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元祥 《安全》2006,27(3):42-42
大多小型氨厂氨合成能力已扩大到年产3至6万吨,有的已超过10万吨,多个生产、贮藏单元如氨合成车间、液氨罐区、煤气柜等已构成重大危验源.本文指出重大隐患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灶具接口不严引起合成燃料爆燃毕天义1993年元月,河南省华新棉纺织厂附属针织厂从洛阳市厨房设备厂为职工购置了120套白马牌自动点火合成燃料专用灶。使用中,有人反映钢瓶与灶具连接的输油管漏气漏油。于是厂方派人退换。然而换回来的灶具仍渗漏,一些用户出于不...  相似文献   

3.
许艳华 《安全》2004,25(4):33-33
目前染发很受人们的青睐,专家提醒人们:当心染发剂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金属系无机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介绍金属系无机抗菌材料。从材料的选择和合成方面,讨论了材料的特性和抗菌功能相结合的途径,归纳出抗菌材料的制备工艺的一般规律,为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无机抗菌材料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即时合成层状氢氧化物去除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的实验方法、影响因素和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直接大红染料的最佳条件为: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pH值为10,Mg/Al摩尔比为3:1,在此条件下,染料去除率可达100%,Mg2+的利用率可达73%,Al3+的利用率可达94%.其去除机理主要是:Mg2+、Al3+水解共沉淀形成LDH,染料阴离子优先进入LDH结构层间平衡结构电荷,从而使染料以LDH沉淀形式被去除.  相似文献   

6.
用水热法合成了α-Zr(HPO4)2·H2O(α-ZrP)晶体,并采用XRD、IR、TEM和TG-DSC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用该法制得的α-ZrP,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层间距达到7.65 A,平均粒度为900×300nm,呈较规则的六边形薄片状,晶形完美,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水热法合成α-ZrP的优化实验条件为磷酸浓度5M-10M和180℃下反应48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和4,4'-偶氮(4-氰基戊酸)(ACVA)为原料合成大分子引发剂(MI-GAP),用其引发氯乙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嵌段聚氯乙酸乙烯酯(GAP-bPVCA),最后将其叠氮化得到含能聚合物——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嵌段聚叠氮乙酸乙烯酯(GAP-b-PV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GAPb-PVA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热分析(DTA)、热重分析(TG)和微分热重分析(DTG)对GAP-b-PVAA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P-b-PVAA在空气中200℃未见分解;GAP-b-PVAA具有两个热失重过程,其中最大质量损失发生在228~243℃范围内,失重率为68.74%。GAP-b-PVAA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由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TA表征数据,通过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计算得到,两种方法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a数值相近,表明GAP-b-PVAA热稳定性良好,有望用于熔铸炸药中作为一种含能黏结剂。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多种结构的低粘度多官能团有机磷(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并对其固化膜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其对于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固化膜阻燃性能和降解机理的影响,以及有机磷丙烯酸酯体系膨胀机理和阻燃行为.  相似文献   

9.
矿井风险评价基本模型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风险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合成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这两个指标,如何确定多个评价单元的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划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及工艺的研究进展.蔗糖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4种:酰氯酯化法、直接脱水法、酯交换法及微生物法.酰氯酯化法是蔗糖和脂肪酸酰氯反应生成蔗糖酯.直接脱水法是蔗糖与脂肪酸反应生成蔗糖酯.酯交换法包括溶剂法和无溶剂法.溶剂法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丙二醇或水为溶剂,但DMF和DMSO这两种溶剂均有毒,限制了其在食品等行业的应用,采用丙二醇或水作溶剂,需加入乳化剂,产品纯化困难;无溶剂法则是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乳化剂使熔融相成均一相,但反应温度比较高,产率低.微生物法是一种新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酶代替传统的催化剂合成蔗糖酯,该法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产品易纯化.最后对其他辅助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魏玉林  王强 《安全》2012,33(5):14-16
本文基于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以某制药厂氯乙烯滴加反应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以PIC微控器为核心,压力、温度为参数的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并从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软件编程两方面描述了系统的组成。  相似文献   

12.
以NaOH为沉淀剂,向含Cu2+废水中加入Mg2+、Al3+,研究用废水中的Cu2+即时合成含铜类水滑石的可行性.探讨晶化温度、晶化时间、pH值、(Mg2++Cu2+)/Al3+摩尔比、Cu2+/(Mg2++ Cu2+)摩尔比等因素对即时合成CuMgAl-LDHs的影响.通过XRD和FT-IR对沉淀物进行分析,证实即时合成产物为CuMgAl-LDHs,且当pH=11,(Mg2++Cu2+)/AP+摩尔比=2,Cu2+/(Mg2++Cu2+)摩尔比=0.3时,合成的LDHs纯度及晶度较高,Cu2+去除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天然木材资源短缺,导致近年来合成板材使用量大大增加,为了了解不同贴面工艺对合成板材燃烧性能的影响。基于锥形量热仪法评定3种经过表面处理的合成板材(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探究表面处理技术对合成板材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贴薄木片与贴浸渍纸技术明显降低了胶合板的火灾危险性;贴薄木片技术明显降低了中密度板的火灾危险性;贴浸渍纸增加了刨花板与中密度板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作为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必然的趋势,粉煤灰合成沸石是其高值化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阐述了粉煤灰碱性水热法合成沸石的机理,体系中硅铝酸盐凝胶的形成是决定因素,且硅铝酸盐晶体形成经历了诱导期、成核期、晶体生长期3个时期。综述了传统一步水热法、二步水热法、微波辅助加热法、碱熔融-水热法、晶种诱导合成法、逐步升温法和渗析-水热法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原料组成、外加碱激发剂、反应时间和温度、液固比、特殊添加剂、反应器种类等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总结,并对粉煤灰水热合成沸石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绿色水处理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绿色水处理剂的概念,对绿色水处理剂的类型、性能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了绿色水处理剂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绿色水处理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新型树脂,以聚氯乙烯为大分子骨架,采用以Cu2+为模板的三乙烯四胺进行胺化,合成支载铜离子模板胺化树脂.模板树脂结构经红外光谱验证.研究模板树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树脂对Cu2+、Hg2+、Zn2+、Co2+、Pb2+的吸附容量分别达3.593 mmol/g、0.168 mmol/g、1.121mmol/g、0.692 mmol/g和0.722 mmol/g.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同时,树脂对Cu2+有一定选择吸附性能,当Cu2+分别与Co2+、Zn2+、Cd2+共存时,树脂对Cu2+的选择性吸附系数为4.27、25.71和3.22.本研究为废水中Cu2+的选择去除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防弹衣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弹衣是“能吸收和耗散弹头、破片动能,阻止穿透,有效保护人体受防护部位的一种服装”,是个体防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吸收和耗散弹头、破片动能,以阻止穿透而达到有效防护的目的。作为一种个体防护装备,其发展历程可溯及远古,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的防弹衣具备了更为出色的防护功能。其中,高新技术材料,尤其是高技术纤维功不可没。防护功能的日益完善,使防弹衣在军界、警界乃至于在民间安防领域都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1防弹衣发展回顾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防弹衣经历了由金属装甲防护板向非金属合成材料的过渡,又由单纯…  相似文献   

18.
事故过程2006年3月15日15时,某化工厂合成车间熔硫岗位操作工蒋某,在向熔硫釜内加入硫磺泡沫液过程中,发现压力升高,即开排清液阀门向回收池内排清液。此时,清液沉降槽正因清除沉碴而停用,排清液管口接着一节3m长的旧消防水带。由于蒋某把排清液的阀门开得过大,接管的消防水带摆动出回收清液池外,蒋某不假思索地赶过去牵拉水带,想重新放入回收池内。不料,摆动的水带溅出的少量热清液(含碱)溅到他的面部和颈部,致其烫灼伤。在对蒋某受伤处进行一番清水冲洗后,为慎重对待,又将其送医院救治。  相似文献   

19.
硫酸氢酯化富勒烯醇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聚合物膜的质子传导性能、阻醇性能、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以C60为原料,与NaOH和H2O2反应制得富勒烯醇1,富勒烯醇再与发烟硫酸反应制得硫酸氢酯化的富勒烯醇2.用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S(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产物2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物富勒烯醇与20%发烟硫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72h.此时产物2产率可达到52.2%(以消耗的C60计).  相似文献   

20.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1):61-61
经常夜间行车的驾驶员,应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和其他维生素,可多食些动物肝脏、牛奶、蛋、胡萝卜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夜间行车前不宜长时间看电视,以免过多地消耗维生素A。因为一旦血液中缺乏维生素A,就会发生视紫红质再合成过程的障碍,降低眼睛在弱光线下的观察能力,严重的能发生夜盲症。另外,缺氧、饮酒、吸烟或过度疲劳等都会使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