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TheIdeologyofWhichHumanBeinginHarmonywithNatureCaiShouqiu3从“是”中推导出“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的基本认识论刘文认为能否从“是”中推导出“应当”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所面对的一个最主要的理论难题。笔者认为,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是”推导出环境道德或生态伦理的“应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道德或生态伦理学的共识,且是当代生态伦理得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愿意、不承认甚至反对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是”推导出环境道德或生态伦理的“应当”,恰恰是传统的或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对于行为具有指引作用,关于生态文明村之建设,应以价值观构建为理论先导,方可促生态文明之兴盛。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已遭唾弃,而生态中心主义显得缥缈不实;经济理性必将失范.生态理性不切实际。故应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经济理性。注重自然道德、社会伦理价值等。以全面促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能够用一定的生态道德观调节人们的生态行为,并对盲目开发自然、污染环境的行为予以“道德谴责”,使人类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4.
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传统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张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缘起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指导下形成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一般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也是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第二章 生态意识文明 内容提要:生态意识文明是生态文明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本章在分析人类思想史上曾经盛行并仍在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当代生态文化的构想,并进一步指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同时,对生态意识文明的建设途径做了进一步分析,即大力发展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了缓解人与自然日益严重的道德冲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使命,人类构建的新的生态伦理,应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新的生态伦理的主要规范 1、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有赖于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将会对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将对法律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发起全面的挑战.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对环境法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法应以生态利益为本位.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应成为环境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伟 《环境保护》2007,(5A):41-43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从把握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和谐环境伦理意蕴入手,就找到了解读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可持续发展观内涵中具有丰富的和谐环境伦理思想。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趋同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类世代永续长存”与和谐环境伦理是相符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全球性问题”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国内外发展情况的研究,解读出:大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基础;人类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自然生态生活;自然生态是人类文化艺术的源泉;必须重新反思以往的文化理念和生存观念。  相似文献   

12.
以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建区10年的管理实践为例,论述了应以“小流域生物圈”为指导思想,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从而体现保护、科研、开发相结合,保护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资源,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低生产力水平上的和谐及生产力极大发展状况下的冲突等阶段。在可持续发展下,人与自然可在新的高度下重新协调统一,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在一系列矛盾中,人类应选择整体性,协调渐进性,与经济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来调整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城市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城市发展的质量,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应做到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观念创新。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对象要从以物和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培育和贯彻“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为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工程地质建设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人与自然是工程地质工作的两个基本点,并且认为人类活动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类的各种工程活动必然影响到周边环境。建立整体性思维是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我国近年来表现最突出的工程地质建设与环境问题包括:(1)为西部大开发而进行的各种配套的工程建设将要遇到的工程地质及环境问题;(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环境问题;(3)东部及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及环境问题;(4)水土流失与我国北方大规模荒漠化问题及城市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控制问题等等。最后作者详细论述三峡库区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地质建设必须与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公路的环境美学与景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路建设作为人类实践创造活动之一,它为人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交通便捷与安全的享受,而且还应有视觉上的娱悦和满足。一条公路,可以吸引人们的视觉,也可以使人们熟视无睹。这取决于公路在周围风景中的实际布局及详细设计和维护保养的程度。和谐、连贯、稳定等公路景观评价和设计中常常使用的概念。公路对景观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符合美学原则的减轻措施是公路景观恢复的有效手段。一条精心设计的公路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应该充分利用地形和景色,包括一些当地最好的代表植物,使其融入自然。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凭籍自己独到的设计和上乘的品质,使其成为一个旅游观赏景区。  相似文献   

17.
宝鸡市人水和谐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宝鸡市为例建立区域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在阐述人水和谐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宝鸡市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立统一可变模糊集理论及合作博弈思想,建立基于合作博弈权重的可变模糊集模型,评价人水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以水系统和人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基础,采用协调性指数模型揭示两系统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由人水系统的信息熵得到人水复合系统的协调度,以此建立信息熵协调度模型,评价人水复合系统协调度;以人水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度为基础,综合评价人水复合系统的和谐度。应用此模型对宝鸡市2001—2010 年的人水和谐程度进行评价,和谐度在0.631~0.833 之间。与模糊物元评价模型结果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文中模型有效可行,结果可靠。通过对宝鸡市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以期为人水和谐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实用可操作的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城市发展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生存的环境,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变化。而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是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密不可分的。该文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现状、受威胁原因及保护恢复措施等几方面,探讨了城市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当前城市建设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一个崭新契机。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首先确定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然后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根据评价指标的指数值计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值,再根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值确定城市生态环境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