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监系统的同事都称叶通水为“老安监”,十几年前,叶通水负责的领域就与安监有关。如今,他是海沧区安监局的局长,天天与安全生产打交道。“几年前,我去企业,一些企业老总见了我,不高兴,认为我没事找茬,现在我可以明显感受到,企业的观念变了。”近日,叶通水在办公室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欣慰地这样说。当然,有些因为安全生产不过关受到处罚的企业还是不会给他好脸色,但他说:“管安全,就得敢管,我一点都不怕,我是在做菩事。”  相似文献   

2.
安监系统的同事都称叶通水为“老安监”,十几年前,叶通水负责的领域就与安监有关。如今,他是海沧区安监局的局长,天天与安全生产打交道。“几年前,我去企业,一些企业老总见了我,不高兴,认为我没事找茬,现在我可以明显感受到,企业的观念变了。”近日,叶通水在办公室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欣慰地这样说。当然,有些因为安全生产不过关受到处罚的企业还是不会给他好脸色,但他说:“管安全,就得敢管,我一点都不怕,我是在做菩事。”  相似文献   

3.
1981年 ,我从技工学校毕业后 ,被分配到一家三线企业 ,跟着一个姓苏的师傅负责管理生活区的用电安全和线路维修。单独值班不久的一天晚上 ,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说有幢家属楼停电 ,我连忙拿起工具赶到现场 ,一检查 ,发现是有人违章使用电炉 ,使线路超过额定负荷 ,从而造成了大楼的总保险丝融断。见是小毛病 ,我便取下保险盒打算换上一根保险丝 ,一摸工具袋 ,却发现保险丝用完了 ,再回去拿 ,又得半个多小时 ,为图省事 ,我就将一根电线剥去胶皮 ,直接搭在保险盒上 ,打算在下次维修线路时顺便再换过来。但没想到后来竟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 ,…  相似文献   

4.
刚开始交谈时,29岁的楚鹏举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劲儿地问:“我该说哪些内容?“我说的对不对?”——“没事,您随便说!”记者的回答让他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下来。这时候是下午5点多,落日的余晖不经意间就照在了他的脸上——原本黝黑的面庞看上去黑红黑红的。  相似文献   

5.
每个单位的每次安全大检查总要查出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笔者在感叹安全大检查取得的这些成绩时又不免有些自诘:短时间内查出的这些安全隐患,总不至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吧?结合本单位的一些具体情况,我认为,安全检查不仅要大检查更要打破常规,使安全检查一直处于“保鲜保质”状态。要使安全检查随时处于“保鲜”保质状态,就应该把安全检查“回头看”纳入日常工作,不仅要“回头看”,更要“随时看”。  相似文献   

6.
谢云岩 《劳动保护》2008,(7):112-112
编辑同志:我是单位的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我单位有一名员工,自述“在进行天车维修中,登上天车平台转身行走时,扭伤膝关节”。但该员工当天下午到医院就诊叙述病情时却说,“疼痛一周”(见病历记录)。X片检查结论“未见异常”。后该员工又到另一家医院,CT检查出膝关节膑骨撕裂。请问两家医院诊断不同,  相似文献   

7.
事故原因也要“打假”阿斌某厂锅炉发生灭火事故。经“查”,事故原因属给煤机保险丝烧断而造成断煤所致。然而,半年后,真正的事故原因才得以泄露,原来是操作工离岗所致。操作工发现锅炉灭火后为了掩人耳目,迅速把完好的保险丝拔下,换上一个烧断了的保险丝,制造了一...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里.有时会听到个别人这样说:“我在后勤单位工作,企业安全生产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放松一点无关紧要。”还有的人会说:“我从事的是党群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不直接参与生产,安全生产是基层车间的事,与我无关。”等等。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您好: 我发现部分单位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谈成绩讲经验时则夸夸其谈,而到查问题找不足时,却又闪烁其辞,尤其是对政府监管部门所查出的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不能认真整改,反而认为是“鸡蛋里挑骨头”,是小题大做,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意思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主管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全责,“谁”负责的地区、部门、单位出了问题,“谁”就要对此负责任。公安部在“关于加强公共消防安全的通告”中明确: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防火检查,消除隐患,依法对消防安全承担法律责任。执法机关抓“…  相似文献   

11.
任向荣 《安全》2000,(2):41-42
我有位年轻的朋友,在一个企业的基层当班长。近日年终评比,他的班组又荣获了企业“安全先进”称号。我诚心地向他表示祝贺,但他却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大红锦旗,我6年得了6面,可面临的现实却是,愿意来我们班组工作的青工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前不久,笔者为分厂刚招进的一批新学员进行分厂级安全教育,上课时,我发现有四名学员仅带了笔,我问他们为什么没带纸,他们大咧咧地说:“领导,这培训不就是走走形式吗?签个字就行了,我们以前在其他单位也都是这样子的。”听到这话,我很诧异。后来,我提了两个他们以前工作岗位上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知应会的内容问他们,他们却一个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戴安全帽、穿个体防护用品、随手关灯、下班前及时切断电源……这些看似举手之劳的事,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所疏忽。“举手之劳”缘何难以落实?无非是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思想麻痹;安全习惯违章,“心里懂得,一到工作时就忘了”,图省事,对自己违章行为,熟视无睹;安全侥幸心理,“反正不会在我身上出事,没事的”,不该干的事干干了,不该省的工序省了,不该方便的地方方便了;安全失衡心态,平时不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把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求神拜佛碰运气上。然而,正是这些司空见惯无所谓思想,埋下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下面我宣布,海门市首届‘祥和杯’安全运动会现在开始!”随着海门市市长杨曹明的一声令下,由来自全市各企事业单位400多名选手组成的24个代表队正式投入9大类安全运动项目的紧张的角逐中。这是南通海门市在2012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各项活动的一个缩影。去年.海门市立足“有声有色有成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您好:我发现目前有一些单位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时,往往缺少临时动议的“立即行动”,总是提前预约,让基层单位做好迎接检查的充分准备,结果所查之处均是“形势一片大好”,而实际上被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很可能已经危机重重。再比如,有的单位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时,往往不是突然拉响警报“紧急集合”“立即行动”,而是事先通知大家,然后按部就班,各就各位,既没有紧张氛围,也实现不了实战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安全与健康》2007,(1):56-56
《安全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您好! 记得和《安全与健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父亲的单位,当时被里面的《逃生自救》这个栏目吸引,许多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实用,给我了帮助,同时也拓展了我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7.
6月份是“安全生产月”,石油石化系统内各地各级单位、部门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月”活动。但笔者在因公出差途中路过系统内一些单位随机采访时,发现一些企业、部门在安全生产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时,仅重视对事故本身就事论事地总结教训,却忽视了对其他事故征兆和隐患进行排查。这就像补衣服,  相似文献   

18.
我常到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检查安全工作。当查到一些事故隐患时,有些单位爱说“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心里常想,“没问题”可能是大问题。有问题与没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在生产经营中,总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在抓安全工作时有盲目乐观情绪和侥幸心理,认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好,  相似文献   

19.
赵铸新 《劳动保护》2005,(11):78-79
2001年10月,奉上级的命令,由单位主要领导和我等几位同志组成一个安全生产检查组,到遭受过水灾的某地化工企业去检查。出发上车时,我发现车内已挤满了人。原来司机带了两三个顺路搭车的朋友。我当时提出了异议。司机满不在乎地说:“没什么关系,大家就挤一点吧。”“违章超载!”,我拒绝上车。单位领导一看急了,顾不得司机满脸不高兴,硬让搭车人下车。这样我们才一起出发。  相似文献   

20.
“以前搞安全的每天发愁,连节假日也不放心,电话铃一响就得去处理事故。现在好多了,每年过节我也能在家里安安生生呆几天了。”这是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三勘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张沛淦发自肺腑的一席话。 这一变化是怎么得来的呢?我特意采访了这位在生产第一线上干了多年的公司副经理。他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是公司安委会名副其实地有了职、有了权,抓好安全工作有了保证。” 几年前,第三勘探公司还是一个事故频发的单位。这固然是因为公司处在野外作业环境中,生产上点多线长面广,加上车辆多,钻井的风险性又大。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安全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