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兰霞 《绿色视野》2013,(6):50-53
【案情】2008年11月30日早晨,江淮、江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出现很多轻雾和霾天气,其中四川东部、重庆南部、湖北西部、贵州、云南南部有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大雾。上午8点,重庆市的能见度只有100米,四川巴中300米、达州100米、南充100米、遂宁200米、湖北恩施连续两天出现能见度只有100米的大雾天气。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的持续大规模雾霾污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第一天, 2001年 1月 1日人们在迎接新世纪第一缕曙光之时,北京迎来的却是漫天的黄尘──内蒙古中部和河西走廊出现了沙尘暴。   2月 28日到 3月 3日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沙尘天气过程。   3月 4日到 6日,内蒙古西部和中部偏西地区、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出现了大风和扬沙天气,并逐渐波及华北地区。其中, 3月 5日八级大风裹着细细的沙尘袭击了西宁,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部的一些地区遭遇了沙尘暴。   3月 12日到 14日,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西部和北部、京津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的扬沙天气…  相似文献   

3.
蓝楠 《绿色视野》2008,(3):36-39
【案情】2008年1月12日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过程,十几个省份持续出现雨雪、凝冻等天气,部分  相似文献   

4.
国内     
正2016年雾和霾过程少于2015年1月10日,中国气象局举行《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和《2015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专题新闻发布会。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16年雾和霾过程少于2015年。2016年我国出现了8次大范围、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次数比2015年少3次。主要发生在1月1-3日,11月3-6日及去年底12月16-21日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比较重的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5.
今年,由于气象等因素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特别是1月10日以来,长春市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为积极应对出现的污染状况,保护市民身体健康,长春市环境保护局迅速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我省和长春市两级环保部门采取了联防、联控、联动措施,积极应对雾霾天气影响,打响了春城空气质量综合整治战役。长春市之所以持续出现雾霾天  相似文献   

6.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3,(5):8-8
南方多地遭受洪涝灾害已致300余万人受灾 5月6日以来,中国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持续遭受洪涝灾害。据地方民政部门初步统计,截至13日7时,此次暴雨洪涝风雹灾害已造成347.4万人受灾,19人死亡,1人失踪。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青海省东部地区主要路段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估法及统计分析法,针对挑选确定的隐患点气象灾害风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所普查交通沿线的主要气象灾害为道路结冰、强降水和积雪,衍生的次生灾害为塌方、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风险点路基岩土类型大部为砂土和碎石土,植被覆盖率分布极不均匀,道路形态为弯道或坡道。隐患点致灾气象因子临界值,由强降水造成路面有明显积水的临界值为24h降雨量达10mm;降雪天气致灾因子临界值为24h降雪量2.5mm;道路结冰灾害影响临界值为路面结冰持续时间大于等于2d。  相似文献   

8.
2018年8月1~3日,青海省东部地区出现了极端强降雨天气,致使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汛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列历史第1位。青海省气象部门全力以赴,开展气象服务,为政府部门指挥抗灾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此次案例从监测、预报、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期为今后极端天气决策服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瓦里关地区气象因子对近地面臭氧浓度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给出了瓦里关地区1995-1999年近地面臭氧(O3)浓度年、季变化及日变化。分析了1999年气象因子对地面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瓦里关地面O3浓度与云天状况、风向风速、垂直风速、气压等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当瓦里关地区出现晴天、大风、偏NE风、下沉气流较强、地面受高压控制等天气时,为地面O3出现高浓度的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3-2012年3~10月秦皇岛地区5个气象站雷暴监测和雷电灾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天气综合分析方法,得出秦皇岛地区雷暴天气的时空尺度分布特征为:全区年雷暴发生频次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其中,2005年35次,2008年33次,2012年20次;6月份为全年雷暴发生的峰值时段,7月、8月次之,且与秦皇岛本地主汛期相吻合;在海岸带地区由于受海洋条件影响,个别年份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份,最晚出现在11月中旬;雷暴天气的日时段主要出现在下午至傍晚,占70%,夜间占20%,其他时段为10%;北部山区的雷电频次大于沿海地区,对应电力、化工等行业雷电灾害呈下降趋势,但是通讯、计算机、家电等弱电系统雷击事件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1.
PM2.5污染问题呼吁我们亟待开发和研究新能源专利技术,企业以及研究机构推行专利技术共享制度,加快该领域的技术更新。今年1月中旬起,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影响,京津冀、东北三省、中部部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省市的部分城市,都出现了重度或严重污染,京津冀地区污染最为严重。连续几个月,雾霾天气频频爆发,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话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给出了西宁地区2007年4月~2008年12月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分析了2008年气象因子与地面臭氧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宁地区地面臭氧浓度与云天状况、风向风速、相对湿度、气压等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当西宁地区出现晴天、风速较大、偏E风、气压较低、湿度小时,为出现高地面臭氧浓度的天气条件.与相距90公里处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资料相比,其季节变化及日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雾霾期间气象要素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2013年1月8日~ 20日期间出现了大范围的连续雾霾天气,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超标.本文收集了该时间段连续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环境空气质量数据,通过统计、对比等方式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雾霾的成因分析和大气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该是风和日丽的早春天气,现在却正披上一层厚厚的“黄纱”。3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5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2次,扬沙过程3次。4月10日,兰州市突起大风,这是兰州地区今年入春以来第9次沙尘天气。4月11日,陕西出现了入春以来最明显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最低能见度只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0,(1)
降雪最多的首都美国首都华盛顿,每年降雪量达1870毫米。雾日最多的首都英国首都伦敦,一年最多的雾日达140天。医生最多的首都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每139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本地风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秦皇岛地区风的特点。结果表明,秦皇岛因受海陆地形的影响,风的变化具有海陆风的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海陆风只影响到昌黎、抚宁和市区,达不到卢龙、青龙,在时间分布上,海风以昌黎(10点)出现最早,抚宁(12点)次之,市区(14点)最晚,陆风同样以昌黎(20点)出现最早,抚宁(23点)次之,市区(次日2点)最晚。同时,海陆风对秦皇岛地区气温的影响尤为明显,受海风影响,秦皇岛市的夏季不十分炎热,日最高气温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低很多,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另外,由于夏季受海风影响较大,海风登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导致7月是秦皇岛地区大雾天气全年最多的月份。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数据为基础,对2013年6月~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地区城市PM2.5浓度的日、月变化规律,以及点位差异性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后,PM2.5质量浓度较冬季显著下降。受人为活动影响,位于商业区的监测站点的PM2.5较其他站点高;不同城市PM2.5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双峰型;夏季PM2.5上午出现最高值的时间比冬季提前1 h左右,商业区站点的PM2.5最高值出现的时间较其他类型站点早1~2 h。非工作日PM2.5的峰值出现在夜间和凌晨,而工作日则出现在上午9~11点。  相似文献   

18.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3,(8):8-8
长江防总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南方部分地区或现秋旱8月13日,从中国气象局召开的全国气象部门视频会上获悉:南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旱,甚至可能出现秋冬连旱。目前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南方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连日来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东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贵州、重庆等省(市)旱情发展迅速,长江防总日前将旱情应急响应提高至  相似文献   

19.
文摘     
《大气污染对镀锌钢的影响的现场试验》—《Mater.Perform.》1988,27,№3,47~50(英):在美国相对未受污染的地区的自然的天然暴露试验架上,进行了大气条件对镀锌钢影响的现场试验.受试样品为102×152毫米的镀锌钢,试验持续时间是1986年1月28日至9月9日.对试验结果进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区臭氧污染负荷逐年上升,盐边县城区近年来臭氧污染负荷均高于20%,臭氧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对2017年1月~2020年2月攀枝花市区和盐边县城区臭氧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攀枝花各地太阳能和天气网记录的气象数据,统计了太阳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日最高气温、日平均风向、季节气候等气象要素与出现臭氧污染的概率。研究表明,攀枝花市区和盐边县城区两地春、夏季较易出现臭氧污染,春季臭氧浓度持续高值时数最多,夏季臭氧浓度持续高值影响时数次之,两地臭氧污染物浓度变化有极强相关性。此外,臭氧浓度与气象条件密切关系,当紫外辐射强度大于30W/m2时,臭氧污染的几率为5%~8%,最高日气温值29℃~36℃之间时易出现臭氧污染,攀枝花市区臭氧污染受西向气流影响最重,盐边县城区臭氧污染受南向气流影响最重,盐边城区臭氧污染主要受攀枝花市区影响。根据臭氧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和气象条件,开展区域臭氧前体物排放调控,将有效改善地区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