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2017,(4)
<正>"现在各地都在拆房子,进行城中村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处理方式是填埋。但是,填埋既占用土地,又容易污染地下水,并带来系列问题。""我认为,建筑垃圾应当科学地、资源化地处置,变废为宝。现在一些企业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出铺路砖等建材产品就很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筑垃圾问题受到了代表们的热议。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的总量达到35亿吨左右,这些垃圾除了少部分用于回填之外,大部分都进入了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6-2015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资料,分析了上海市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主要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及处理处置现状。分析指出,近年来上海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其中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约2 200万t,生活垃圾年产量约700万t,建筑垃圾(渣土)申报量已高达1.0亿t/a以上。从处理现状看,工业固体废物在各类固废中的综合利用率最高,高达95%以上;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以卫生填埋和焚烧为主,无害化处理率100%,但其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建筑垃圾总体以回填和填埋为主,利用率较低。展望了未来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前景,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固体废物的处置能力和利用水平,宜加强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与全过程管理,加快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和处置设施能力建设,以及加大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3.
贺娟  钟伟  张永辉  陈寿同  吉旭 《环境工程》2018,36(10):102-107
中国的建筑垃圾以3%的速率逐年增加,大量建筑垃圾成为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阻碍之一。相较于填埋等传统方法,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处理建筑垃圾的较好途径。运用物质流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中国建筑垃圾现状,发现中国建筑垃圾产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仅5%。同时,运用全过程管理理论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薄弱环节,发现中国消纳场入场费远低于循环处理入场费,导致大量垃圾流入消纳场,循环企业垃圾原料供应不足。此外,还存在处理工艺简单、再生产品质量波动大、效益惨淡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的提升建议路径。  相似文献   

4.
陈昊 《环境》2020,(8):45-46
正"深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创建经验丰富,亮点很多。围绕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市政污泥以及建筑垃圾的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较全面,且已有初步成效。"日前,在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技术帮扶组线上帮扶评估会上,帮扶组专家对深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前,深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创建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等6项主要指标达到100%,生活垃圾填埋量实现趋零填埋,房屋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截至2016年底,全国65%的建制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2017年5月和2018年1月调研组先后深入河北、浙江、广西农村,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调研,发现目前推广普及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治理模式存在三点突出问题,一是现行模式导致农村生活垃圾"进城",加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供需矛盾,二是现行模式运行成本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难以持续良性运转,三是部分地区采取非规范化填埋和焚烧处理,环境隐患凸显。以上问题反映各地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简单照搬城市垃圾治理模式,未统筹考虑农村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带来垃圾集中处理的高成本投入和高风险隐患。而我国浙江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表明,农村较城市更容易推行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因此针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问题,应强制在现有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农村生活垃圾的前端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与乡转运、县处理相结合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引导推进机制,培育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市场,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能够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垃圾填埋沼气发电走垃圾资源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丹  钟甦 《环境科技》2006,19(Z2):136-137
针对我国垃圾产生量大,以填埋处理方式为主的状况,介绍了垃圾填埋沼气发电的原理、技术和国内外现状等,提出要利用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使城市垃圾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5,(9)
<正>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50%,数十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其过程中的大拆大建不仅导致众多短命建筑的产生,也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消耗了大量资源。然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和填埋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上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填埋年限10年以上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分析。经过10余年的降解,垃圾已相对稳定,称为矿化垃圾,其成分以类腐殖质土壤为主,根据其物化性质,可用作填埋场日覆盖土;经晾晒后可用作营养土。矿化垃圾中的塑料、橡胶、玻璃、建筑垃圾等均可回收利用,实现垃圾的减容减量和资源化,这对于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5,(9)
<正>一边是违法填埋,破坏环境,影响市容;另一边再生企业却面临"无料可用"的景况。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响亮的口号被传诵多年,但为何建筑垃圾资源化却意外地频遭现实难题——这些"资源"在国内并没有"人见人爱",相反地再生建材在市场推广中阻碍重重,其原因何在?资源化利用技术成熟,大有可为一辆辆铲车载满废弃的建筑垃圾,倒进一旁偌大的建筑垃圾粉碎机,经过这台大型器械的粉碎、筛  相似文献   

10.
李俊  周正伟  韩诚  邵川  吴军 《环境工程》2018,36(3):112-117
针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和占用土地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填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循环可持续填埋及资源化体系":运用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缩短有机垃圾稳定化周期,通过"城市矿山"开采和配套资源化技术重新释放填埋空间,形成填埋单元分区作业及定期循环利用的模式。该体系核心在于稳定化周期的缩减幅度。基于此,在实验室中采取腐殖土批次覆盖、预处理渗滤液回灌和厌氧+好氧联合运行的方式,构建了微元生物反应器填埋(ML)模拟装置。结果表明,跟传统生物反应器填埋(CL)相比,ML在渗滤液水质、垃圾生物稳定性和填埋气成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ML的时空转换率为1.28,表明其对填埋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高于传统生物反应器填埋。  相似文献   

11.
Anoveralldescriptionofindustrialwastewasgivenfromgeneration;treatment,disposalandemission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Inspiteo...  相似文献   

12.
应日本新技术促进机构邀请,对日本城市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考察。简要介绍日本新技术促进机构以及日本企业对于城市垃圾、废塑料和电子废弃物的处置和再利用技术,为中日再生资源行业深入合作,推动我国再生资源行业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特许经营制度化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发展.通过对行业政策、经济投入、处理能力建设和处理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析了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前补贴和用于购买行业服务及资源化产品的后补贴在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识别出后补贴机制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在我国城市垃圾静脉产业中,除了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还包括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但后两者发展滞后.应利用后补贴制度,针对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柴油、甲烷燃气等产品建立购销体系,对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建设和生产项目给与价格补贴,以激活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废盐是农药行业产生量最大的危险废物,是农药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废盐产生现状主要是种类多且产生量大、产生工艺多样且污染物种类繁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消除废盐中污染物的预处理技术为热解碳化、高温熔融和有机物氧化技术。基于产生和预处理现状,废盐利用的处置方式包括氯碱、纯碱、融雪剂和水泥助磨剂的生产,以及暂存于仓库和填埋。针对利用处置存在的问题,建议从4个方面提高废盐利用率和加强安全处置:1)分类收集废盐,避免产生混盐,降低预处理难度;2)制定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防控废盐利用过程的环境风险;3)建立“点对点”定向利用模式和园区集中利用模式,提高废盐利用率;4)开展废盐排海的环境风险评估,促进盐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5.
该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现状、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和能力建设情况。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法律、法规的支撑体系趋于完善,环保、卫生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医疗废物处置率快速上升。不过,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严峻。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作依然存在医疗废物分类体系不当、收运处置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不足、疫情应急能力缺乏等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偏远农村地区的设施水平、管理能力的差异还较大。对此,作者建议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纳入“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完善医废分类,规范收集和后续处理、处置,并从完善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管理、全方位提高无害处处置水平、推进设施规范运行和整改淘汰、提升疫情应急应对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医疗废物是引起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危险性因素,在没有爆发大型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医疗废物处置行业存在的问题未得到应有重视。针对本次新冠肺炎引发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抵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等一系列关注点,以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置现状为例,分析了医疗废物的分类以及适用性对策,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评估了武汉市后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梳理了武汉市医疗废物在管理、处置、转运方面的问题,并建议武汉市医废管理应加强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引导以及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路径。文章详述了中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产生及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畜禽废弃物处理措施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及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控制畜禽粪污染物的对策和环境管理建议,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废铅蓄电池的环境健康风险和收集利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打击非法犯罪行为、完善法规制度、推进再生铅行业升级换代、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污染防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20.
段珍华  黄冬丽  肖建庄  崇丹  王星 《环境工程》2021,39(10):171-177
目前,翻新、改装、重装家居屋舍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建筑装修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似有"围城"之势,但却鲜有人研究其资源化途径。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和多次实地调研,较全面地剖析了我国建筑装修垃圾的管理现状,并对其产生来源、分类与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解读,发现建筑装修垃圾成分极其复杂、波动性大,不应沿照一般建筑垃圾处置模式进行资源化加工和利用,前端分拣管控迫在眉睫,通过进一步对比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与资源化途径,指出建筑装修垃圾前端分拣的可行性,并对其资源化处置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