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保证宁夏电网统调上网发电厂站和电网侧 220 kV 及以上省级关口电能计量所属变电站同时满足“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量计量系统”信息数据采集和安全接入要求,设计了“一发双收”技术方案:由 1 台现场采集终端通过计算机总线统一接收电能表信息数据,同时发送至 2 个系统;在电量计量系统数据库所在安全域区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所在安全芋区之间加装正反向网络安全隔离装置,实现通讯安全防护。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达到了宁夏电网统调上网发电厂站和电网侧 220 kV 及以上变电站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信息数据采集和安全接入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风电场监控与运行维护需求,对风电场智能维护技术的现状、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具有电网接入控制功能,集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风电机组智能维护于一体的监控平台架构,在使风电场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和融合的同时,实现对风电机组状态的多维度监测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兼顾风电场接入控制和电网调度控制,实现了对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对风电机组的智能维护,从而在保障风电场可靠运行的同时,使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得到提升,电网与风电场的效益获得双贏。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9,(2)
传统采用区域中心模式下灾害监控报警与伤员疏散指挥系统工作时,监控区域小,效率低。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自然灾害下远程报警物联网监控系统,系统硬件由远程监控及智能判别模块、数据采集发送模块以及云端配置模块构成,能较大程度提升监控范围,在云端配置模块中,设计实时信息调度模型,实现第一时间远程监控,提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进行自然灾害远程报警监控时,取得较好监控与人员疏散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宁夏电网“和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站数据采集的需要,保证主站各项功能的实现,结合发电厂实际情况,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模块化设计及组件技术等先进方法,开发了“大坝发电公司和谐调度子站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厂机组运行数据的远程传输,满足宁夏电网“和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站对机组运行参数、出力、供热能力、脱硫系统运行状态及发电煤耗等经济指标的在线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各级物资需求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问题,建立了物资调配中心。物资调配中心的核心业务是实现物资统一计划、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统一应急的“四统一”管理职能,物资调配中心集成了ERP、 GPS、ECP、应急管理等多个系统。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先进的多媒体展现技术,物资调配中心通过对共享信息的汇总、集成与分析,实现了物资全程管控和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可为管理层提供实时数据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运行体系建设下集中监控业务对变电站监控信息优化的需求,根据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的特点,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在接入远方监控系统前信息优化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通过该方法优化后,不仅能够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能够大幅减轻各级调度监控人员以及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转变,需要用智能监控系统来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的需求。针对银川110 kV开元变电站“三层两网”网络架构及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结合调试实践,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作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智能监控技术更利于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19,(2)
传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灾害信息分析系统,采用多个传感器实时获取城市灾害数据,缺乏灾害信息的同步整合过程,用户难以实时获取系统性的城市灾情信息。对城市防灾应急信息数据同步整合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作为核心体系设计系统总体结构;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输出模块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利用灾情数据计算模型获取建筑物破坏状态信息与经济损失数据,在此基础上将OLAP技术与Web结合,完成城市灾情信息同步整合,实现城市防灾应急信息数据同步整合系统的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信息查询响应时间约为1.2 s,可靠性均值为97%,能够快速、有效实现城市防灾应急信息数据同步整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异常现象,通过对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增加触点检测、温度监测、各工位信息实时集中监控的方法对监控功能进行完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实现了对各检定工位的实时监控,系统异常现象减少,合格率得到了提升,保证了检定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为使宁夏电网输配电网全景仿真实验室动态安全评估系统实现对调度生产运行的在线支撑,通过调控中心-实验室在线-离线一体化的功能设计,实现了系统对运行电网安全稳定性进行全方位、多场景、多角度的评估。调控中心在线系统接入电网在线运行数据,运用高性能计算机群并行计算分析,实验室离线支持系统对关键断面进行扩展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动态安全评估系统的实施,深度支撑了电网调度生产运行,同时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红寺堡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信息接入量少,反应速度慢,传输信号失真、丢失等问题,基于“35 kV~11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对其进行整体改造,改造后的综自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分层分布式结构,方案实施结果表明:变电站系统容量和信号传输质量明显增强,自动化水平达到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宁夏地区地区“三跨”、鸟害外力破坏等特殊地段输电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构建了由主站层、网络层和终端层组成的三层系统构架,将视频监测终端和图像监测终端的监测数据通过无线APN专网进行传输至后台的输电线路可视化运维管控系统,从而实现故障综合研判、作业现场隐患智能管控及大数据综合分析决策等目的,大大提高运维的便利化、智能化。前期试验第一阶段运行效果说明了本系统是一套能实时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机房各类设备和机房环境的监管,保证机房整体稳定运行及数据安全可靠,基于对电力调度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用3D技术开发了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综合管理平台。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对机房中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进行全方位监控,准确捕捉设备及网络异常,实现多维实时告警,有效提高运维效率和机房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随着无人值守、少人值守变电站及配网自动化的不断推进,辅助子系统如何低成本实现远程监控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介绍 ZigBee 无线协议及其组网方式,详细描述了以物联网 ZigBee 协议栈为核心的无线继电器模块软硬件,论述了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对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作了说明,并介绍了该模块的变电站灯光控制、驱潮回路中典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此模块具备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的特点,可广泛适应变电站现有设备改造和升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计量周转柜由于硬件设施和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接入标准和规范,无法进行统一监控和实时分析,导致计量周转柜的实际管理水平与日益提升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标准化管理的发展目标。通过开发新的计量周转柜应用程序并与计量服务总线建立连接,进一步规范各省公司计量周转柜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实现与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营销业务应用等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盐池地区配电网线路长,分支多,运行条件恶劣,故障多发,监控手段薄弱,查找困难等问题,采用 TAS 配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了配电网故障判断、故障隔离、故障报警、运行监控、异常运行情况告警、远程设定保护定值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快速排除故障,缩短故障排查处理时间,缩小停电范围,减少了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监测管理问题,对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进行分析,采用时间监测单元进行实时监测,开发了基于调度数据网的变电站时间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厂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准确监测,提高了现场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220kV河滨变电站为例,对GOOSE网络常见的相关告警等异常行为,通过对网络报文记录分析仪、站内监控机与相关测控装置事件记录等进行分析,查询故障原因,提出相关解决方法与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丢帧是造成GOOSE断链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所需的“变电站运行画面远程调阅”应用业务,对电子式切换器、远方终端、图形网关、第三方应用软件4种常见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比了其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第三方应用软件、图形网关2种方式更适合“变电站运行画面远程调阅”应用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2020,(2)
为解决传统的旅游应急管理系统存在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无法及时实施救护方案的缺陷问题,提出对突发自然灾害下旅游应急管理救护系统的设计,以完善旅游应急管理救护系统的功能。该系统主要功能设置包括两部分: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和救灾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数据的更新、维护以及查询等;救灾管理子系统设计了两个模块进行功能的实现。救灾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以旅游应急管理部门为核心,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功能进行突发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救护指挥模块将数据通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严格遵守现代急救医疗规范等各种规范要求,实现现场救援的功能。通过上述功能的设计实现突发自然灾害下旅游应急管理救护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