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推动国家统一碳排放市场碳核查工作,中检(天津)能源公司审核组专家参加了湖北省2015年碳排放核查工作,核查组依据《湖北省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湖北省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量化和报告指南  相似文献   

2.
林琪 《环境》2023,(1):50-52
<正>为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机制,增强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2022年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出台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发电设施》,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核算报告指南》规定的核算和报告内容与《核查指南》的规定相对应,均仅适用于发电设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道路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提出同时把上游燃料供应企业、中游汽车生产企业、下游汽车使用者同时作为道路交通碳交易的责任主体,设计了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包括碳配额总量设定、初始碳配额分配、行业基准设定、履约考核、市场交易以及监测报告核查等制度.通过案例与情景分析揭示了道路交通碳交易的多主体协同作用机理:在政府对于碳配额总量和行业基准的调控下,燃料供应企业将通过改变燃料成分来降低燃料排放因子;汽车生产企业将通过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新能源汽车比例来降低汽车能耗强度;汽车使用者将通过减少车辆行驶里程降低交通需求或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本文所提出的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可以分别从上游、中游、下游促进道路交通碳排放的3个关键影响因素——燃料排放因子、汽车能耗强度、交通活动需求协同优化,能够有效控制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进而加速“碳达峰”的实现和“碳中和”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钢铁是能源密集型行业,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参与者。深入研究钢铁联合企业碳排放分工序核算核查技术研究,对建立全国碳市场钢铁行业的配额分配,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Monitoring,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探索与国际碳市场对接可行性等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提出钢铁联合企业碳排放分工序核算方法,并以天津市某钢铁联合企业为案例检验该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企业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以期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立提供方法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发布,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自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来,我国碳市场取得以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目前,已经形成了要素完善、特点突出、初具规模的地方碳市场。下一步,将从加快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组织发电行业做好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准备工作,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持续稳定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六氟化硫(SF6)气体因其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设备中.SF6同样也是《京都协议书》中限制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等效于二氧化碳的23900倍。世界各国的电网企业都已开展了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排放管控,我国政府近年来也日益重视SF6气体的排放控制问题,并有意将电网企业纳入未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本文从现阶段碳交易试点市场的项目接受情况、企业六氟化硫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限制及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出发,研究分析了电网六氟化硫温室气体减排在碳市场试点阶段及全国市场阶段的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罗凡 《环境保护》2023,(Z1):55-58
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制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监督机制。《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机制”。我国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制存在核查机构委托代理制度迥异、核查责任边界模糊、责任惩处力度不足的问题。应发挥声誉资本机制的作用,明确碳排放单位享有与核查机构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的权利,由国家认证机构对核查机构进行资质认证,并建立行业准入标准。应实施法律责任压力的监督策略,规定经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核查机构是核查责任主体,同时建立“安全港”规则;为提高法律责任的威慑力,应增设财产罚,并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纳入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已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2009年底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缓行动不仅要在国内进行测量、报告和核查,并且要通过国家信息通报提供有关行动执行情况的信息,以便接受"国际磋商与分析".纵观国际社会,碳排放市场业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本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政策工具,而温室气体测量、报告与核查制度则是建立排放交易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如何建立合理的发展机制。我国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正进入重启并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碳市场建设目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仍面临减排项目存量有限、支持领域与类别不明确、交易机制不完善、与其他减排政策有重叠等问题。应部署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立不同减排政策间的协同机制,完善减排项目方法学,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0.
欧盟于2020年10月出台了《欧盟甲烷减排战略》,以支撑其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该战略共提出了五个领域的24个行动方案。欧盟将油气行业作为重点,设置了两个强制性的政策来完善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并禁止天然气放空和燃烧。农业领域以加强全生命周期甲烷排放核算、减排技术等方面研究,编制最佳减排实践和技术清单为主要措施。在废弃物管理领域,欧盟将主要修订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立法和废水处理标准并加强监管。全球层面,欧盟提出希望联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油气进口国家,推动建立全球性的监测、报告和核查标准,分享其甲烷超级排放源探测的卫星数据等措施。我国提出2060碳中和愿景后,下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将会从能源相关二氧化碳减排为主扩展到全部温室气体减排。建议我国和欧盟在甲烷减排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借鉴欧盟的经验,尽快制定我国甲烷减排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和行动计划,推广甲烷减排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探索在国家碳市场交易体系中纳入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时机和方案,鼓励大型能源企业加入国际甲烷减排倡议以提高能力,逐步完善我国甲烷减排相关政策和制度环境,打造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经济和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斯坦是早期启动碳排放交易的实施国,也是最早启动国家级碳市场的亚洲国家。在法律层面,哈国通过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环境问题某些立法修正案》与《国家生态法》共同奠定了哈国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基础,并将碳市场确立为该国重要的温室气体控排政策工具。在具体运行机制方面,哈国碳市场经历了二年期的制度改革后,采取了企业自愿选择配额分配方法的制度,配额总量设定、覆盖范围、MRV制度与履约管理更加健全,控排对象也变革为排放设施层面。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相对于行政手段具有全社会减排成本较低、能够为企业减排提供灵活选择等优势。2011年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地方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2017年年底,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市场启动。2018年4月,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转隶至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从推动碳交易立法、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本文梳理了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全国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实践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与特点,概述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第一阶段的市场运行效果,分析了该阶段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主要包括管制范围、历史数据获取与分配方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加紧制定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法律法规、建立国际化碳交易所,并以电力行业为试点探索建立我国碳排放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完善的、减污降碳相协同的管理制度是支撑全国碳排放高质量达峰的重要保障,有效控制新增碳排放是推动实现重点行业尽早达峰的关键.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源头防控的基础性制度,将温室气体管控要求纳入其中是现阶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可行途径及重要抓手. 综合考虑国内外管理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制度特点与管理需求,开展了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 本文提出了系统性、全过程、协同性的三大温室气体评价基本原则,识别建设项目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强调高效、低碳、循环的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包含项目分析与判断、影响因素识别、影响预测与技术分析、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体系. 基于该方法,以山东省250万吨电解铝产能转移至云南省项目为例,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测算结果表明:若不考虑项目对云南省对外输电的影响,全国CO2减排量可达2 574.4×104 t;如考虑项目对跨区输电的影响,则全国CO2净减排量将减至968.3×104 t;进一步考虑技术升级、地方煤炭消费政策等因素影响,还会得到差异明显的评价结果. 研究显示,考虑不同评价目标、评价边界和影响因素可能会对全社会碳排放量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由此建议在开展相关评价时应立足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评价目标和边界.   相似文献   

15.
控制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近年来面临的重大任务。碳排放研究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从碳排放测算、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行业碳排放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碳排放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主要成果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双碳”目标提出现阶段我国“以完善政策标准与加大政府扶持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与新能源技术发展为核心,以探索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增加碳汇及对居民低碳消费倾向的引导和培养为导向”的碳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碳平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治山  袁希钢 《环境科学》2006,27(4):616-619
玉米燃料乙醇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多少(净碳排放量)是评价其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原理,建立了玉米燃料乙醇的碳平衡分析方法.以我国夏玉米燃料乙醇的生产为例,计算了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的净碳排放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与汽油相比,目前我国夏玉米燃料乙醇的生产并不能明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此玉米生产过程中氮肥施用和灌溉以及乙醇转化过程的能耗等方面有待于重点改善.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首,为削减全球范围内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国际社会达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环境条约,使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承担了温室气体强制减排义务.在履行国际条约义务的同时,为了以更低的经济成本减少排放,以欧盟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成员率先进行了碳市场的建设和实践.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不承担国际强制减排义务,但面对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显著增长,中国开展试点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顺应了世界各国采用经济手段减缓气候变化的发展大趋势,也是中国为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承诺所迈出的坚实一步.本刊特别策划了本期选题,以期让广大读者能够更详细地了解中国应如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从而为降低世界碳排放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人们迫切希望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低碳发展。化工是国内重点碳排放行业,文章以化工企业为例,分析其碳审核评价的实施过程,并通过碳审核提出减排措施,以期为实现化工企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碳排放的削减上。作为一种市场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普遍被认为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的减排工具,因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中就包括了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是必然趋势,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把握国际碳市场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碳市场的发展现状,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单向参与国际碳市场到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再到总量控制型碳排放权交易为主、自愿减排交易为辅的过程。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链接有利于降低碳减排成本、促进市场的流动性、降低碳市场的运营风险以及减少碳泄漏。省际碳市场的链接需要打破行政壁垒,并在统一法律框架下就碳排放权交易的链接要素形成共识。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链接应当从法律机制的构建、链接模式的选择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互认与同化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