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上论述了在预装药炮孔中,最高温度为80℃的条件下,DDNP 雷管的安全性;导出 DDNP 雷管43小时的许用最高环境温度临界值(97℃);讨论了高温环境下 DDNP 雷管热分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型露天矿混装车预装药的技术要求,在实验室内于50℃NH4NO3溶液和85℃水中,将普通和高强度NONEL管(塑料导爆管)浸泡一定时间后,探索了它们的起爆传爆性能,并对试验结果和现象作了初步分析,由此揭示了NONEL管在此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对于殉爆问题没有从理论上精确地定量描述这种复杂现象的模型,因此针对工业雷管生产线中传输皮带上雷管殉爆的问题,采用升降试验的方法分别确定了100发DDNP起爆药纸壳雷管、100发DDNP起爆药铝壳雷管、100发无起爆药纸壳雷管和100发无起爆药矿用纸壳雷管殉爆安全距离,对试验方法选择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对试验条件下得出的结果用于指导工业雷管生产线中传输皮带上雷管摆放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章得出的雷管发生殉爆概率为0.01%时的距离值可以用于确定工业雷管生产线传输皮带上雷管之间的殉爆安全距离。对于工业雷管生产线中存在的殉爆安全问题,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是合理的,得出结论在工业雷管生产线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推广应用价值,对提高工业雷管生产线安全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起爆网路可靠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高耸构筑物爆破拆除3种起爆网路可靠性的计算与分析,电子数码雷管起爆网路系统通过在系统连接形成起爆网路后对全爆破网路进行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功能检测,确认网路中的每一发雷管都是完好的,来确保起爆网路系统的可靠性,使其可靠度达到99.91%,比复式导爆管雷管接力式簇并联起爆网路提高了6.39%,比单式导爆管接力式簇并联雷管起爆网路提高了16.48%。为使高耸构筑物能够按照爆破拆除设计方案安全、准确地倒塌在预定范围内,应优先选用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的电子雷管起爆网路系统进行实际爆破拆除。  相似文献   

5.
乳化油炸药中的柴油渗入聚乙烯导爆管,是导致深孔预装药爆破中产生拒爆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柴油渗透的有关因素及其依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共混聚合物来提高导爆管抗渗油性的途径.实验证明,据此制成的改性聚乙烯导爆管,对机械化混装炸药车预装药爆破,不失为一种安全而经济的起爆器材。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型露天矿混装车预装药的技术要求,在实验室内于80℃水中,将普通和高强度NONEL管浸泡一定时间后,探索了它们的起爆传爆性能,并对试验结果和现象作了初步分析,由此揭示了NONEL管在此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一、事故概况我矿1981年4月9日在六中段607采场进行中深孔落矿时发生过一次早爆事故。这次爆破使用导爆管雷管578发和电雷管2发,炸药1643公斤,导爆索1300米。各孔内均装一个导爆管传爆的母药包和一根导爆索进行复式起爆;导爆索在孔口外留30厘米并用导爆管传爆,所有导爆管分排用簇联法连在  相似文献   

8.
导爆管在传爆过程中发生破洞现象,将损耗爆轰波的能量,轻则使爆速波动,重则造成爆轰中断,使与其连接的雷管拒爆。特别是与毫秒雷管连接时,破洞可使雷管半封闭式燃烧状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延期药燃烧的稳定。据实验统计,破洞将使延期雷管的秒量向上波动33%~70%,甚至使雷管拒爆。因此,分析导爆管传爆过程中产生破洞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提高导爆管起爆系统的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9.
106.在不同温度下爆破器材的性能有哪些变化? 答:温度对爆破器材有很大影响。将100发雷管在一定温度下连续受热48小时,把有一发发生爆炸的最低温度作为雷管的自爆临界温度。经大量试验,普通工业雷管的自爆临界温度一般为100~110℃之间。温度超过100℃普通雷管会发生爆炸;温度低于100℃,普通工业雷管的冲击摩擦感度、发火电流和电桥完好率也会发生变化。当温度为30℃时,冲击试验的爆炸率为20%;温度80℃时,爆炸率提高到90%。温度低于70℃,保持恒温17小时以内,电桥完好率为100%;温度在80~90℃时,保持恒温24小时后,电桥完好率只有43.5%。温度增高,最小发火电流下降,对杂电、静电的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现有工业雷管均装有起爆药。起爆药的冲击、摩擦、火焰感度高,使得雷管在制造,贮存、运装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这既不利于实现工艺自动化,而且每个火工品厂都必须建立起爆药车间,从而增加了建厂投资,也扩大了环境污染。为此,我们于1967年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成装填于薄壁(1毫米)无缝钢管内的、无起爆药的瞬发电雷管;1970~1973年与804厂协作研制出冲压件装配的无起爆药瞬发电雷管和无起爆药火雷管;1979年又研制成无起爆药毫秒电雷管。  相似文献   

11.
1991年3月4日,我矿一坑在一次总装药量为5t的落矿大爆破中发生拒爆事故。这次大爆破系采用非电微差导爆管加导爆索网路,母线由两个采场各引出2根导爆索顺向并拢组成。起爆方法,使用2发8~#工业火雷管各连接一根8m长导火索,并将起爆雷管用绝缘胶布缠包数层于距母线末端0.5m处  相似文献   

12.
爆破施工中广泛采用以电雷管起爆工业炸药的电起爆系统,在雷电、静电、杂散电流及射频电波等的作用下,有引起意外爆炸的危险性。另外,电雷管中使用的起爆药,对冲击极其敏感。为了提高爆破施工的安全性及作业效率,在至今尚不能采用自动化、机械化装填起爆药包的情况下,开发了以光导纤维、分光装置将激光装置的激光能作为点火源,通过激光在激光雷管中照射使雷管爆炸而起爆工业炸药的非电起爆系统. 在国内外刊物上对该起爆系统都曾有过介绍,近年来通过对激光装置、分光装置、激光雷管的改进和完善,已使其进一步适用于爆破作业。  相似文献   

13.
美国60年代初研制出爆炸金属线雷管到现在已有20多年。在这期间,由于国防、科技和工业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先后研制出多种无起爆药雷管。为了帮助我国从事火工研究的人员较全面地了解无起爆药雷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推动我国无起爆药雷管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当代世界无起爆药雷管进行初步述评。 19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为了抗射频和防止静电的需要,对不装  相似文献   

14.
科研动态     
无起爆药雷管研制成功现在民用及军事工程所用雷管均由起爆药(正装药)和猛炸药(付装药)组成。由于起爆药感度高,雷管生产厂都必须自备生产起爆药车间。在起爆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毒性很大的废水和废气,严重毒害工人,污染环境,危害农作物生长和居民身体健康;同时在生产起爆药和制造雷管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厂房、设备破坏。由于起爆药感度高,雷管在使用过程中也易发生事故。取消起爆药,是人们自1867年雷管出现后一百多年来的希望。1974年武汉冶金安全技术研究所与五机部804厂协作,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进行四万多发产品的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露天大区微差爆破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用混药车混合炸药直接向炮孔中装入浆状或乳化炸药的装药方法也日益增加。目前,混药车混合的乳化炸药,出口处药温达72~76℃,因此对起爆器材的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预装药的持续时间有的长达7~15昼夜。然而,按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在高温矿井爆破,孔底温度为60~80℃时,炸药应用沥青牛皮纸包装完好,不得与孔壁接触,向孔内装药至起爆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据测定,用混药车直接装填的乳化炸药,药温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导爆管与毫秒雷管组成的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系统,近10年来应用日益广泛,而且随着采矿、水利、铁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又对雷管的延期段数和延时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提高非电毫秒雷管的延时精度势在必行。根据我们几年来对非电毫秒雷管的研究,非电毫秒雷管延时精度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10 装药与填塞10.1 炸药的搬运 《规程》规定: (1)用人力往药室搬运炸药时,每人每次搬运量不得超过一箱(袋),搬运工人行进中,应保持1m以上的间距,上下坡时应保持5m间距。 (2)往药室运送炸药时,不准与雷管同时混合运送。 (3)对起爆体、起爆药包或已经接好的起爆雷管,只准爆破员携带运送。 炸药的搬运应参照GB6722《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要特别提出的是,起爆体、起爆药包或已经接好的起爆雷管,只准爆破员携带运送。因为起爆体一般是将优质炸药、雷管或导爆索等起爆材料,装在特制的起爆箱内组成。起爆体感度较高,稍有不慎,将会造成早爆或拒爆事故,因此只准训练有素的爆破员携带运送。  相似文献   

18.
34.为什么不能用掏或吹的办法清除火雷管加强帽上的杂物?答:火雷管的结构如图8所示。它由管壳,正、副装药和加强帽三部分组成。可以做正装药(起爆药)的炸药有:二硝基重氮酚(DDNP)、雷汞、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等。这些炸药对冲击、摩擦、震动、火焰、静电火花等特别敏感,很多国家都禁止用任何运输工具运输(加工成雷管后例外)。火雷管的加强帽下面就是敏感的起爆药,如果火雷管中有杂物而用工具掏或用嘴吹,就  相似文献   

19.
起爆药安定性差是雷管制造、运输、储存、使用不安全的根源。在目前火雷管还不能被完全取代,甚至在我国的用量还超过雷管总数的80%的情况下,研究提高火雷管的安全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研制成功 NPED 型无起爆药火雷管,并于1991年11月5~6日,由冶金部矿山司主持,在武汉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0.
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是七十年代的新技术,具有安全、经济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冶金、国防、交通、建筑和水利等工业部门已广泛应用。导爆管是该系统的主要器件。现场使用和性能研究表明,导爆管的传爆性能与其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