氮氧化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地热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按照"十二五"地热资源规划,到2015年,全市地热资源年开采量将控制在450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6.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7.60万吨。地热资源年回灌量达2760万立方米,地热供暖利用系统尾水回灌率将达70%。作为清洁能源,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煤灰渣排放,为早日建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国际化生态宜居城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供热采暖清洁化改造的背景、发展阶段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1998年,北京市以实施控制大气污染紧急措施为契机启动供热清洁化工作。1998—2019年历经20多年,持续推进市区热电厂、燃煤锅炉和远郊新城燃煤锅炉供热、市区4个区平房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清洁化改造,全市完成总容量63370MW(90528t/h)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城乡散煤清洁能源替代124万户,全市城乡清洁供热采暖比例从零起步达到99%。2019年与相应年份污染物浓度比较,SO_2比1998年下降了96.7%,NO_2比1998年下降了50%,PM_(10)比2000年下降了58%,PM_(2.5)比2013年下降了51.3%。基于北京市供热清洁化历程特点分析,提出了持续推进北方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城乡供热清洁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雾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也成为中国各级政府重点对待的课题。雾霾成因众多,其中包括散煤在内的燃煤污染是中国北方地区冬季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此,中国北方地区的散煤治理已升级为系统的清洁取暖改造,并在快速推进中。一、清洁取暖加速雾霾治理进程冬季空气重污染需重视控制燃煤散烧。2016年  相似文献   

15.
李雪玉 《环境保护》2022,(24):12-14
“十三五”时期,我国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散煤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十四五”时期是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本文重点探讨了工业和民用两个领域散煤治理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紧跟产业升级和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加强工业散煤治理动态监管;以北方地区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民用散煤治理;坚持终端用能转型,推动建立新农村能源系统;强化农村清洁低碳取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融合;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煤矿矿井排水、瓦斯发电、空压机散热、井下排风等可利用余热资源的分析计算,论证了利用低温余热资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用于矿区供暖和职工洗浴的可行性;通过改造实践证明了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和余热资源,热源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实现了煤矿企业产煤不用煤,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务院"大气十条"的要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启动了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特别是2016年大规模开展"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后,全市完成了约80万户清洁能源采暖改造,已经基本实现了平原地区无煤化、能源现代化的目标。北京市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顶层设计、及时开展技术路线研究和全程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清洁取暖设备高效节能运行、取暖效果群众满意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清洁取暖政策实施后北方试点城市的取暖方式及能源结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鹤壁市农村地区1030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基于结果发现,以煤炭、秸秆为主的传统取暖方式逐步被电力、天然气取暖所取代。全市农村地区年标准煤耗量约为796093 t,较之前下降约20. 27%,人均年耗0. 86 t。当前农村能源结构中,电力、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炭、太阳能、集中供暖、LPG、沼气、薪柴的能耗占比分别为54. 19%、15. 93%、10. 17%、6. 43%、6. 30%、5. 17%、1. 01%、0. 45%和0. 45%。清洁取暖政策的推行是驱动能源替代的主要因素,驱使鹤壁市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迅速转变,传统的煤炭、薪柴、秸秆等燃料的消耗量大幅降低,电力、天然气、汽油柴油逐步主导了能源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冬季清洁取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京津冀地区实施天然气和电能驱动空气源热泵(简称:热泵)替代燃煤(散烧煤和锅炉煤)供暖系统的一次能源效率、污染物减排量及经济性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京津冀地区,采用天然气和热泵替代燃煤供暖可使一次能源效率分别上升31%和44%;天然气和热泵供暖都可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天然气供暖可使烟尘、SO_2和NO_x分别减排7.46,33.26,8.06万t;热泵供暖则分别减排7.48,33.21,9.36万t;热泵供暖的初投资高于天然气供暖,但其年燃料费用远低于天然气供暖;此外,基于烟尘、SO_2、NO_x 3种污染物减排总量,计算得出天然气供暖改造的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较热泵供暖改造高14.2元/kg,综合对比发现,热泵供暖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3亿吨"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区域的煤炭消耗量已从2013年的3.9亿吨下降到2018年的3亿吨,下降了24%。88.3%2019年3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3%,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1微克/米3,同比下降4.7%。14870份2 0 1 9年1—2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4870份,罚款金额为11.92亿元,案件平均罚款金额8.02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