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超微量分析方法,对于分析水中微量油有一些独特的优点。首先荧光分光光度法比起红外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其次由于各种荧光物质均有各自的紫外激发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荧光物质的这种双重特异性,使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够有效地排除其它物质的干扰。荧光分光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的实验分析和经验积累,使用GB 6768—86中的液体激光荧光法,对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和激光荧光微量铀分析仪两种仪器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样品分析数据的差异非常明显,最大的有10倍之差。通过比较,选择最佳的制样条件、设备及荧光剂,肯定了激光铀分析仪的优势。激光具有能量高、单色性好的特点,使用激光荧光微量铀分析仪可直接测量,简化操作。水样样品不需预处理,减少了铀的污染和损失,加大了干扰的允许量。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荧光物质比较复杂,带来测量结果的偏离。而使用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对有机物高的样品,须进行去除有机物的处理,增加了铀的污染和损失。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氟在环境土壤中的污染日趋严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测定土壤中微量氟的方法中,样品常用硫酸—磷酸介质蒸馏或用碱熔融分解后浸出氟,再用氟试剂比色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这二种处理样品的方法操作繁琐,所得样品液的体积较大,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磷钼杂多酸-罗丹明6G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磷的条件,其λ_(ex)位于365纳米,λ_(em)位于560纳米,P(V)量在1纳克/毫升~20纳克/毫升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成线性关系。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植物材料中微量氟的测定难得精确结果,早已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注意。Jacobson等(1a)在1969年报道,有31个单位参加的关于植物氟的协作研究表明,彼此实验室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7~25.4%。在1972年又报道(1b)有64个单位参加的关于植物氟的分析方法及技术的协作研究表明,实验室间的标准偏差从0.7ppm(对4ppm样品)到53ppm(对365ppm  相似文献   

6.
在环境污染物轻质卤代烃所属的化合物中,被统称为氟氯甲烷(CFM)的一氟三氯甲烷(F—11)和二氟二氯甲烷(F—12)尤为引人注目。由于化学方面突出的抗降解性,它们在环境中的残留期很长,有人估算其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为40—150年。物理方面的高度挥发性和水不溶性,决定了它们在环境中的主要贮圈是大气圈。CFM对地球能量平衡和地球大气的热结构可能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和大气中的许多微量气体一样,CFM能强烈吸收地面的热辐射,是全球性“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成份。估计低层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采用AFS-9800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仪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微量砷的方法。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为280 V,等电流60 A,读数时间12 s,硼氢化钾浓度为1.5%,对测定微量砷有较好的检出,检出限为0.004μg/L,标准曲线相对系数R=0.999 8,相对偏差为0.5%,不同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00%。该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磷肥厂附近地区,由于大气氟污染物的影响,其土壤含氟量一般都有一定的积累。在这种环境中的土壤是否必然发生氟污染?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和鉴别?为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在成都磷肥厂附近及其有关地区,对土壤中氟的存在形态,数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分析。  相似文献   

9.
植物对环境中氟化物(特别是大气中的氟化物)有高度的富集作用,使氟化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甚为复杂,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生物样品中氟化物的分析,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我们主要讨论近年来有关植物中氟化物的分析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氟化物微量分析。一、测定氟化物方法概述测定氟化物的方法很多,但是适于植物分析的微量方法,较早应用的有容量法,但其灵敏度较低,应用逐渐减少。近年来主要应用的有分光光度法、氟电极法、活化分析法以及极谱分析和发射光谱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
微量氟化物分析,在分析化学领域属于难度较大的一类项目。环境中氟化物测定的技术和方法,已有系统评论,但关于植物样品测定的系统论述未见报导。由于植物体主要组成为有机物,而且含量多在40ppm 以下,甚至不  相似文献   

11.
一、引 言 上海高校协作组承担了黄浦江水质污染的监测与治理任务。在对黄浦江上游吴泾工业区水质的监测中提出了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分析课题。关于氟污染的分析,国内外多是进行植物中含氟量,人体中血氟、尿氟、骨氟和水质、土壤、空气中氟离子的测定,而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文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测定作了初步探索,即用液-液萃取法或大孔树脂吸附法对废水中的有机氟进行富集,再用氧瓶法分解,最后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本方法对模拟水样、实验室废水及工业废水中的有机  相似文献   

12.
碱熔法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碱熔法消解土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锡。选择最佳的仪器条件,经过碱熔法消解后,在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介质中,锡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在0~200μg/L成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7.2%,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95%。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土壤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发展与应用,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污染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北京、香港及广东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检出,其中以诺氟沙星为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介绍了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来源、迁移途径和去除方式,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物处理、污泥消化、吸附去除、膜处理、高级氧化等处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去除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工业氟的污染,使一些地区家畜发生了慢性氟中毒。对家畜氟病的诊断依据,已有不少文献做了介绍,都认为骨氟含量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指标。 我们以资料报导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对原方法做了一些修改。通过大量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5.
电凝聚法去除地热水中氟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用电凝聚除氟法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去除地热地热水中氟的应用。实践证明,对高含氟地热水除氟制馀用矿泉水,电凝聚除氟法是一种稳定,可靠且较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植物叶片能通过气孔吸收并积累大气中的氟化物,分析累积在叶片中氟素的含量,便可估测出大气氟污染程度。1982年,我们曾对杭州市十个采样点的悬铃木叶片含氟量与各该点大气中氟污染浓度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了杭州市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气氟污染,主要污染源为处于杭州市北郊的杭州钢铁厂和杭州玻璃厂,其氟污染浓度超过相对清洁区的十四倍。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AlC13和3种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PACl)在不同pH与投量下除氟效果,并对不同形态铝盐除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H对絮凝剂水解后铝形态分布及其除氟效果有重要影响.pH 5 ~6时,Al3+和Al2、Al3等低聚态铝为AlCl3主要形态,且AlCl3更易水解生成可将溶解态氟转化为颗粒态氟的Al(OH)3,从而较PACl具有更佳除氟效果.pH >7时,PACl较AlCl3具有更佳除氟效果,且增大PACl碱化度可促进氟的去除,这主要是由于具有较高Al13含量的PACl更容易与电负性F-结合所致;且絮凝剂混凝除氟絮体ζ电位越高,越利于F-在絮体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18.
半山地区位于杭州市北郊,是该市重工业区,分布有杭州钢铁厂、玻璃厂、汽轮机厂、重型机械厂及火电厂等大中型工厂。该区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工业氟污染。由于大气中的氟污染,使树木的叶片含氟量明显地高于风景区,还影响了蚕桑业的发展;土壤中含氟量较高,使局部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因此,对该地区氟污染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着重通过多种试验对该区氟在水土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用电导滴定标准加入法测定特质土壤中微量 SO2 - 4的方法 ,本法克服了其他方法在测定特质土壤中微量 SO2 - 4时存在的不足 ,具有简便快速、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以太湖流域某印染工业园区中集中废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水质变化特征,发现其出水TP、TN、NH3-N、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20、5.39、0.60和55 mg·L-1,COD应对新标准DB32-2018要求存在达标风险。为解决COD能够稳定达标的问题,通过3D-EEM、FT-IR和GC-MS等方法分析了该印染废水在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及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深度处理后的色氨酸类物质被显著去除,出水中荧光特征峰明显减弱,大部分蛋白质与腐殖酸类物质被去除;各单元出水中存在不饱和双键类和芳香类化合物,典型官能团以—OH、C=O和C≡N等不饱和键为主;出水中主要成分为2,4'-二氟二苯甲酮和4-羟基-4-甲基-2-戊酮,判断其为该印染园区废水中的特征有机污染物。该方法明确了印染园区集中废水处理难点及溶解性有机物特征,为类似废水处理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