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利用黄磷厂废渣作煅烧水泥熟料的矿化剂、水泥混合材和利用黄磷厂废渣生产胶凝材、白水泥是消除黄磷渣污染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影响黄磷渣作水泥混合材和生产胶凝材因素的研究,推荐了提高黄磷渣作水泥混合材的掺量及生产优质胶凝材的工艺条件;黄磷渣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使企业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减少磷渣堆放占用耕地和消除磷渣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葡萄籽中含有葡萄籽油和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原花青素。研究了常温下以超临界萃取方式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实验中甲醇或乙醇作为夹带剂可增加原花青素的萃取率。此外,对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实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秀山锰矿开采秩序混乱、效率偏低、矸石处理、电解锰渣堆存和生产废水、锰深加工路线不健全等特点,结合其他地区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秀山锰矿应扩大开采规模,规范管理,矸石用于充填安全柱,加高加固锰渣尾矿库,锰渣的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提取生产废水中的金属元素,减少废水产生量,废水达标处理和循环利用降低污染;依靠发展和扩大锰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秀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以粉煤灰(或煤矸石)、石灰石、铬渣、A渣为原料煅烧新型低温水泥的方法去除铬渣毒性;进行了去除铬渣毒性稳定性试验;讨论了去除铭渣毒性的机理和影响去除铬渣毒性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去除铬渣毒性彻底,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是处理铬渣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方荣利  刘敏 《四川环境》1999,18(1):58-61
本文在笔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煤灰渣的途径,推荐了利用煤灰渣生产墙体材料、生产水泥及灌浆材料的有关参数。煤灰渣的开发利用不仅可减少堆放煤灰渣占用的土地和消除煤灰渣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使企业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影响黄磷渣作水泥混合材的因素;推荐了提高黄磷渣作水泥混合材的掺量必须控制的条件;按推荐的控制条件,黄磷渣作水泥混合材的掺量可高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不断推广,焚烧底渣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按照我国的固体废物分类方法,底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无需进一步处置而可直接进入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底渣中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可以被浸出而迁移进入环境。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受到水相pH值和底渣粒度的影响,初期的浸出浓度最大。在底渣浸出液中,可以检测到8种环数≤4的多环芳烃,其中菲的浸出浓度最大(超过10ng/mL)。实验结果显示,底渣中的多环芳烃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本方法包括:①挑选优质山药,洗净打浆,浆液抽入提取罐内,按比例加水,加温;②温度达50℃~80℃时,加复合酶,搅拌均匀,使之充分反应;③升温灭酶,然后过滤、浓缩,制成山药原汁。用本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提取山药的有效成分,并能保持提取物营养成分的生物活性。同时,所提山药原汁加入菊花、大枣和枸杞等天然物质可作系列饮料、保健食品和口服液利用生物酶工程提取山药原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蚕沙资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沙中含有多种有用的化学成分,其用途广泛、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从蚕沙中可以提取叶绿素、果胶、植醇、叶蛋白等多种化学物质。简介了蚕沙的化学组成和保存方法,详细论述了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果胶、植醇、叶蛋白等物质的工艺流程、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最后得出开发蚕沙资源应该变单一提取个别产品为分级提取多种产品,不但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可大大提高蚕沙的综合利用价值,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铬渣作水泥矿化剂的经济及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渣的处理利用一直是铬盐行业和固体污染物处理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用铬渣作水泥矿化剂处理铬渣这种新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用铬渣作水泥矿化剂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处理铬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贵州木本然油植物掌叶木资源量、种实产量和果实性状。首次对掌叶木的果皮和种子中的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掌叶木是一个适宜综合开发利用的多用途树种,现有种子可满足贵州适宜地区发展掌叶木能源林的基本需要。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掌叶木果实产量,选育丰产稳产高效的掌叶木家系或无性系良种,是今后掌叶木生物柴油产业化研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泰山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07科401属762种。本文按经济用途将泰山的资源植物主要分为11类,提出了对它们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Cu(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gricultural by-products, such as rice husks, olive pomace and orange waste, as well as compost, was evaluated. The aim was to obtain sorbent materials (biochars) through hydrothermal treatment (300?°C) and pyrolysis (300?°C and 600?°C). The effect of adsorbent dose, pH, contact time and initial Cu(II) concentration in batch-mode experime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Cu(II) adsorption conditions was found to occur at 5-12?g/L adsorbent dose, initial pH 5-6, and reaction time 2-4?h. Furthermore,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were best described by the pseudo-second order model for all the tested materials, while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best fitted by the linea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Comparing rice husks and olive pomace, the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resulted after pyrolysis at 300?°C. With respect to the orange waste and compost,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observed using biochars obtained after hydrothermal treatment and pyrolysis at 300?°C.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兴城市东营市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现实状况和本区内地下淡水资源是由浅层地下淡水、深层地下淡水和淡水透镜体组成的现状,在深入研究本区地下淡水的补给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补给、开采和利用等各个层次上采取开源节流、循环利用、科学规划等方式,实现本区地下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会计的研究落脚到建筑行业中,有利于在研究中加强环境科学与会计理论的结合,充分利用环境学中的技术方法,探索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管理工具,同时也为环境会计的建立寻找突破口做出创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油田采油污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有许多深居欧亚大陆腹地的大型油田,都地处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的用水量和产水量都比较大,本文就采油过程中产生的采油污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人工改变秧田微气候条件,提早中稻播期为突破口,辅之以提早移栽期和间种优质懦稻等系列配套技术措施,促成了前季中稻的早熟、高产、早收,同时又为后季再生稻创造了必要的时间和温光条件,从而使水稻单产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煤炭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一个多方面、宽领域的问题,正确界定这些企业的环境污染等级能促进环境监管力量的有效使用,这是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5个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对具体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而为煤炭企业环境监管提供了有效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the six-county area of Northeastern Illinoi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1)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water supply technical planning policies; 2)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regional water supply computer model to identify the principal and secondary sources of water supply for each entity in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an apparent cost-effective source analysis; and 3) utilization of the study results to develop for the year 2010 a suggested preliminary regional water supply system. Using the findings from task 2 above, a proposed plan for overall Lake Michigan water use through the year 2010 was also developed. The effects of the proposed regional water supply system on future water levels in the deep aquifer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