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底栖动物即栖息于水之底质上(包括泥沙、石块等)的各类大型无脊椎动物。其大小以不能通过0.589mm 孔径为尺度。底栖动物对发展渔业,对于污染的监测与水质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对于甘肃底栖动物的研究却十分薄弱。作者于78—83年在利用底栖动物监测水质、评价污染的研究中,对黄河兰州段(包括部分支流及沿黄污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泰州市长江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了水体的21项水质理化指标、底栖动物及6项鱼类残毒的现状,用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的水质总体较好,满足Ⅲ类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水源的要求,大部分时间水质达Ⅱ类水功能要求,主要污染因子是总磷和氨氮;底栖动物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地的水质整体处于轻污染至β-中污染之间,鱼类残毒显示水质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3.
李燕  汪露  张敏  朱亮 《四川环境》2021,(2):103-115
为阐明洪泽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变化状况,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CCA分析等方法,对洪泽湖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布局及其水质状况进行了季度调查,探究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底栖动物种类以甲壳纲、多毛纲、双壳纲为主;(2)CPI分析表明,TN、TP是洪泽湖主要的超地表水Ⅲ类水环境标准的项目,入湖过水区域水质污染高于其他区域,且春冬TN超标为主,夏秋TP超标为主;(3)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氨氮、透明度、叶绿素a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优势种主导格局显著,生物多样性不高,群落组成和水质状况受过水水体影响极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加强对周边水域生态系统的关注,尤其是淮河水系。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水生昆虫是各类淡水水体中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水生昆虫无论在种类或数量方面均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居首位。水生昆虫不仅是多种经济鱼类特别是底层鱼类如鲤、鲫、青鱼等的天然优良饵料,而且在水体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部分水生昆虫能摄食水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质,在加速水体内的物质循环、促进水体的自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环境水质系统监测及评价中,还可根据水生昆虫的种群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动情况等资料来确定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5.
徐文贤 《四川环境》2007,26(6):63-68
采用现场调查监测,并结合收集的水电、渔业等方面资料,对闽江上游渔塘溪支流上的布上、碧州、马坪三级电站开发对植被、水土保持、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质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站开发造成库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河段断流并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等。提出其环境减缓补救措施及今后闽江支流梯级电站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水环境管理也从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目标管理发展。在我国现行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中,水生生物仍处于前期研究和试点阶段,缺少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支撑,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突出的短板。选取水生态监测中典型的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对象,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及工作报告等,从静水、流水生态系统出发,分别从底栖动物的采样点布设、采样频次、采样工具及采样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与总结,为国内制定相关标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江淮平原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聚类分析方法等,以姜堰区为例分析33个调查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姜堰区发现的20属底栖动物大多较常见且为中度耐污种,软体动物最丰富,姜堰区水环境较好;(2)物种多样性大小淮河水系下河地区江淮过渡区长江水系上河地区;(3)姜堰区底栖动物组成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体状况、底质成分、生境差异;(4)应从治理生活垃圾与水体污染、发展生态护岸方面保护姜堰区底栖动物。  相似文献   

8.
冯建社 《四川环境》2004,23(5):40-41,103
本文根据浮游及底栖动物种群结构和数量分布特点,对秦皇岛市洋河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生物监测技术方法可行,简单直观,与化学监测的结果基本一致。洋河属于中——重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辽河为研究对象,对底层水环境物理化学指标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分析了能影响辽河流域生态环境特征的水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在流域中通常会受到底层溶解氧、水中营养物、重金属、沉水植物、底质、水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春南湖富营养化的防治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春南湖位于长春市南部,是一个半封闭式,以游览、养鱼和游泳为主要目的内陆湖泊,始建于1935年。湖面面积910平方米,库容约24万立方米,最大水深IO米左右,平均水深3米。自70年代起·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南湖周围修建了大批的宿舍和工厂,由于治理施措不配套,使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人南湖,致使水质逐年恶化。水的化学、细菌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指标,均超过了富营养化标准几倍,水体处于严重的富营养状态。为治理南湖水污染从1990一1994年,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对南湖采取了生态工程治理,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  相似文献   

11.
结合近年来对江苏泗阳县城区内河(沟)水质监测和调查,分析六塘河泗阳段水环境污染现状和成因,并对控制淮河流域重点控制断面——六塘河石渡段面(泗阳县)水质达标,结合泗阳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庆地区水体环境的水生生物调查结果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区域工业污染源的构成特点,对分布在油田的13个湖库进行了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调查,从生物学角度,科学地评价了各类水体的污染程度,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污染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浦江水环境污染风险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孝辉  吴敏  王悦 《四川环境》2008,27(6):60-62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05年黄浦江6个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间黄浦江6个监测断面水质均属于V(严重污染)类,其主要污染物为氮磷营养物。  相似文献   

14.
《四川环境》2007,26(4):I0003-I0003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省水环境检测中心)是四川省水文行业管理的职能部门,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监测和预报、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承担全省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监测及防汛、抗旱、减灾的任务。目前,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已建成水文水资源监测站941个(其中水文站134个,雨量站530个,水质监测站210个,地下水监测站50个,墒情监测站17个),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水资源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2,(7):63-63
由字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开发的YX—NH3-N型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适用于废水排放点源、地表水等氨氮浓度的在线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6.
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平罗县,面积4247hm^2,水面沼泽2732hm^2。根据1999年7月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的统计结果,计有水生两栖类-大鲵1种,鱼类16种,浮游植物8门29科61属(种)、浮游动物29种、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29种。  相似文献   

17.
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是我国湖泊水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探讨了构建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包括:(1)数字化预警数学模式。提出需重视流域尺度的氮磷营养物和沉积动态输入以及营养物、沉积物对水生态结构动力过程的影响,建立非点源模型和湖泊生态结构动力学模型相耦合的预警数学模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数学模型的可借鉴模式。(2)湖泊蓝藻水华预警监测技术。总结了常规水质监测的数据筛选方法,探讨了遥感技术和实时传输监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模式,提出了实时监测和遥感监测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实现方法。(3)湖泊蓝藻数字化预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数学模型系统、水质监控系统的网络化集成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濑溪河泸县段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沱江泸州段一级支流——濑溪河泸县段流域的水环境及排放状况进行了调查,选取pH、DO、COD等为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表明该流域全年内水质无法完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水质要求。本文还对该流域污染防治进行了分析,为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解决环境污染与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4项监测指标,采用单因干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升钟水库2004~2010年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比较适合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显示,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总磷(TP),基本呈现富营养状态;2008年水质最差,2010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7年Iwq的平均值Ave(Iwq)=3.393,Ave(Iwq)未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近7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wq)在不同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通过计算2006年N、P污染负荷,TN、TP入库主要源于水产养殖,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升钟水库TN、TP是合理容量的1.97~2.32倍。应严格控制水库网箱肥水养殖。研究结果对指导升钟水库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水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江苏段)水质监控预警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NS)、网络、多媒体等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在沿江开发现状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长江(江苏段)水质基础信息平台、不同功能的水质模型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为区域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