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卧龙大熊猫人工育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大熊猫人工育幼的历史,总结了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大熊猫人工育幼研究领域的发展。1991年全人工育幼使1只大熊猫弃仔存活160d,但之后连续几年人工育幼失败;1998年成功地将一只弃仔人工哺育2mo后,给不会带仔的母兽培训其带仔。1999年将2个双胞胎及1个三胞胎中的2仔通过人工育幼与母兽交替哺育存活,同时将2只自野外抢救回来的大熊猫幼仔人工哺育存活。创造了1a人工哺育8只幼仔存活的世界记录,大大提高了大熊猫幼仔的存活率。大熊猫人工育幼技术的关键在于;适宜的育幼环境,幼仔免疫力的获得,人工乳的配制,幼兽的疾病防治及正确的饲喂方式。现将卧龙大熊猫庆大熊猫人工育幼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总结如下。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迁居碧峰峡新生境的适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21只圈养于四川卧龙和3只圈养于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迁居到雅安碧峰峡全新生境,并以散放养方式保护的大熊猫种群的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环境年平均气温为13.9℃±7.5℃,夏季(6~8月)较炎热(22.3℃±3.8℃),冬季(12~2月)较寒冷(4.8℃±3.9℃);动物对竹子取食秋季最少(5.9kg±1.3kg),冬季最多(8.1kg±2.0kg),5月为次高峰期(8.0kg±1.5kg),喜食竹类为刺竹→苦竹→水竹;动物平均日活动时间6.5h,活动节律和时间与卧龙比较有极显著的改变(P<0.01,N=24);动物对环境、食物等的改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约需3~6mo;但完全适应自然气候等因素的改变则需1a;疾病的发生频率依次为:消化道疾病、皮肤病、蛔虫感染、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除气候湿热、土壤粘结、日照偏少、风雨雷电较多等自然因素外,动物在生理、行为、采食、排泄、抗病力及生长发育等各方面基本正常.图4表2参22  相似文献   
3.
采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等参数,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种各竹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均匀度和植物区系成分在3种竹林中都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的排序是拐棍竹林>冷箭竹林>短锥玉山竹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拐棍竹林>短锥玉山竹林>冷箭竹林的变化格局;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冷箭竹林大于拐棍竹林和短锥玉山竹林,而拐棍竹林与短锥玉山竹林相差不大;群落均匀度两指数(Jsw和Jsi)均表现为短锥玉山竹林>拐棍竹林>冷箭竹林.不同竹林各层次的α-多样性.无论是乔木层、灌木层,还是草本植物层,在3种竹林之间均具有不同的变化.拐棍竹林、冷箭竹林和短锥玉山竹林的植物科属地理分布格局较为相似(P>0.05),都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具有与卧龙自然保护区整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相同模式,但就植物种类而言,3种竹林的差异极其显著(P<0.05);同时,各竹林中乔木层优势树木的重要值、灌木层植物的平均数量,以及草本层植物的平均盖度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3种竹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β-多样性)很低,具有各自的组成物种和群落结构(P<0.05),这与不同竹种的生物学特性、海拔分布范围和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竹林分布的制图、退化生境的恢复、地震灾害受损柄息地的重建以及圈养大熊猫食物基地的建设等提供参考资料.图3表5参32  相似文献   
4.
采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等参数,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种各竹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均匀度和植物区系成分在3种竹林中都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 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的排序是拐棍竹林〉冷箭竹林〉短锥玉山竹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拐棍竹林〉短锥玉山竹林〉冷箭竹林的变化格局;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冷箭竹林大于拐棍竹林和短锥玉山竹林,而拐棍竹林与短锥玉山竹林相差不大;群落均匀度两指数(Jsw和Jsi)均表现为短锥玉山竹林〉拐棍竹林〉冷箭竹林. 不同竹林各层次的α-多样性,无论是乔木层、灌木层,还是草本植物层,在3种竹林之间均具有不同的变化. 拐棍竹林、冷箭竹林和短锥玉山竹林的植物科属地理分布格局较为相似(P〉0.05),都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具有与卧龙自然保护区整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相同模式,但就植物种类而言,3种竹林的差异极其显著(P〈0.05);同时,各竹林中乔木层优势树木的重要值、灌木层植物的平均数量,以及草本层植物的平均盖度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3种竹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β-多样性)很低,具有各自的组成物种和群落结构(P〈0.05),这与不同竹种的生物学特性、海拔分布范围和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可为竹林分布的制图、退化生境的恢复、地震灾害受损栖息地的重建以及圈养大熊猫食物基地的建设等提供参考资料. 图3 表5 参32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定样方法和定位观察法连续测定了2003~2007年间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野化培训圈内及其附近区域的拐棍竹无性系种群数量和生长发育特性等参数,运用收获法与非破坏性重量估测法建立了不同龄级和残桩的竹子种群和分株生物量估测模型,进而利用最佳模型计算并评估了野化培训大熊猫采食和人为砍伐对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和植株个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条件、种群密度、生长发育特征和种群生物量等基本相似的基础上,大熊猫采食和人为砍伐不仅降低实验期间的竹子生物生产力,而且影响到后期阶段实验种群的恢复与发展.大熊猫采食样方中的竹子种群生物量虽然较对照样方低,就竹笋生物量而言,约为对照的57.79%,这与野化培训圈的面积较小、竹种单一而使采食比重(67.07%)较大有关,但其各龄级植株个体生物量均能达到大熊猫的取食利用标准(仅2004年生竹除外),具有持续供给大熊猫食物资源的潜力;而人为砍伐措施与大熊猫采食相比,影响效果极为强烈,它严重降低了拐棍竹无性系的种群生物量,尤其是竹笋重量更是如此,仅为对照样方的14.69%,且植株个体鲜重远低于大熊猫的觅食条件.因此,竹笋和无性系植株的生物量是大熊猫采食标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间的生境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和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的生境结构与动态特征及大熊猫的适应性 ,冷箭竹的不同竹林阶段 ,其种群密度、生物产量、生长习性和竹丛盖度截然不同 ,从而导致乔木树种的更新 ,数量的涨落 ,草本地被层植物组分的增减 ,以及大熊猫觅食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使用冷藏精液进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人工授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在4℃冷藏24 h和48 h的精液对5岁的雌性大熊猫妃妃进行了人工授精,以保持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供精者乐乐是一只患皮肤癌的雄性大熊猫,睾丸体积为(386.1±214) cm3,在2000-02-23~05-11期间,4次人工采精刺激电压5~8 V,射精电压5~8 V,每次采精量(3.2±1.2) mL,精子密度为(1 208.5±564.9)×106/mL-1,每次精子总量(3 908.3±2 546.6)×106,精液平均活力为84.8%±4.1%,活率为87.8%±5.2%,运动状态为2.9±0.25,畸形率为28.3%±11.1%,平均顶体正常率为96%±1%,pH值为7.9±0.3.乐乐的精液用TEST稀释后,在4℃冷藏24 h、48 h和72 h后,精子活力分别是65%,58%和47%,精子的活率分别为73%,73%和68%.用酶免法对雌兽妃妃尿液中雌激素的检测,发现妃妃的雌激素在发情前期开始增加,在发情前期的最后一天达到最大峰值,在发情期(4月3日~5日)迅速下降到正常值,进行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是在雌兽尿液中的雌激素达到最大峰值后的48~72 h之间.妃妃在2000-08-10顺利地产下一仔,雌性,妊娠期127 d,初生幼仔179.3 g. 图1 表3 参1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