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程和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就膜污染问题的机理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表面改性和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对PVDF膜结构形态的研究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加强膜孔形成机理的研究,对膜孔结构与膜污染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开发出小孔径的超滤和纳滤膜,并通过改性提高PVDF膜的性能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3.
膜污染是影响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进一步推广的主要瓶颈。为了准确的检测出膜污染的情况及污染性质,可以采用表观分析法,理论模型法和间接表征法等方法对膜污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进行覆盖,已建成的填埋场均存在不同程度覆盖膜破损现象。采用填埋气泄漏可视化检测技术对中国东部某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覆盖膜完整性检测,揭示了覆盖膜破损特征及破损成因,明确了破损点泄漏量,评估了其温室效应影响,梳理了国内外填埋场覆盖层监管相关管理规定和措施。结果表明:尖锐物体应力损伤导致的破损是填埋场覆盖膜破损的主要类型,粗放施工、监管机制不足、维护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填埋场覆盖膜破损的主要原因。破损点的甲烷泄漏量约为817.2 m3/d,约合每年向大气环境释放温室气体超过4 900 t CO2-eq。完善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填埋场覆盖膜完整性的监管,是控制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固废处置设施碳减排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废气排放中有促进地球温暖化的二氧化碳、引起酸性雨的燃烧气体中的含硫成分、造成光化学污染的氮气及有机蒸汽成分、造成大气臭氧层破坏的氯氟碳成分等等.关于这些气体的排放基准,目前世界各国均在强化相应的规则和环境目标.气体分离膜已在二氧化碳、有机蒸气分离、一些气体回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2,4,5-四氯苯在C18膜/水相之间的分配规律。1,2,4,5-四氯苯在:25℃,80r/min条件下恒温震荡96h可达分配平衡,温度和盐度对1,2,4,5-四氯苯C18膜/水的分配过程影响很小,1,2,4,5-四氯苯C18膜/水分配平衡时间受溶液体积和容器容积的影响,但不受溶液中C18膜膜量的影响,推测脂溶性小于或接近1,2,4,5-四氯苯的有机污染物在恒温震荡条件下C18膜与水之间的分配96h可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7.
膜界面探测器在工业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界面探测器是一项采用直接推进技术,可实时提供场地地下挥发性有机物近乎连续分布信息的直接感测工具。以某历史上从事有机氯农药生产的废弃工业场地为例,运用该技术,配置土壤电导率传感器、电子捕获检测器以及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该场地中潜在污染区域进行快速筛选调查,初步确定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热点区域及其三维分布和地层信息,为后续进一步调查方案优化、场地概念模型建立及后续修复方案设计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膜电极法测定BOD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用膜电极测定生化需氧量(BOD5)的方法,并作传统的碘量法进行了比较。数据表明,对于地表水的测定,2种方法测得结果无明显差异,用膜电极法测定BOD5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地表水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程钟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19(3):53-55,34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综合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分类等.  相似文献   

10.
测定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通常采用碘量法和膜电极法。为观察膜电极法的适用性,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物质研究所BOD5标准样品和一些水样作膜电极法与碘量法比对试验。  相似文献   

11.
膜集成污水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无法满足以再生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要求,必须依靠与膜技术的组合与集成来实现。应用于污水资源化的膜技术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及膜生物反应器等。通过微滤或超滤处理二级废水,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胶体和病毒,出水可达到杂用水标准。通过纳滤、反渗透对三级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杂质(有机物及有害矿物质),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自来水标准。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建设小区中水回用工程以及对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技术及规模升级。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总结阐述了新型高效污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类型、技术特点、技术难点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与使用情况,指出MBR的未来应用领域、研究方向及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气监测中普遍使用皂膜流量计对采样系统中的转子流量计进行校准。由于皂膜计运输中易碎,在边远城市及基层监测站很难买到,1989年开始,我站自制了一套皂膜计,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1.皂膜计的制作 选用一支直径均匀约35毫米粗的长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下端装好橡皮塞,在适当的位置作一刻度标为0,加蒸馏水与此刻度线相切。用经校准过的洗净大肚吸液管准确吸取定量蒸馏水放入自制皂膜计,依次标明200、300、400、500。基本构造见图1。  相似文献   

14.
中空纤维膜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中空纤维膜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首先研究了8种有机氯农药的线性范围,然后测定了中空纤维膜萃取对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回收率,最后用中空纤维膜萃取-气相色谱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种有机氯农药在0.5~1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中空纤维膜萃取法对水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富集倍数为389~464,回收率为77%~92%,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半透膜装置的组成和特点、半渗透膜采样技术的优点及其在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可用于研究有机污染物在空气、生物、水体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以及与有机污染物相关的生态毒理实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昌吉州农田地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地膜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适期揭膜、残膜回收、推广新型生物膜等措施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角膜电极测定生化需氧量(BOD5)方法与传统碘量法的比较。两家实验室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地表水和废水的测定,两种方法测得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用膜电极法测定BOD5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北疆低肥力地区,以膜下滴灌棉花为对象,设置了水肥双因子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水肥配合对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养分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对土壤有效氮、磷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旱薄地上,水肥皆有增产效果,在2种肥料中,氮肥效果更显著,作物产量随氮肥增加而显著增加,而FA效果大小则和氮肥配合、灌水量有密切关系。灌水、施肥之间有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葫芦脲的超分子特性,以醋酸纤维素为载体,制备了葫芦脲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葫芦脲膜对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的吸附性能,验证了以葫芦脲膜为结合相的被动采样技术测定2种物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葫芦脲分子确实被引入到醋酸纤维素中,相比于醋酸纤维素膜,葫芦脲膜具有更强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以葫芦脲膜为结合相的被动采样装置在不同环境因素(pH值、离子强度、可溶性有机质)下都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将该装置布设到南京市秦淮河中的2个采样点,野外实验验证了该采样装置应用于监测实际水体中的TCS和TCC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等国内外常见抗生素生化去除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通过工艺对比发现,膜生物反应器和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抗生素,活性污泥法对抗生素的去除率不高,且选择性较强;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对抗生素的去除率有着显著影响,多数情况下反应器的运行改进也能提高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针对抗生素污染问题,提出了采取加强型的复合式处理工艺、开展分区研究、出台相关管理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