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无色、带鱼腥味的液体溶剂,可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常用于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制革、树脂等行业.我市某个体制包厂于2001年8月发生4例本品中毒事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前者在人们未知领域之中,只能尽早预测,而人为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生产中,谁也不想发生事故,因为事故的发生必然会给人带来危险或伤害,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同样,也会使企业受到损失,降低企业的生产率。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100多个,几乎遍布全国.由于石油化学工业是一个高危险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线长等特点[1],火灾和爆炸等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财产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失[2~3].如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东北气矿井喷事故中,发生硫化氢中毒直接导致243人死亡.为减少事故的发生,国内外越来越重视事故研究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探索事故规律,吸取事故教训,这些工作对防止同类事故发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4~6].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原因,采用行为安全理论的"2-4"模型对化工行业39起较大及以上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原因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追溯组织和个人层面事故原因,可为预防事故制定针对性措施;组织层面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管理层安全理念不足、企业安全文化缺失,由此可导致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欠缺。个人层面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主要原因包括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安全习惯不良;员工习惯性违反操作规程也是事故原因之一,尤其在受限空间内开展特种作业时违规更易发生事故,盲目施救可能导致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武汉市工厂曾发生了4起急性中毒事故,分别为硫酸二甲酯、硫化氢、氢氟酸及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中毒人数52人,死亡8人,其中5人死于现场和途中,现就事故发生原因,死亡病例特点,调查分析如下。1 现场调查情况及死因工厂4起急性中毒事故调查情况见附表。附表 4起急性中毒事故调查表中毒原因地点事故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现场监测硫酸二甲酯(CH2)2SO4化学助剂厂   硫酸二甲酯溶罐的输送管道被残渣堵塞,在进行真空除渣时,溶罐爆炸16 3医院未测 硫化氢H2S 造纸厂   由于纸浆池淹水,纸浆发酵产生大量…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17日 ,位于汉城以南Pyeongtaek的Shinyang 化学公司的化工厂发生一次爆炸事故 ,造成2人死亡 ,4人受伤。爆炸掀掉了工厂的部分屋顶 ,大量碎片飞落 ,许多人纷纷逃离现场。爆炸没有引起火灾和其它的爆炸。事故发生后不久 ,救援人员救出了许多被困在坍塌的建筑物下的工厂雇员 ,受伤者被送往医院。警方认为 ,爆炸原因是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储罐之一因过压而发生剧烈爆炸韩国Shinyang化工厂爆炸2人死亡4人受伤  相似文献   

7.
急性中毒事故给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就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职防所和上海公共卫生学院近20年间所救治的679例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化学中毒的情况作一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一起小事故的关注往往停留在事故发生的一刹那,视线集中于那些瞬间发生的血腥或恐惧的突兀场景。有谁屏息关注过事故发生后给肇事者本人以及家庭带来的种种不幸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呢?  相似文献   

9.
《交通环保》2001,22(2):10
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杰西卡”号溢油事故   据报道,2001年1月16日,“杰西卡”号油轮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岛港口附近海域触礁搁浅,船体向右舷倾斜。它装载了91.98万升燃料,其中60万升柴油和30万升危及生物生命的重油IF 0120。由于船上的油泵被损坏,油料从1月19日开始泄漏。1月22日,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研究中心负责人说,这次油污染难以控制。海面已经形成1 30平方公里的油膜,油污已经达到该群岛的两个岛的海滩,威胁着岛上及其附近的海狮、伽 蓝鸟、大型鬣蜥等珍稀生物,已经发现有海狮死亡。油污沉入海底会长期危害海藻,海藻又 是鲨鱼、大型鬣蜥、海鸥和龙虾等生物的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976年,联合国命名此地为世界自然保护遗产。达尔文1835年曾来此地考察生物演化,为其 进化论学说寻找证据。加拉帕戈斯群岛距离厄瓜多尔西海岸965公里,以巨型龟、珍稀鸟类 和稀有植物而闻名。岛上的全部爬行动物、一半以上的昆虫和鸟类都是世界其他地方所没有 的。厄瓜多尔政府目前正在组织人员抢救岛上受污染的生灵。   巴西石油钻井平台沉没   据报道,世界最大的钻井平台于2001年3月20日在巴西大西洋海域沉没。随同这座40层楼高的钻井平台一道下沉的是150万升原油。平台的主人巴西石油公司为防止原油外泄,立即采取了行动。在平台下沉前巴西石油公司已在其周围部署了26艘船和一个可以部分潜水的平台,以防止原油外泄。平台是因3月15日凌晨连续发生两次爆炸事故造成钻井平台倾斜而逐渐下沉的。这座P-36号平台由意大利建造,高210米,于2000年5月才启用,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开发平台。日生产能力可达12万桶。   巴西桑托斯港发生溢油事故   据报道,2001年3月4日,巴西桑托斯港发生了一起油箱破裂造成燃料油泄漏到海里的事故。桑托斯港是巴西主要的港口之一。这里停靠有6个装有10万升燃料油的油箱。油箱是用来给轮船加油的,目前未见有关溢油量和事故原因的报道。事故发生后,对这些油负有责任的巴西石油大公司“彼得罗布拉斯”以及拥有油箱的巴西公司“圣米格尔”立即在其港口周围的海面上布设围油栏,以阻拦油污扩散。彼得罗布拉斯石油公司2000年因发生几次溢油事故而受到罚款。2001年2月,该公司又因输油管泄漏被罚款,2月发生的事故使1 200升柴油污染了巴拉那湾东南海域。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16日下午 ,位于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的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定型机燃爆事故 ,造成5人死亡 ,4人受伤。16日下午2时20分左右 ,绍兴钱清镇的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涂层车间厂房内突然发生爆炸。爆炸造成车间屋顶坍塌 ,并引起大火。据初步统计 ,事故造成5人死亡 ,4人受伤 ,其中一人重伤。事故发生后 ,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据了解 ,发生事故的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已全线停产。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调查组分为“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两组。另据了解 ,爆炸的…  相似文献   

11.
1.明确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意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之分。正常状态是指日常中按一定的规律发生的、主观安排的、不违背人们意愿或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可预见或可控制的事件的发展过程:异常状态是指不同于正常状态的、不按任何规律发生的、非人为计划和安排的、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有可能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或逐渐朝着事故发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液氨钢瓶泄漏毒害区域估算与应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氨气泄漏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和影响,如何预防和控制氨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已成为氨气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企业单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辛集市化工厂“2·4”中毒事故原因分析河北省化工厅殷再生1995年2月4日2时40分,河北省辛集市化工厂硫酸钡车间化硝工序发生一起因违章作业导致的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2人中毒死亡。事故经过河北省辛集化工厂是我国钡盐生产基地,主导产品为碳酸钡、硫酸钡、...  相似文献   

14.
育松 《环境导报》2002,(9):33-34
这两年,买房子的人多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装修热潮。但装修热潮背后也有隐忧,那就是安全问题。大部分家庭和装修公司装修时,考虑更多的是外观和价格,很少有人认真细致地考虑装修带来的健康问题。可一再发生的事故证明了装修带来的健康影响绝对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5.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6):I0005-I0009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但是,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由此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全国相继发生了多起重特大井喷失控、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导致大量群众疏散,给社会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高压油气田井喷失控和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为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现就加强高压油气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氢中毒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加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文 《环境保护》2013,41(6):34-35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不少地方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受害者得不到及时合理赔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通过利用保险工具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善后处理,有效地减轻因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缓解社会矛盾、促进企业与社会平稳发展,推动建立环境管理社会化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活动,而人员密集场所往往会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对踩踏事故的风险分析能实现针对性的管控,从而降低事故的风险。通过事故案例分析,首先引入Haddon矩阵展现了人员密集场所踩踏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并从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三个维度分析踩踏事故的致灾因子;然后对Haddon矩阵中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整理,邀请专家采用德尔菲法最终确定了18个造成踩踏事故的风险因素,将其分为宿主因素、媒介物因素、物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四大类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邻接矩阵,利用Matlab软件生成可达矩阵,依照布尔运算法则对影响因素进行层级的抽取,构建层次化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最后根据ISM划分的层级,将全部影响因素分为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具体风险管控措施,可为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产厂房夹层区,地方狭窄,设备、管道、线路较多,且比较黑暗,人员进出、操作都受到限制,同时也给安全检查带来了不便。一旦发生事故不易察觉,处理相当困难。从国内外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重大事故是由夹层区隐患引起,继而发展到整个生产和生活空间。可以说夹层区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点。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就必须不留死角,抓好夹层区的安全管理。1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是减少事故的关键由于厂房夹层区空间狭小,情况复杂,一些生产车间害怕人员进入发生事故,往往采取限制人员进入的消极管理…  相似文献   

19.
对2012年全球发生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从事故时间、事故类型、事故物质、事故原因等多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路运输事故7、12月份发生最多;泄漏、爆炸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最常见的事故类型;挖掘破坏、其他外力破坏是造成管输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失误和车辆故障是造成交通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3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8123起,死亡19465人,同比减少33476起、3680人,分别下降23.6%和15.9%。其中工矿商贸发生1411起,死亡1802人,同比减少503起、461人,分别下降26.3%和20.4%。工矿商贸中,煤矿发生293起,死亡504人,同比减少97起、179人,分别下降24.9%和26.2%。1-3月,全国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