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排放监测(CEM)系统要连续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必须要有质量保证程序.质量保证程序是质量控制中的一项管理程序.质量控制工作,指每天和每季度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以此确保连续排放监测得到的大量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和废水中的总铬.通过不同条件的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并通过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建立空白实验、准确度质量控制图,以便定期对各种监测数据提供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方便,提高了分析效率,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值得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用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测定土壤中挥发酚,经过对不同性质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及质控实验,结果证明操作简便,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质量保证要求。  相似文献   

4.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测定土壤中挥发酚含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测定土壤中挥发酚,经过不同性质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及质控实验,结果证明操作其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质量保证,满足环境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用甲醛法测定SO2的影响因素及质量保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甲醛法测定SO_2浓度时PRA浓度和实验温度对SO_2曲线斜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测定SO_2方法1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得出不同显色温度的显色时间;RSD小于4%,系统误差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精密度和准确度是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质量保证中重要而较方便的质控手段 ,由于受环境空气样品溶液体积的限制 ,建议分以下两种情况求其精密度和准确度 :1自动连续采样 :此法样品溶液体积一般为 5 0毫升 ,而分析只需 5毫升样品 ,故可参照水质监测分析质量控制 ,用同一样品同时分取两份进行平行样、加标样测定。2间断的手工采样 :此法目前在三、四级环境监测站仍然广泛使用 ,由于样品溶液体积仅为 5毫升 ,不能满足同一样品平行样、加标样的测定 ,建议采用每批样品带一定数量的标准已知样或密码样 ,通过这些样品的分析结果来评价分析测试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7.
依据现有指南和规范,在分析方法标准验证实验和报告中,常常分别评估准确度和精密度。这容易导致以加标回收率表示的准确度数据缺乏良好精密度支持的现象。基于ISO 11352原理,首次提出在不增加实验室分析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利用自上而下技术评估方法测量不确定度,即同时考虑准确度与精密度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评估方法性能。这是标准制修订时落实测量不确定度条文一条操作性强的技术路线。利用改进后的加标回收率计算结果评估方法准确度。5组方法验证实测数据表明,用测量不确定度这一综合性指标评估方法性能比分别用准确度和精密度指标更符合实际情况。他可引导实验室分析人员在设计和处理方法验证数据时,更加重视方法精密度。在修订HJ 168—2010时,建议增加测量不确定度这一综合性指标评估方法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真 《干旱环境监测》2008,22(3):169-170
应用国家标准方法中的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氰化物,存在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不高、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完善和改进,提高了海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从而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中所研究的各元素含量为ppb级或ppt级超痕量分析,它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研究课题。如何保证全水系(流域)这样规模大、实验室多,测试方法不一,所得的测试数据的质量,是背景值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环境背景值质控专题对此采用了一整套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对实验室统一考核,进行资格认证是使各实验室、各个不同的测试方法达到一个可靠、可比的较高水平,同时也为专题研究制订实验室空白值、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等质量特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测定水中钾、钠的两种方法——离子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在检出限、校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并进行了干扰实验研究,得出两者精密度小于5%,准确度符合要求,两者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所用的两种国标方法做了比较实验,并对其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进行比较讨论。结果表明,采用甲醛作吸收液,吸收效率、精密度和准确度更好,测定的检出限低,还可以避免使用大量的汞盐,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的精密度偏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密度偏性分析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精密度偏性分析试验,可以了解某种方法被采用前其误差和检出限是否达到要求,也可以了解实验室条件和操作人员素质对某种方法的适应程度。  相似文献   

13.
浅议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污染物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污染物质量保证方面需加以控制的一些问题。对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等指标根据样吕的种类和测定项目的不同而定,建议尽快建立各种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保证方法和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GC/MS内标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时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测定结果为:空白分析结果均小于检出限;空白加标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7.80%~25.2%和49.2%~96.6%之间;样品加标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7.77%~19.8%和67.2%~122%之间;检出限在0.05~0.08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内确定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及其最简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实验室内采用一种分析方法或操作人员初次掌握一种分析方法,要确定实验室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文就如何确定其实验室的精密度及其单因素等重复试验(即n=2)的最简方差分析以及标准差的计算与检验系统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精密度偏性分析”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密度偏性分析”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了解其方法的误差和检出限是否达到要求,同时也了解实验室和操作人员对该方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对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氟化物(F~-)、总磷(TP)和六价铬(Cr~(6+))的应急监测的适用性。对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测定,并将便携式方法与实验室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方法精密度为2.3%~7.4%,标准样品除Cr6+外,其他均在保证值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86.0%~110%,2种方法比对的相对偏差为2.9%~6.4%。该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良好,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地表水环境应急监测中。  相似文献   

18.
目前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有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碘量法、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滴定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干扰物质多且难以消除,测定范围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差的缺点。为了寻求一个快速灵敏的测定硫化物方法,本研究对试剂加入量、pH范围、曲线变化情况、颜色稳定时间、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本法与其它方法的对比试验等都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9.
依据《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HJ 1133—2020)的要求,对采集环境空气中砷的9种滤膜的本底值、回收率、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实验对比。根据实验各项性能指标及成本考虑,建议选择尼龙、硝酸纤维或混合纤维3种国产有机滤膜,其购买方便、价格较低,方法检出限均为0.2 ng/m3,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中砷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去离子水代替无酚水测定挥发酚,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