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金属和两种农药对草鱼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金属和农药对草鱼不同发育阶段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对草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96h的EC_(50)值分别为:Cd~(2+)0.078mg/L;Cu~(2+)0.17mg/L;丙体六六六1.0mg/L;对硫磷1.0mg/L。畸形症状呈现出草鱼胚胎卵黄囊水肿,心脏发育受阻而形成管状心脏、胚体弯曲(弯体)等。草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对金属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Cd~(2+)96h的LC_(50)值,胚胎为0.1—0.5mg/L;10日龄草鱼苗为0.34mg/L;120日龄草鱼种为8mg/L.Cu~(2+)96h的LC_(50)值,胚胎为0.3—0.5mg/L;10日龄草鱼苗为0.11mg/L;120日龄草鱼种为0.59mg/L.  相似文献   

2.
TCC&TCS对废水处理中生物相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TCC(3,4,4′-Trichlorocarbanilde)、TCS(2,2,4′-Trichloro-2′-hydroxydiphenyl)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原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TCC对原生动物的48h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25000μg/L,TCS48hLC_(50)为23000μg/L,TCC& TCS浓度与原生动物的半数致死时间LT_(50)呈明显的负相关;TCC & TCS对原生动物的最大无作用浓度分别为15mg/L和11mg/L,这提示污染源排放的废水到达曝气池时TCC & TCS的含量应低于15mg/L和11mg/L。  相似文献   

3.
低pH和铝对几种淡水鱼类早期生活阶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把早期生活阶段的白链(Hyh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突然置于一系列低pH值水中,以测试产生毒性影响的pH水平.在受试的三种鱼中,未发现对低pH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但在发育过程中其敏感性逐渐降低.在pH5.0的水中,Al(0.1—16mg/L)对草鱼仔鱼毒性测试结果表明,96h的LC_(50)为0.26mg/L(0.21—0.31mg/L),致死阈浓度为0.1mg/L.  相似文献   

4.
TNT废水氧化塘微生物类群和降解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NT(2、4、6-三硝基甲苯)是军工厂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其毒性主要危害造血系统。可引起肝脏病变,障碍性贫血、白内障等疾病。水中含有2mg/l TNT、对水生生物有毒、鱼类24h LD_(50)为2—3mg/l,而且还会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水体的自净过程。因此,TNT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 东北机器制造厂,利用天然条件建成多级串联氧化塘处理TNT废水,几年来运行一直正常,处理效果较好。TNT去除率可达95%以上,COD_(Cr)也达到排放标准(表1)。  相似文献   

5.
采用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评价法和鱼类急性毒性评价法,对页岩气采出水和废弃钻井泥浆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表明:三种采出水对斑马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大于10 000 mg/L;对发光细菌的EC_(50)值分别为9 000mg/L以上;三种废弃钻井泥浆水溶液对斑马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121 060 mg/L、116 681 mg/L、123 880 mg/L;对发光细菌的EC_(50)值都在在10 000 mg/L的临界值以下,废弃钻井泥浆对环境危害大于采出水。  相似文献   

6.
以聚合氯化铝(PACl)作为混凝剂,采用混凝法处理高浓度(COD>50 000 mg/L)涤纶工业长丝生产废水,以降低废水的悬浮物、有机物含量和生物毒性,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以便后续采用生物法进一步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ACl能够有效降低废水的浊度、COD、BOD5及生物毒性,其对浊度、COD、BOD5和生物毒性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9.9%、92.8%、91.2%和99.2%。此外,PACl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在其投加量为1 200 mg/L时,BOD5/COD值(0.13)可达到原水的1.75倍。综合考虑废水处理成本及污染物去除情况,PACl最佳投加量为1 000~1 500 mg/L。  相似文献   

7.
多种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微生物技术净化玉米淀粉废水,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效应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净化后的废水COD值300mg/L以下,pH值7左右,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每吨废水还可生产出适于用作饲料添加剂的SCP1.646kg,更可将玉米淀粉废水变为生产蛋白质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采用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方法,研究了PFOA/PFOS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命早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FOS/PFOA对斑马鱼有明显毒性作用,LC50(48 h)分别为1 005 mg/L和107 mg/L,LC50(96 h)分别为499 mg/L和71 mg/L.PFOS/PFOA抑制斑马鱼胚胎发育,可导致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高浓度(>240 mg/L)PFOS损伤细胞膜,导致胚胎分裂中的细胞发生自溶而卵凝结死亡,抑制胚胎原肠胚的形成.在各种亚致死效应中,脊柱畸形对PFOS暴露最敏感,其EC50=9.14 mg/L,PFOA暴露最敏感亚致死性毒理学终点为96 h孵化,对应EC50=328.0 mg/L.PFOA/PFOS导致胚胎发育延迟,具有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9.
用浮萍试验检测4种污染物的植物毒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浮萍试验检测丙烯腈-腈纶工业废水中4种主要污染物:丙烯腈、硫氰酸钠(NaSCN)、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植物毒性。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对浮萍的96h-IC50分别为27.08mg/L、3662.6mg/L、3684.6mg/L和12197mg/L。除NaSCN外,浮萍对其它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与水生动物的敏感性相近。文中还对浮萍试验的反应终点、重复间的偏差及浮萍的实验室培养进行了讨论。采用浮萍生长抑制试验检测植物毒性,不仅克服了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操作繁锁,难以去除废水背景值等缺点,并能更好反映废水毒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模拟废水的好氧活性污泥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污泥毒性的形成规律及空间分布。污泥经120 mg/L的DMF冲击驯化后,继续提高DMF浓度至200 mg/L进行驯化。在相同DMF浓度下,对比连续流和间歇式(SBR)两系统的出水COD浓度、水泥相DMF含量及污泥毒性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连续流和SBR两系统均能很好的降解DMF。但在稳定运行周期末,不管DMF浓度是120 mg/L还是200 mg/L,连续流系统污泥毒性均高于SBR系统,连续流系统污泥毒性平均为57%,55%;间歇式污泥毒性平均为47%,42%。故从污泥土地利用和污泥毒性消减的角度考虑,SBR系统是处理DMF废水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原油、燃料油分散液(WAF)以及添加溢油分散剂后的乳化液(DWAF)对两种微藻的毒性效应参数。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原油WAF和DWAF以及燃料油DWAF均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其中,当原油WAF浓度为0.3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原油DWAF浓度低于0.5 mg/L时,开始促进生长,当浓度低至0.1 mg/L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两种微藻在4种不同石油烃类污染物体系中的96 h-EC50差异较大,96 h-EC50值介于0.07~30.77 mg/L之间;其中燃料油DWAF毒性最强,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96 h-EC50分别为0.45 mg/L和0.07 mg/L;而微型原甲藻对原油WAF毒性效应敏感性最低,其96 h-EC50高达30.77 mg/L。  相似文献   

12.
PFOS/PFOA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致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叶露  吴玲玲  蒋雨希  张超杰  陈玲 《环境科学》2009,30(6):1727-1732
采用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方法,研究了PFOA/PFOS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命早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FOS/PFOA对斑马鱼有明显毒性作用,LC50(48 h)分别为1005 mg/L和107 mg/L,LC50(96 h)分别为499 mg/L和71 mg/L.PFOS/PFOA抑制斑马鱼胚胎发育,可导致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高浓度(>240 mg/L)PFOS损伤细胞膜,导致胚胎分裂中的细胞发生自溶而卵凝结死亡,抑制胚胎原肠胚的形成.在各种亚致死效应中,脊柱畸形对PFOS暴露最敏感,其EC50=9.14 mg/L,PFOA暴露最敏感亚致死性毒理学终点为96 h孵化,对应EC50=328.0 mg/L.PFOA/PFOS导致胚胎发育延迟,具有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孔府宴酒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规模为日处理废水 30 0 0吨 ,进水COD =350mg/L ,SS =2 80mg/L ,采用米曲霉发酵 +生物接触氧化 +氧化塘处理工艺 ,出水COD <1 0 0mg/L ,SS <50mg/L ,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世荣  修瑞琴 《环境科学》1991,(6):32-33,11
采用大型溞为试验生物对氰渣、锑冶炼碱渣进行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氰渣、锑冶炼碱渣能够抑制大型溞的运动,并造成溞的大量死亡.所测得的半数运动受抑制浓度EC_(50)值,氰渣24h为7.5%,48h及96h分别为0.24%,锑冶炼碱渣96hEC_(50)值为98%.所测得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值,48及96h分别为0.43%及0.19%.  相似文献   

15.
N—503萃取处理混灭威农药含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灭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含酚废水。废水呈棕红色,浑浊,pH为10~11,其平均酚(混甲酚)含量为1300mg/l,COD40000mg/l,Cl~-为30000mg/l,混灭威含量为1 L/m~3。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量原料酚的流失,而且给周围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脱酚技术很多,有溶剂萃取法、气提法、化学氧化法等。鉴于上述废水含酚量较高,通过试验,我们认为萃取法比较合适。它具有脱除酚及回收酚的双重功效。试验表明,应用N-503萃取剂(N,N-二甲庚基乙酰胺)时,其分配系数高,分离性能好,易于再生,脱酚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一、简介平顶山矿务局化工厂84~#产品车间,在洗涤、除尘、化验等生产过程中,都有废水排放。若生产每吨炸药耗水平均按6吨计算,日耗水量为120吨,年耗水量为3.6万吨。该废水中含TNT40~80mg/L,硝酸铵30~70mg/L,氯化胺10~50mg/L,水质为酸性。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职工、群众反映强烈,曾多次向化工厂提出抗议,要求赔偿污染损失。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在调研和查阅国内外有关技术书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过滤-沉淀-吸附工艺处理TNT废水。于1983年开始投入使用,处理后的废水经测定,TNT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_(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_(50)和96 h-LC_(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斑马鱼的96 hLC_(50)56.2 mg/L。按照毒性评价的分级标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分别为极高毒、高毒、中低毒化学品,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表现为:藻类蚤类鱼类。2,2',4,4'-四溴联苯醚易导致小球藻急性中毒死亡。但由于2,2',4,4'-四溴联苯醚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15μg/L),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其不会导致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规模下,利用UV、H2O2、UV/H2O2、Fenton和UV/Fenton等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安乃近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毒性评价.在对各参数(pH值、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光照时间)优化的基础上,用TOC去除率和降解率对降解效果进行评价.安乃近及其光催化降解中间产物在水溶液中的毒性通过其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抑制作用评价,并以96h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表示.结果表明,UV/Fenton对安乃近的降解率最大(96%),最佳降解条件为pH3,Fe2+、H2O2浓度分别为2,140mg/L.初期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比母体化合物大,其EC50达到最小值(13.65mg/L),随降解时间的延长,EC50值逐渐增大,在180min为44.07mg/L,小球藻生长状况良好,表明含低浓度安乃近的水溶液经过UV/Fenton法处理后对水中生物已不具有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择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作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试验法测定了原油、燃料油分散液(WAF)以及添加消油剂后的乳化液(DWAF)对两种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概率单位算法并利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96h-LC50。结果表明,4种石油烃对栉孔扇贝和刺参的96h-LC50为:DWAF燃料油(1.14 mg/L,0.16 mg/L)> DWAF原油(1.39 mg/L,0.74 mg/L)> WAF燃料油(1.80 mg/L,4.10 mg/L)> WAF原油(3.40 mg/L,6.44 mg/L)。4种石油分散液对两种生物均有明显致毒效应;轻质油(燃料油)的毒性效应较重质油(原油)大;加入消油剂后石油烃毒性增强,并且对刺参的毒性增强更明显,建议使用栉孔扇贝和刺参共同评估海洋溢油生态损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櫣nther)浮游阶段和伏底阶段稚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浮游阶段稚鱼的48 hLC50和96 hLC50(95%可信限)分别为588.2 mg/L(518.7~666.9 mg/L)和488.7 mg/L(428.6~557.2 mg/L),安全浓度(SC)为48.87 mg/L;水温(tw)为23℃时,对伏底阶段稚鱼的48 hLC50和96 hLC50(95%可信限)分别为3 034.6 mg/L(2769.8~3324.8 mg/L)和2117.2 mg/L(1932.1~2320.1 mg/L),SC为211.72mg/L;tw为26℃时,对伏底阶段稚鱼的48 hLC50和96 hLC50(95%可信限)分别为1684.0 mg/L(1543.4~1837.3 mg/L)和1657.1 mg/L(1522.7~1803.4 mg/L),SC为165.7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