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全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运用Ga Bi 6软件建模,对荣威E50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全生命周期环境排放和资源消耗进行了评价,对比分析在中国不同区域使用下驱动电机生命周期过程资源环境影响,并对驱动电机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生产制造能耗、使用能耗和原材料回收率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驱动电机全生命周期过程各环境影响类型指数排序为APGWPPOCPEPODP,且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使用阶段,其次是原材料获取和制造阶段.各大区域电网下驱动电机全生命周期过程环境排放影响从大到小为华东电网东北电网西北电网华北电网南方电网华中电网.从敏感性分析结果可知,使用能耗对驱动电机生命周期环境排放影响的敏感度大于生产制造能耗;铜的回收率对矿产资源消耗影响的敏感度远大于钢和铝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李鹞  于随然 《环境工程》2014,32(10):119-124
研究多晶硅光伏发电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之内的环境排放能源消耗情况,使用了代表中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清单数据,对生命周期各阶段,尤其是生产制造和废弃处理阶段进行详细建模,分析了两种不同回收处理情形下的能量回收时间、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进行了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显示:能量回收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太阳辐射量而异;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制造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不同的回收处理方式对整个系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彭飞  杨沿平  殷仁述  李娟  杨阳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4136-4142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运用Ga Bi软件建模,采用EDIP 2003评价体系,对某款商用车铝合金轮辋和钢制轮辋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材料获取阶段铝合金轮辋对环境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钢制轮辋;制造阶段两种轮辋对环境的影响相差不大;使用阶段钢制轮辋对环境的影响大于铝合金轮辋;综合所有阶段来看,当车辆总行驶里程低于11.6万km时,铝合金轮辋对环境的影响更大,超过11.6万km后,钢制轮辋对环境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陈效儒  李响  董海波  白瑞斌 《环境工程》2015,33(12):116-120
为减少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环境影响,根据绿色制造理论内涵和国内汽车行业LCA评价方法,采用本土化环境评价指标,提出了以零部件生命周期评价为技术主线的绿色制造模式。以汽车座椅轻量化为例,从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使用维护直到废弃再生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加以说明,指导产品绿色制造和生态设计。结果显示,材料选取对轻量化设计和最后环境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材料不同制备方法对轻量化效果无影响,但是对环境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汽车生命周期全过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全生命周期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汽车制造、运行、报废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当汽车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其制造、运行、招废后各阶段所产生的污染物可能会超出有限的环境所能承受的容量,将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巨大困扰。  相似文献   

6.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国内某两款同一车型的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命周期分析软件GaBi建立生命周期评价(LCA)模型,在清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ML2001模型对两种动力系统分别进行了定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综合环境影响比内燃机汽车动力系统高60.15%,并分别通过回收阶段分析、电能结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回收阶段中酸化、富营养化和光化学臭氧合成3种环境影响类型的直接排放大于回收得到的环境效益;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环境影响随着火力发电比例的下降而减小,增大水能、风力和核能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能有效降低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动力系统重量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环境排放影响最为敏感,电池充电效率次之,制造阶段能耗的敏感度最小.将动力系统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分配到整车,则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内燃机汽车低0.14%,且主要环境影响类型是全球变暖、酸化和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坝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并比较同规模的重力坝和堆石坝水电枢纽布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基于糯扎渡工程实例,生命周期考虑材料设备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结果表明:重力坝方案和堆石坝方案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145.49×104和815.85×104t(以CO2当量计),重力坝比堆石坝多排放40.4%.其中,重力坝在生产、运输和运行阶段的碳足迹比堆石坝大,但堆石坝在施工阶段的碳足迹比重力坝大.运行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材料设备生产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输阶段.糯扎渡水电工程的碳排放因子明显低于火电碳排放因子,合理开展水电建设,是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碳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和内涝防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已进入全域推广阶段。为量化海绵城市源头设施在施工建设和运行阶段产生的环境和经济影响,针对目前国内外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生命周期环境(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与生命周期经济(life cycle costing, LCC)集成量化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选取某学校内场地5种典型海绵城市源头设施,采用LCA-LCC集成评价方法,量化分析不同源头设施的环境影响、环境效益、经济影响和经济成本,并识别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源头设施施工建设阶段会产生较大环境影响与经济成本,运行阶段会产生较大环境与经济效益。运行阶段对径流水量和水质控制所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回收期在8年以内,总经济成本回收期在2年以内,总体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评价一个建筑的环境性能的好坏,必须充分考虑它的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建立了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模型,并对某钢结构建筑和某混凝土建筑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从结构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钢结构建筑相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有着较大的优越性,单位面积的建材生命周期环境排放仅为混凝土结构建筑的1/2左右,但是结构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面只不到10%的比例,比例最大的是建筑使用阶段,影响建筑使用阶段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是外围护结构的材料和形式,因此优化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寿兵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11):3508-3520
准确可靠的工艺单元数据是开展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最重要的基础.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由于数据获得性的问题,大多集中在结构或成分较为简单的工业产品.而利用相关数据库开展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外公开的对比性评价或商业性应用需要.本文以国产轿车为例,研究提出了其制造阶段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数据的获取方法,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完善,设计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数据收集表格,可用于机动车及类似复杂工业产品制造阶段生命周期清单数据获取.  相似文献   

11.
《环境》1999,(3)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定义是:汇总和评价一个产品(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间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的方法。 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它首先辨识和  相似文献   

12.
确定满足环境需求的产品设计方案需要指导改善措施下使用能够量化开发产品环境绩效的工具。此外,只有对产品生命周期持系统观念才可确保这些措施减少对环境的风险,并避免简单地将环境影响从一个生命周期阶段转移到另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个客观的用于评价相关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目标程序。  相似文献   

13.
塑料牛奶包装及处置方式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研究了塑料牛奶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并在处置阶段对不同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通过现场和资料调研的方式,获得所有生命周期阶段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数据.结果表明:塑料牛奶包装生命周期阶段中环境影响比重最大的是原料获取阶段,占90%以上.其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无机物对人体损害和气候变化3个方面,在致癌、酸化富营养化和生态毒性方面影响稍小.3种处置方式对环境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埋>焚烧>再生,其中填埋和焚烧处置分别比塑料包装处置阶段前的环境影响增加16.1%和5.3%,再生可降低75.9%.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产品环境成本对总成本的贡献程度,以明确产品的环境责任,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目的,把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产品环境成本研究中。定义了产品生产各阶段的环境成本,在对产品环境成本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环境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各项环境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总成本较大的几个环境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家电产品在制造、使用、报废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家电产品的发展模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行为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的协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绿色制造技术是家电产品制造业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现代制造技术.目的是将产品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破坏或危害降低到最小,并使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最高.这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纸塑铝复合包装处置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研究了纸塑铝复合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并在处置阶段对不同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通过现场和资料调研的方式,获得所有生命周期阶段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数据. 结果表明:纸塑铝复合包装生命周期阶段中环境影响比重最大的是原料获取阶段,占75%以上. 纸塑铝复合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土地占用和无机物对人体损害3个方面,在矿产资源、气候变化、酸化富营养化和生态毒性方面影响稍小. 3种处置方式对环境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埋>焚烧>再生,其中填埋和焚烧处置分别比纸塑铝复合包装处置阶段前的环境影响增加11%和7%,再生可降低23%,而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的方式为发展铝塑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桥梁亮化工程对其水域船舶夜航安全的影响,预防桥区水域船舶夜航安全事故,通过对船舶驾驶人员操纵行为的分析,探讨了驾驶人员的认知响应模式,包括感知、判断和响应三个阶段,量化分析了桥区水域光环境对船舶夜航安全的影响,包括航标灯的可识别性和船舶驾驶人员的视觉绩效,并以南京长江大桥的亮化照明为例,对该水域船舶夜航安全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桥区光环境对桥区水域航标灯可识别性的影响不明显;亮化照明产生的眩光对船舶驾驶人员视觉绩效的影响未超过"略感不舒服"的程度;桥区光环境无论是对航标灯的可识别性还是对船舶驾驶人员视觉绩效的影响均随着距大桥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减弱。该研究结果可为桥梁亮化工程水域船舶夜航光环境的量化评价和光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小珍 《环境工程》2010,28(2):109-113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是对产品车间生产过程绿色性进行评估的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在生产过程各阶段以及整体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来评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制造要求,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它是绿色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研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生态指数Eco-indicators99方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探讨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最后通过在车间中电弧焊接过程为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食用油聚酯包装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研究了食用油聚酯(PET)包装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并对不同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评价. 通过现场和资料调研的方式获得所有生命周期阶段的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数据. 结果表明:PET包装原料获取阶段的环境影响潜值在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中所占比例极高,占处置前环境影响潜值的81.8%. PET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类别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无机物对人体损害和气候变化3个方面;在致癌、生态毒性和酸化/富营养化等方面的影响较小. 3种主要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潜值为焚烧>填埋>再生,其中焚烧和填埋分别增加PET包装处置阶段前环境影响潜值的5.1%和3.6%,而再生可降低63.9%.   相似文献   

20.
解超  王思思  吕彬 《环境工程》2022,40(9):118-125
透水铺装因其雨水入渗和净化等功能成为未来城市道路铺装的重点发展方向,其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的影响机制与因素需开展系统全面分析。基于北京市的降雨特征和路面工程实际,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综合分析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并结合雨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模拟透水铺装在使用阶段的环境效益,对比了不同维护方式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环境影响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生产阶段的水泥投入,是造成其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但其在使用阶段因透水和净水作用产生的环境效益可以抵消部分其他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从环境角度而言,日常清扫+高压冲洗是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佳的维护方式。但是由于使用年限可影响不同维护方式的环境表现,建议综合考虑使用年限选择适合的维护方式,以降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资源环境影响。因此,LCA与SWMM的耦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量化透水铺装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其他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设施甚至整个海绵城市资源环境影响的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