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论述放大电路交流负载线所对应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2.
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小学运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学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农村学生贪玩好动,计算的正确率更加低下,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笔者分析了中职学校数控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将仿真软件引入数控教学的意义,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了数控教学引入仿真软件仍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期进一步促进中职数控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形成布置压电阵列元件薄壁结构的建模方法,通过时域仿真验证控制效果。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布置压电阵列元件薄壁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采用ANSYS APDL参数化语言编写程序,自动生成带有压电阵列分流电路的薄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动力学仿真研究。结果实现了连接分流电路的周期压电结构时域仿真,验证了压电阵列分流阻尼技术在薄壁结构振动控制中的有效性。结论所形成的布置压电阵列元件薄壁结构的建模和仿真方法,可为航空薄壁结构的振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仿真研究,基于不同工况的要求,建立了一系列的仿真数学模型;设计开发了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仿真软件;所开发的软件生成可执行文件,能够脱离开发环境在Windows系统下独立运行,既可以用于教学培训,又可用于科学研究,还可以由留有的接口进一步开发成产品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某批次电子设备随机振动环境筛选试验中故障发生原因.方法 首先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初步分析,确定设备螺钉点布置合理,结构本身无明显缺陷,但试验夹具可能导致振动载荷放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电子设备失效情况,同时开展试验确定振动夹具的固有频率,并绘制电子设备实际所受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曲线,以该功率谱密度曲线为输入,开展有限元仿真,验证失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故障复现试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有限元仿真得到电子设备3Sigma应力为22 MPa,在结构强度容许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振动夹具固有频率与电子设备前两阶模态频率重频,发生共振,导致激励被放大,电子设备存在过考核,从而发生破坏.以设备实际所受功率谱密度曲线为输入条件,仿真得到3Sigma应力为52 MPa,超过焊接强度极限,导致焊点失效破坏.为进一步验证失效原因,使用原振动夹具完成故障复现试验,并改进试验夹具开展对比试验.结论 随机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应避免夹具固有频率与电子设备重频,从而导致设备破坏,合理选择设计夹具能有效避免电子设备遭受过考核.  相似文献   

7.
为使学员能直观、方便地掌握机车电路工作原理,提高机车电气故障的检查与处理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与现代仿真技术开发了机车电气线路示教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实现方案。应用表明,本系统对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现火箭测试平台多通道脉动压力微弱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方法基于高性能仪表放大器进行低噪声放大电路设计,仪表放大器输入端引入RFI滤波器,抑制射频干扰,显著减小电路输出噪声。模拟信号输出端集成ADC转换单元,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进一步降低模拟信号传输干扰。实现信号调理电路小型化设计,将4个通道脉动压力信号调理电路集成到一块40 mm×35 mm的电路单板,实现对4个通道脉动压力传感器的供电、信号调理及数字化等功能。通过多个单板的组合化设计,实现多通道脉动压力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结果获得了信号调理电路的本底噪声水平,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结论设计的多通道脉动压力微弱信号调理电路可应用于火箭测试平台,具有抗干扰、小型化、组合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LabVIEW平台开发了SO2浓度在线监测技术,并设计了SO2浓度在线报警系统。系统主要由传感器、LabVIEW控制面板、PCI-1200数据采集卡、报警电路组成。通过传感器和PCI-1200数据采集卡将SO2浓度监测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输出,采用三极管将数字信号放大,转换为声音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0.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为培养符合现代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新观念,实现创新、应用、实用三者有机结合,利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1.
环境质量评价的聚类分析涉及复杂的矩阵运算和评价结果图绘制。本文利用Excel软件和Matlab软件的中间件Matlab Excel link提供的聚类分析功能,通过简单的编程,在Excel软件中调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在大家熟悉的办公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并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阐述如何利用Microsoft 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来实现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主要危险系数的运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计算差错.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切片"一词是我们受《生物学》中"切片"这一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它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将学科内容细化,直指具体而微小的知识点,并利用录屏软件制作的用于教学和研究的微视频。教学切片所表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点。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其极限时长应不超过6分50秒,而最佳时长则为2分30秒左右,这样的时长最符合初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教学切片一般使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我们选择的主要是Camtasia Studio软件,个别学科可以结合手写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近百年来地铁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分析了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事故灾害的特殊性和严重性。在消防安全领域,对于火灾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常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但较为成熟的火灾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软件建模操作复杂,而目前在建筑行业流行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则可以快速建模,弥补仿真模拟软件建模的局限性,且全面展示模型信息。以FDS火灾烟气模拟软件和Pathfinder人员疏散模拟软件为例,概述了将Revit三维建模软件导入仿真模拟软件的可行性及便利性,以为地铁车站火灾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的运算类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具有层次性与有限性,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怎样算,但对为什么这样算背后的道理知之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以及相关的原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从教师、教材到教学,都比较关注对程序性知识原理的抽象解释,而较少关注直观的说明和推导。建议:课程标准要确定适度的理解水平;教材要注重对直观的诉求;教学要开展"例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传统钻床电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过程中常出现的可靠性问题,提出用PLC控制实现对Z3050摇臂钻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改造,给出对应的电路原理路、I/O分配图、梯形图、相应的程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可根据电路的具体改动对程序进行相应修改,系统改造成功,实际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某燃煤电厂300MW机组原始资料为研究对象,参考了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对除尘方面的最新要求,以Visual Basic 6.0语言为开发工具,分别从仿真软件的需求分析、内容、层次结构等方面描述了软件开发的缘由和总体的开发思路,探讨了该仿真软件的界面功能设计和界面的美化等,并通过设计结论,分析了袋式除尘器仿真设计软件的各种优点。该软件具有知识库管理功能、工艺仿真功能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谱元法,结合高精度地形表面研究青川区域的斜坡地形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在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帮助下,普元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小尺度地形的地形放大效应。通常来说,山脊和山顶的地震动处于放大状态,河谷等低洼地形的地震动则出现减小效应,某些山体还出现显著的"背坡面"效应。桅杆粱斜坡放大效应随着高程增加而线性增大,而东山斜坡和狮子粱斜坡的放大效应与高程非正相关,局部峰值出现在坡体中高程突出位置。各测点的合成加速度记录显示,东山和桅杆粱以水平南北和竖向放大为主,而狮子粱三个分量皆有放大。加速度反应谱显示放大效应主要出现在较高频段。阿里亚斯烈度的放大规律与峰值加速度相似,相对能量持时则没有明显变化规律,放大系数稳定在1. 4~1. 6。  相似文献   

19.
连续波多普勒引信工作电路,其原理分析比较复杂,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了连续波多普勒引信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并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分系统电路模块,重点研究了正半周增幅电路的工作原理,PSPICE采用按照从上而下、逐步细化的方法,得到了信号在引信系统当中的具体流程,为引信对外部输入信号(干扰、抗干扰)的研究提供了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20.
国外电磁兼容仿真软件发展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国外诸多常用电磁仿真软件的数值方法和用途等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首先对仿真技术所基于的计算电磁学算法进行了分类分析,然后对不同算法所对应的仿真软件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并结合我国电磁兼容的实际状况,指出了我国电磁兼容仿真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