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大气环境监测未能对局部特殊污染情况进行表征的缺陷,提出基于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方法:首先运用综合评分方法筛选区域大气特征污染物,然后建立综合了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子目标权重系数,最后应用lingo软件对模型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监测点位布设方案.以南京市仙林地区为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多目标模型能够得到较合理的优化点位布局,在3种情景中,选择的最优点位分别为25#、43#, 25#、43#、54#和25#、43#、54#、77#, 为实际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张家声 《环境保护》1991,(7):24-26,15
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正确地反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使监测数据具有科学性、代表性,自然就出现了城市区域大气质量监测网络的优化设计问题。它既关系到能否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又关系到能否为环境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一、优化布点的技术路线目前国内外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较为活跃,布点方法的探讨一直是环境监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研究的焦点在如何以最少的监测点数和最佳的点位来获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噪声的测量一般都是采用网格布点法,这种大面积多测点的监测方法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故不易经常开展.如何能用少量数目的噪声监测点来反映整个城市噪声水平,是目前需要探讨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抽样理论,以1986年秦皇岛市按网格布点法所取得的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为样本,对秦皇岛市环境噪声监测点的数目进行了优化。一、分功能区进行抽样  相似文献   

4.
<正> 大气环境监测样品在空间的代表性有赖于布点的优化及点位设置的合理。省级环境监测网内的城市在地域规模上,要比国家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32个城市小,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气环境监测还得以24小时连续采样和手动间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为主。因此,在大气环境优化布点的方法上不能硬套《大气环境质量考核实施细则》(以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并没有考虑大气环境质量随季节的变化,为此,本文应用动态贴近度法分析季节因素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影响。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并通过最近贴近度的计算提高聚类效果。一个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过程中,可以忽略季度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区范围的扩大及功能区的变化,原大气例行监浊点位的监测值已难以客观反映现建成区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经过点位优化布设,于1994年始启用新点位监测,对于点位变化前后的监测数据,本文试用回归方程的方法进行校正,以使点位变化前后惧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哈尔滨市空气污染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对现有监测点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进行回顾性评估,确定增设点位的必要性.进行拟增设点位周围大气污染源调查,收集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调查,划分一定的网格开展空气质量监测,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初步确定测点位置.进行指标检查及技术论证,最终确定增设监测点位.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物元分析法,在大气污染普查基础上,以郑州市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冬季)的数据为准,构造大气环境监测的标准物元矩阵,求出关联函数值,进行了大气监测点的优选,并与用模糊聚类选出的点位相比较,来验证郑州市目前已有测子丫建立的合理性,并以此证明物元分析法是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物元分析法对大气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简便、实用、准确的特点。为监测部门科学合理地设置大气监测点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废气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监测内容。验收监测时要按照相应标准和大气导则设置相关监测点位。根据石化行业废气排放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给出有组织排放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布点方法。但在实际布点中由于存在一些客观的原因,使得废气监测布点不能按照相应的标准和导则规范或是其他的技术文件进行。针对布点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废气验收监测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 ,本文在借鉴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噪声污染特征 ,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 ,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 ,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 ,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借签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污染特征,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3.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获得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优选闰,证明该法简便实用。为学趺同监测部门科学合理地设置大气监测点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南充市大气例行监测点优化布设的讨论,介绍了一种在城市多年大气例行监测工作基础上,进行优化布点的方法——数理统计法,应用该法能确定出具有代表性的最大浓度、平均浓度、最低浓度三个测点位置。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对中小城市大气监测工作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要掌握某一区域环境大气的质量状况,必须对该区域进行设点监测。如何布点最少,使监测点既有代表性,又充分节省了人力物力?如何对各监测点取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正确描述该区域环境大气质量状况了这是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川维厂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监测数据用新复全距法进行分析讨论,对监测点的选定、各点间的监测数据的比较和  相似文献   

16.
从该区域环境实际出发,提出了大气污染监测优化布点的模型。以网格布点监测,对历年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及大气预测,运用抽样理论的变异系数法确定优化布点数,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优化点位。其结果反映了该平原地区中等城市区域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国内50~500万人口的城市,设置大气例行监测点约8~20个,随着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和监测系统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应用,由于其造价昂贵,一般只选3~5个测点装置自动监测仪器构成系统。如何优选这些自动监测点位,使之能够反映城市大气污染水平及功能区大气污染变化状况和趋势,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现实条件出发,利用按功能区进行大气例行监测积累的大量数据,根据模糊集合论中贴近度择近原则的基本原理,采用多项污染指标综合判别方法,按城市功能区进行优化选点,经优选的测点将具有反映城市功能区大气四种污染物的平均污染水平、污染变化幅度及趋势状况,还能与历年  相似文献   

18.
李卫东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85-188
用网格实测法对文山城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全城共均匀布设12个网格点,2002年4月,连续20d监测了各点大气中SO2、NO2和TSP的浓度,运用模糊聚类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综合城市规划、人口分布、污染特征等因素,优选出足以反映文山城空气质量状况的3个最佳监测点.经检验,优选点位的代表性较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对大气环境风险预测在事故应急监测布点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认为,通过大气风险预测模式对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泄漏事故的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值、最大落地浓度所在点位、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以及污染物是否会影响到事故所在区域的居民区、医院、学校等敏感点等结果,从而为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布点提供所需的重要信息,能够很好地解决应急监测只能参照现有的监测规范和个人工作经验进行布点的问题,避免了监测人员的主观性,从而确保了应急监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由厦门市环境监测站和厦门市环保科研所共同承担的《城市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厦门市大气环境测点的确定》课题,于1989年1月10日在福州通过成果鉴定。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合理布设,是大气环境监测中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