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介绍了昭通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预期实现目标、模型建立模式、模型建立情况,利用2015年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报结果验证,对2016年1月8-10日进行了预测预报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了解影响森林火灾面积的相关因素,使用气象及其他相关数据,建立模型来预测森林火灾面积,以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森林火灾面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行森林火灾面积的预测,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同时完善防火设施,做好防火工作,尽可能降低森林火灾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建高楼火灾灭火困难。在建高楼灭火以及人员疏散的关键在于对灾变条件下在建高楼火灾参数变化的正确预测,特别是火焰、烟气蔓延范围、烟气浓度变化以及有毒气体的扩散范围等参数的预测。为了获得在建高层建筑物的火灾参数,论文利用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软件,建立在建高楼模型,对高楼火灾进行全尺寸模拟,通过对模拟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给出了在建高楼发生火灾时烟气浓度和氧气浓度纵向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方向风速对火灾的影响,提出一种阻火方案,并验证了它的阻火效果,为防灾减灾和消防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合理地对地铁火灾风险进行评价,借助WSR方法论,以物理-事理-人理为基础,从人员、设备、设计、环境、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的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地铁火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待评价地铁火灾风险等级为II级,即该地铁火灾风险处于"较安全"状态,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价地铁火灾的风险,其中人员因素对地铁火灾风险的影响最大。根据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等级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为地铁火灾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层次分析法在校园火灾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校园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将校园按场所功能不同划分为宿舍区、教学办公区、实验区、公共活动区(体育场,食堂,礼堂)、图书馆,然后以人口密度、财产密度、易燃易爆物、火源情况、人员素质、疏散和救援为火灾危险性评价因子,建立了校园火灾危险性分析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再根据Delphi专家调查法,建立各层次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得出各分区的总权重值并进行排序,即各分区火灾危险性,从而有重点地进行校园火灾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预防和减少古建筑群火灾的发生,以WSR系统方法论为基础,从建筑特性、设备设施、人员因素、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基于WSR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理论的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的客观评价。应用构建的基于WSR-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对某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待评价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为I级,属于"安全"状态,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FDS的高校宿舍火灾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和美国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FDS软件,建立了高校宿舍火灾模型,对宿舍火灾进行全尺寸模拟,通过模拟试验给出了火灾发生过程中烟气运动、温度变化和氧气浓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评价的合理性,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灰色聚类评估法结合运用到煤矿井外因火灾评价中。根据煤矿井外因火灾发生的特点,从消防安全管理、矿井引火源、煤矿防灭火、消防应急救援四个方面建立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F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引入改进的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了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的灰类-FAHP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河南某煤矿井的外因火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煤矿井的外因火灾风险水平处于较安全状态,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我国环境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环境预测的模型适用性出发,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环境预测的新思路,建立了环境预测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最近12年(1981-1992)的环境经济数据对2000年环境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未来的环境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地判断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等级,采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灾害机理,建立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30项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某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权理论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并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到该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给出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等级,且采用熵权法确定其指标权重,能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估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准确预测地面沉降量,在1960—1993年天津市区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及地面沉降34年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取前25年的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10.0建立了开采量-沉降量、水位-沉降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所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发现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量有着更好的相关性。利用所建立的开采量-沉降量线性回归方程对后9年的沉降进行了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是可靠的。因此提出建立某个特定区域的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量的线性模型,可大大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周建国  张曼 《环境工程》2014,32(4):120-125
为解决区域火电行业NOx排放量的预测问题,在原始灰色模型基础上做出改进,提出了基于指数平滑的改进灰色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广义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改进灰色与广义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以1998—2011年火电行业NOx排放量数据为基础,对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与灰色模型和广义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组合模型预测结果更为精准,能够更有效应用于区域火电行业NOx排放量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较为困难的现状,辨识出海上钻井平台火灾事故疏散过程存在主要风险,利用FD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结合某海洋平台实际工作情况,确定了平台发生火灾事故后烟气、温度随时间的扩散情况。建立了人员疏散的数学模型,得到人员疏散大致路径,计算出疏散所需时间,给出最佳的疏散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灰色理论GM(1,1)预测方法,以保山地区1993-1997年度工业废气年排放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保山地区工业废气年排放量的GM(1,1)预测模型。模型精度为一级,用该模型进行预测,能反映出保山地区工业废气年排放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预测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针对不同单一灰色预测模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基于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用于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进行预测,通过变异系数法确定组合预测模型中各个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系数,并利用我国2007—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数据,对建立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灰色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的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单一功能火灾探测预警系统可靠性差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高层建筑感烟-感温复合式火灾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根据高层建筑火灾预警的非线性、历史数据少及影响因素多等特征,为了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引入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建立了基于SVR模型的高层建筑复合式火灾预警系统。最后以木材火和普通火燃烧标准历史数据为例,通过Matlab仿真模拟,对构建的SVR预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火灾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研究成果可为高层建筑火灾准确预警提供一种可靠的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将突变理论与改进的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相结合的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从火灾危险源、安全管理、建筑因素和消防应急设施四个方面建立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隶属函数公式计算各指标隶属度,并根据突变模型的归一化方程建立模糊隶属函数矩阵,将计算出的数值规划为一个数据为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通过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某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古建筑火灾危险性5个等级下的最大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为第二级的0.935,故该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为Ⅱ级,属于轻度危险,该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措施,对预防古建筑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掌握珠江河水中污染物变化规律,对其进行预测研究,对于整治珠江广州河段,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珠江广州河段近5年的一项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预测方法,阐述了模型原理,建立了珠江广州河段高锰酸盐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用该模型对珠江广州河段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分别是4.82,4.92和5.03.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取3种不同的填埋气预测模型:IPCC模型、中国填埋气估算模型、德国模型,结合沈阳市老虎冲填埋场的实际情况,对各参数进行了修订,从而预测老虎冲填埋场填埋气产量情况,并分析比较各模型预测结果。结果表明,2003—2011年,3种模型反映了相同的填埋气变化趋势,趋于上升状态;2012—2025年,由于填埋量发生变化,IPCC模型与中国填埋气估算模型和德国模型的填埋气变化情况相反,呈下降趋势。3种模型预测的填埋气产量的峰值大小为:中国填埋气估算模型为3.3×107m3/a,IPCC模型为2.1×107m3/a,德国模型为9.8×106m3/a。根据实际产气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德国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风空调系统风管中的聚集物可能引发火灾,或成为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传播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民用建筑(包括酒店厨房、餐厅、地下车库、办公楼)和厂房(包括卷烟厂、化纤厂)中选取了不同用途的通风空调系统,对其中的聚集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工业分析,以确定其燃烧特性,预测风管中聚集物对火灾发生、传播的影响,为建立安全合理的通风空调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