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省厅传真     
镇江市计划“十五”期间投资6.647亿元,新上治理项目83个,用于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建设工程4个,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工程2个,生态建设项目6个,农副业面源污染控制项目5个,船舶污染等特殊行业污染控制项目5个,管理及能力建设项目28个。到2005年,镇江市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大幅度削减。其中,化学耗氧量削减5%,总磷削减20%,氨氮削减29%。7条流向太湖的河水水质将全面改善,达到规定要求。常州市新年伊始,就采取5项举措狠抓太湖水污染防治。一是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市地表水环境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各河流常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指出西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及存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并通过各河流入渭口COD及氨氮浓度与标准浓度比对,测算出西安地区各河流主要断面功能区达标的目标减排量,其中,COD需削减2.977 7万吨,氨氮需削减0.664 9万吨.西安市在2012年-2015年通过实施全面减排,COD将削减纯量1.512 6万吨,氨氮将削减纯量0.248 2万吨,分别占地表水体功能区达标需削减量的51%及37%,因此本文预测至2015年西安市地表水体环境将得到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地处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河北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的各项政策要求,不断创新举措,加大力度,有力地推进了水污染防治的深入开展.2007年,全省COD排放量66.74万吨,比2006年减少了3.0%,河流水质总体趋于稳定,重点河流水质有所改善.特别是贯穿河北省5市49个县且污染问题突出的子牙河水系,Ⅲ类和好于Ⅲ类断面比例比2007年增加了6.6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子牙河水系COD平均浓度又比上年同期下降30%.  相似文献   

4.
白石水库水质污染指标的监测结果(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说明了白石水库的水质现状,通过对影响白石水库水质的污染源调查及其分析,确定了入库河流—大凌河和凉水河及以水土流失为主的非点源是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原因,结合朝阳、北票城市污水排放状况和白石水库及大凌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提出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削减入库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源降低污染排放负荷和开展大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为主要措施的水库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距国务院确定的2000年底太湖“水变清”目标仅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今年7月份太湖流域水质现状报告表明,太湖流域21个环湖河流控制断面和48个行政交界断面,水质劣于V类标准的分别占33%和52%,达到“水变清”目标的断面仅占19%和8%,综合整治太湖水污染必须快马加鞭。按照规划,2000年前江苏省沿湖要建8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形成日处理290万t生活污水的规模,但目前为止仅建成11座、日处理46万t污水,在建的6座,还有59座污水处理厂没有实质性进展;按要求,今明两年太湖的五里湖区要清淤330万m’,但目前清…  相似文献   

6.
拉林河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源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拉林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来源,在平水期,对拉林河干流沿线进行现场勘查及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拉林河上游沙河子镇断面水质呈Ⅰ类~Ⅱ类(除总氮外),中游五常市下游断面呈Ⅲ类~劣Ⅴ类,下游入松花江口断面呈Ⅲ类~Ⅳ类。拉林河黑龙江省境内沿河村镇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污、化肥、农药产生的CODcr、氨氮、总氮、总磷的贡献量分别为10万吨、1.69万吨、2.96万吨、2 881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河长制在县域水环境管理中的机制优势,以南充市蓬安县为例,选取河长制前后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县域河流水质变化及污染物排放特征。2016—2021年河长制实施前后,市控县域河流水质达Ⅲ类比例逐年从0%提升到100%,基本消除了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所测断面水质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含量河长制前后五年同比基本呈下降趋势,溶解氧浓度呈现上升的良好趋势。县域河流污染物排放和源解析分析,2017—2019年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不明显,2020—2021年污染物排放量极速下降,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河长制机制的优势呈现。同时,蓬安县在河长制推行中制定了水质目标考核达标污染防治对策,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巩固提供重要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水污染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胡必彬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17-1021
从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的污染物排放量、水质监测结果,以及工农业发展、人口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太湖萎缩,底泥中营养物的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失衡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高于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太湖湖体、环湖河流水质与省、市边界断面主要超标项目分别为:总磷、总氮和氨氮;水体水质演变是由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污染防治措施相对滞后,以及太湖水生态系统失衡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太湖水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太湖大部分水域水质已不能符合地面水Ⅲ类标准,以中-富营养和富营养型水体为主,近几年来富营养化程度在加剧,范围仍在扩大。通过对太湖富营养化原因以及水质污染成因分析,提出了太湖水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太湖污染防治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水源是整个太湖流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近年来太湖水质恶化已影响太湖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分析了太湖污染来源及污染状况探讨了太湖污染的发展原因,指出了太湖水污染防治的措施,如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治理,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8年度江苏省太湖流域15条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每月一次的监测数据,分析15条主要入湖河流2008年度水质状况,并与2005年进行比较;计算2008年入湖河流污染物入湖总量,根据太湖水污染主要原因,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淮河,太湖流域省界水质监测断面水质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8,(11):13-14
1996年6月和1998年1月,国务院分别批复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和《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以下简称《淮河规划》和《太湖规划》,作为淮河、大湖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并明确指出淮河、太湖的经济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淮河规划》和《太湖规划》的要求。《淮河规划》明确了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实现淮河水全变清的目标。提出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即1997年,全流域化学需氧量最大允许排放总量为8902万吨,2000年,全流域化学需氧量最大允许排…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2006年,全省河流151个监测断面中,20个断面断流。在监测的131个断面中,55.7%的断面水质为Ⅴ类,劣Ⅴ类,比上年增加了2.7%.13.7%的断面水质为Ⅳ类,比上年降低了2%,30.5%的断面水质为Ⅲ类或好于Ⅲ类,比上年增长了0.8%。七大水系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NH3-N)、挥发酚、生化需氧量(BOD5)、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环胶州湾入海河流污染状况和污染物入海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年入胶州湾的7条主要河流入海断面水体污染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各条河流的水质状况,并计算了COD、氨氮、总磷和油类等污染物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7条河流入海断面的水质均属于劣V类,而丰水期水质较好,枯水期和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差;各河流的首要污染物不同,其中,板桥坊河为COD,海泊河、李村河与楼山河为氨氮,墨水河与镰湾河为油类,大沽河为总磷。从入海通量来看,大沽河、海泊河和墨水河的COD排海通量较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70%左右;李村河、海泊河与墨水河的氨氮排海通量较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对于总磷,大沽河排放量最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对于油类,墨水河、李村河与大沽河排放量较大,占7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最后在分析各河流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上看,目前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不够理想,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极待巩固,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进展不够理想,流域内仅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68万t/d,离国家规划要求差距很大,重点湖区生态清淤工程尚未启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湖区水产养殖规模与国家规划要求相比仍然偏大,水上交通污染防治需进一步加强;国家考核的8条入湖河流中有4条河流断面水质劣于Ⅴ类标准。特别是湖体氮、磷指标居高不下,加上今年降水量偏小,湖水水位降低,局部地区蓝藻爆发危险仍然存在。在日前召开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上,江苏省副省长俞兴德  相似文献   

16.
陆良县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陆良县的经济发展和污染预测,到2015年,工业废水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率达70%,南盘江两河段水质分别达到Ⅲ类和Ⅵ类水质。为此计算出相应的水环境容量、最大允许排放量、最小应削减量和总量控制目标分配。  相似文献   

17.
顾丹提 《环境科技》1995,8(1):15-16,39
太湖水源是整个太湖流域地区国计民生的命脉,近十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太湖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太湖水质恶化,10年内下降了一个等级。目前太湖水质平均已接近三类水,近30%的水面为四类水,其中五类水面占全彻的15%,大部分入湖河道劣于五类水;太湖水体中藻类数量增长了5倍,2/3的湖面呈中富至富营养化过渡状态,1/3的湖面为中富营养化状态。太湖及其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是:(l)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量增加。每年200至30O万吨化肥、5至8万吨农药中的70%未分解排入水体2400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和粪便未经处理流入…  相似文献   

18.
纵观天下     
<正>生态环境部发布3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重庆市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数据显示,2018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良好,114条河流196个监测断面中,Ⅰ类-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1.1%、12.7%、3.1%和3.1%;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占86.7%。6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有效保障了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昨日的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以下简称《强化方案》),提出14项强化措施,以断面首要污染物氨氮减排为重要目标,努力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高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方案明确提出,流溪河、白坭河和东江北干流等重点河流的一级支流水质2018年消除劣Ⅴ类,2019年基本达到Ⅳ类,2020年稳定达到Ⅳ类。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近年来北京河流中氮磷、有机质和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各河段水质均较差,劣Ⅴ类水质的河流长度超过80%,城市河流污染特征明显,主要污染指标为耗氧型有机污染物和氨氮,重金属污染较轻,悬浮物中的重金属占较大的比重;永定河水系枯水期氮污染较重,主要是硝态氮超标,以颗粒态磷为主要形式的磷污染较轻,重金属含量大都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潮白河水系水质较好,各水质指标除个别断面外大都满足中Ⅲ类水标准,重金属含量大都符合Ⅰ~Ⅲ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