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2009,(6):48-48
长期以来,有些圈养的大熊猫到了生殖年龄,却不愿意谈情说爱、性欲低下。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这极有可能与大熊猫身上携带的“亲缘气味”有关。研究发现,在每年春夏的大熊猫交配季节,成年雄性大熊猫尿液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成分相似性指数,与大熊猫的亲缘关系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定震说,“这表明成年雄性大熊猫在繁殖季节的尿液中极有可能包含了‘亲缘气味’,成年雌性大熊猫嗅到了这种气味,并判断出与自己可能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时,可能就会主动疏远这只雄性大熊猫。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七大拯救工程’是: 大熊猫保护工程:中国大熊猫野外仅存千只左右。为拯救大熊猫,从1992年至2000年新建14处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达4242平方公里,建设17条保护区走廊带,在32个县建设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站。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8,(9)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终于获准入台了。台“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近日宣布,台北市立木栅动物园获准输入大熊猫。木栅动物园将成为台湾首家可以展示熊猫的动物园。台园方表示,将组成包含专任兽医、助理、饲养管理员等近10人的团队专职熊猫的饲育工作。还会派员前往大陆,与“团团”、“圆圆”培养感情,以利未来的运送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野生动物“七大拯救工程”我国正在实施的对濒危野生动物“七大拯救工程;大熊猫保护工程。在四川等省建14处4242Km2面积的大熊猫保护区。朱救工程。在北京、陕西建13个保护地。扬子鳄保护和发展工程。在安徽建立440Km2保护区。海南坡鹿拯求工程。海...  相似文献   

5.
《环境导报》2003,(4):33-33
中华鲟(Chinese sturgeon )别名鳇鱼、腊子、鲟龙,主要分布在东海、黄海的大陆架海域及长江、珠江、闽江等地,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濒危物种,有“水中大熊猫”的美誉。中华鲟是世界上个体最大、分布区域纬度  相似文献   

6.
林业部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三月二十九日在京举行了抢救大熊猫工作记者招待会、书画笔会。呼吁全民都来关心抢救大熊猫的工作。林业部副部长、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组长董智勇同志作了抢救大熊猫工作的情况介绍。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动物,也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仅分布在我国四川省的岷山、邛崃山、凉山、大小相岭、陕西省的秦岭南坡及甘肃省南部岷山等局部地区。自去年以来,上述地区的高山冷箭竹、华桔竹大面积开花枯死,造成大熊猫食物短缺,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境适宜度的成都震后大熊猫生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  张哲  江源  刘孝富  许超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9):1128-1135
通过分析大熊猫生境适宜度指标,评价“5\512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地震灾区大熊猫生境的影响并提出恢复措施. 结合大熊猫生境的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压力三方面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对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将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 对比地震前后大熊猫生境适宜度变化显示:震后大熊猫生境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增加,生态廊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减少,其中,彭州市龙门山镇变化最大,适宜生境减少2 729.5 hm2;其次为都江堰市虹口乡、龙池镇与彭州市小鱼洞镇,其适宜生境分别减少1 760.4,303.5和241.1 hm2.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恢复重建的优先次序以及需要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给出优先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并辅助以自然恢复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8.
1983年,邛崃山系冷箭竹几乎全部开花死亡。冷箭竹约60年一轮周而复始的开花、结籽、枯死,这种规律在自然界已经存在几百万年,这对大熊猫生存有利也有弊。弊是会造成一部分年轻、体弱、有病、活动范围不广的大熊猫死亡,使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利是食物环境变化,使一部分大熊猫异地寻食,改变了每天只活动500米范围的习性,促使大熊猫远亲交配,使大熊猫更能适应自然环境,避免近亲交配、素质下降和孤身只影的生活。目前大熊猫的栖息地和1985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我问王鸿加。他说:最近的问题是竹子又在大面积开花。要说这也是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大熊猫数量已经增加1864只,根据这一结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由濒危物种降至易危物种。作者们指出这一结果未免过于乐观。(1)大熊猫的食物主要为竹子,CO2浓度升高将影响竹子的生长发育,缩短竹子的生命周期,导致竹子提前开花,提前死亡;温度升高延长了竹粘虫等灾虫的生活周期,增加粘虫等害虫数量,影响竹子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威胁熊猫生存。(2)470 km长的龙门山地震带穿越四川亚种熊猫部分栖息地。遥感数据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卧龙保护区进一步破碎化。(3)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加剧,而人类活动影响动物荷尔蒙分泌、新陈代谢及生殖,增加疾病传播风险。(4)大熊猫栖息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威胁着大熊猫生存和健康。因此,大熊猫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降级大熊猫保护等级为之过早,大熊猫依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球应该继续关注中国大熊猫保护。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视点     
《环境》2014,(10)
正新疆降落入秋首场雪9月初,新疆东部的巴里坤县山区下了今年入秋第一场雪,雪山壮美雄伟,皑皑雪山下,美丽的草原,纯净的湖水,倒映的雪山,牛羊成群,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一副优美的画卷。(摄/吴红军)广州长隆成功繁育大熊猫三胞胎近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成功繁育的大熊猫三胞胎全部顺利"开眼",并脱离人工育幼箱,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据了解,大熊猫三胞胎的存活率极其低,繁育难度非常大,长隆大熊猫三胞胎的成功可以说是一项世界性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间的生境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和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的生境结构与动态特征及大熊猫的适应性 ,冷箭竹的不同竹林阶段 ,其种群密度、生物产量、生长习性和竹丛盖度截然不同 ,从而导致乔木树种的更新 ,数量的涨落 ,草本地被层植物组分的增减 ,以及大熊猫觅食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共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2处,总面积近320万公顷,使70%的野生大熊猫个体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到近1600只,野生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有效缓解。而白鳍豚同样作为我国的独有物种,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5年不足100头,进入2000年的时候,据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二三十头,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而目前的濒危等级为功能性灭绝。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大熊猫数量已经增加1864只,根据这一结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由濒危物种降至易危物种。作者们指出这一结果未免过于乐观。(1)大熊猫的食物主要为竹子,CO_2浓度升高将影响竹子的生长发育,缩短竹子的生命周期,导致竹子提前开花,提前死亡;温度升高延长了竹粘虫等灾虫的生活周期,增加粘虫等害虫数量,影响竹子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威胁熊猫生存。(2)470 km长的龙门山地震带穿越四川亚种熊猫部分栖息地。遥感数据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卧龙保护区进一步破碎化。(3)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加剧,而人类活动影响动物荷尔蒙分泌、新陈代谢及生殖,增加疾病传播风险。(4)大熊猫栖息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威胁着大熊猫生存和健康。因此,大熊猫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降级大熊猫保护等级为之过早,大熊猫依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球应该继续关注中国大熊猫保护。  相似文献   

14.
喜马拉雅地区聚集了大熊猫、藏羚羊等赫赫有名的中国特有保护动物,而这一地区,也恰恰成为这些动物的走私出口。熊猫皮的走私现在已经很少听说了,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熊猫皮的非法贸易还是相当猖獗。香港和台湾地区那时作为大熊猫皮的中转地,估计每年平均有超过4张的大熊猫皮被没收,数以百计的非法偷猎者和皮张倒卖者被绳之以法。在大熊猫皮走私问题告一段落之后,藏羚羊毛走私继之升温。中国国家林业局估计的数据是,自1990开始,每年捕杀的藏羚羊约2万头。被誉为“羊毛之王”的藏羚羊毛是西方国家的高档消费品,在这…  相似文献   

15.
绿色搜索     
《环境》2009,(8):48-49
全球首只冻精大熊猫宝宝在四川卧龙出生 7月23日上午,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优优”产下一雌性幼仔,这是全球首例完全使用冻精进行人工授精顺利降生的大熊猫幼仔。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17,(9)
<正>日前,生活在法国中部圣艾尼昂市博瓦勒野生动物园的中国大熊猫"欢欢"在接受超声波检查时被证实怀孕。这是首例旅法大熊猫怀孕。  相似文献   

17.
绿色动态     
《环境》2009,(8)
[绿色搜索]全球首只冻精大熊猫宝宝在四川卧龙出生7月23日上午,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优优"产下一雌性幼仔,这是全球首例完全使用冻精进行人工授精顺利降生的大熊猫幼仔。  相似文献   

18.
张鑫 《世界环境》2005,(5):88-88
冷战时期,中国就曾经把大熊猫作为一种友好的象征赠予其他国家.这即是人们熟知的中国大熊猫外交。今天,当津巴布韦被西方社会指责滥用人权之后,也将它的外交触角延伸到了动物王国,以期寻求东方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影响,对气候变化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和回归树模型,采用A1、A2、B1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缩小,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在1991~2020年时段较大,从1991~2020年到2081~2100年时段呈现缩小趋势,其中A1情景下变化最大,B1情景下最小。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区的东部、东北和南部一些适宜范围将不再适宜,新适宜分布区将主要向目前适宜分布区西部一些区域扩展,并且适宜分布区破碎化,在2051~2080年时段程度最高。另外,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区范围与我国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熊猫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随我国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少,其中气温变化影响比降水量变化影响要大。结果说明,气候变化后,近期将使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减小,新适宜分布范围增加,随气候变化程度增加,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又将减小。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模式标本的由来说到大熊猫,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卧龙,而大熊猫的模式标本产地——蜂桶寨,却鲜为人知。   1862年,一位年仅 36岁,名为吉恩·皮埃尔·戴维的法国人被派到中国北京的苦修会工作。在服务于苦修会的同时,让戴维感兴趣的还有自然历史科学。 1869年 3月 11日那天,戴维记下了他生平第一次见到大熊猫皮的情景:“在我返回教堂的途中,这条山谷中的主要土地占有者——一个姓李的人邀请我们到他家去用茶点。在他家里,我见到张展开的黑白熊皮。这张皮非常奇特。我的猎人告诉我,我很快就会见到这种动物。我听说猎人们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