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保护环境,让地球更美好”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为实现这一愿望,我们不仅需要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还要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这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是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是过去高中地理课程中未曾涉及的内容,属于新课程增设  相似文献   

2.
蔡守秋 《绿叶》2011,(8):9-19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关键或重点就是确认环境权特别是公民的环境权。明确了环境权也就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开展环境维权行为奠定了法律权利基础。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保护工作的权利";"一切单位和个人,对污染破坏环境、侵犯环境公益的行为,都有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1990年12月20日颁布的《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提出:“有关部门应将保护环境作为考核企业升级和评选先进、文明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其具体考核办法还没有拟定,所以,很有必要对其考核程序和内容做深入的探讨。一、环境保护考核的基本程序考核程序既要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应有的地位和其执法的严肃性,又要体现环保部门始终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其基本程序为:被考核企业首先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领取环保考核指标自查表,当地环保部门要进行指标解释并帮助  相似文献   

4.
1980年颁布的韩国新宪法宣布,公民有环境权。宪法第35条:公民有在健康、愉快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国家和公民有为保护环境而进行合作的义务。韩国实行“保证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平衡与协调”的环境政策,并实施各种环境计划和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增加环境设施;强化环境规则;通过让企业自己处理污染物,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公民积极地参加环保活动。  相似文献   

5.
国家经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最近联合召开了全国工业系统防治污染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进一步贯彻了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赵紫阳总理对鞍钢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并交流了结合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资源能源,防治“三废”污染的经验。会议指出:工业企业要把发展生产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同环境效益统一起  相似文献   

6.
李文送 《环境教育》2010,(12):55-56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新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六届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同志则进一步将“三个转变”概括为“我国环保工作已经进入从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转变为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以下简称“阶段论”)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专栏里,我们介绍了两类不同的事例:一类是环境保护事业蒸蒸日上,令人欣喜;另一类是环境保护工作冷冷清清,令人忧虑。这三篇稿件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说的是小企业。当前,小企业如何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大问题。有人认为:“小企业排污少,不值得大惊小怪”。站在一个小山沟里看天下,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个小企业同一个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要少很多。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同几百个大企业相比,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谁多谁少?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相似文献   

9.
搞好环境保护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在内容和范围上.环境保护涉及到各部门、各单位,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实际工作中环保部门“自搭台、自唱戏”.甚至‘“孤军奋战”的现象普遍存在,使环保工作难以深化。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在加强宏观决策,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促进了环境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强化。一、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经常性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我们首先提高领导层的环境决策意识,增强宏观决策层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是在市县党校举办厂(矿)长环保法制培训班。我们闲统…  相似文献   

10.
现在,各地环保部门正在依照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赋予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转变工作职能,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但是,由于环保机构和内部体制没有健全和理顺,加之环保人员不足等原因,出现了一些“管理混乱,监督不力”的现象。因此,亟待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环境监察队伍,实行环境监察员制度;从组织上保证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笔者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长时期以来,我国对企业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沿用着产值、利润、质量、成本、消耗等八项技术经济指标,俗称“企业八大指标”。从环境保护观点看来,这是不全面的、不合理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已经明确规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企业的责任之一;国家经委颁布实施的企业“厂长职责”中,也已明确包含防治污染、改善环境的内容。因此,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考核,理所当然地包括对企业环境保护的考核,也就是说,除了“八大指标”外,还  相似文献   

12.
工业污染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谓“三废”实质上是资源、能源的浪费。要解决“三废”污染,搞好工厂的环境保护,就必须与生产过程联系起来,与生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入手,最大限度地把污染物减少和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这已为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很多先进企业的经验所证明,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新疆独山子炼油厂的环境保护工作,几年来就是按照这条基本途径进行的,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自70年代开始起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一期间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从开始仿效工业发达国家集中治理污染,推广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到加强环保部门组织和法规建设,突出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自80年代以来,随着监督管理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同期内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多数城市和主要江河的环境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新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环境管理作为国家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除了由环境保护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外,还涉及到国家行政机关的许多部门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其中涉及最多的是公安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中规定:“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以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环保机构统一监督管理,发挥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坚决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制度”,加强环保工作的督导,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人大环保监督制约机制。这些做法很好,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开办环境监理专业充实高等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理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环境监理专业的高等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我校于 2000年首次创办环境监理专业,以完善高等环境教育体系,旨在适应当前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环境监理专业人才。 环境监理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环境监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进行现场监督执法活动的统称。   环境监理机构作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的一支现场监督执法队伍,主要担负着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中现场监督管理的一部分职责…  相似文献   

18.
李鹏同志指出:“我们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献身的。”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环境保护局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因此,环保局就应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体现为四化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迎接十五大来临之际,回顾自“十四大”以来的5年间,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环保的国策地位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环境常抓不用1992年10月,我国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将“加强环境保护”列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它表明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高度重视。1992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并努…  相似文献   

20.
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都应积极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前言近年来,由于移动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由于其建设范围广、建设周期短和公众认知存在误区等原因,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往往存在公众参与度较低、公开信息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其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公众参与效能低下,项目建成后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