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扳指算来,自我1975年参加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首次踏上青藏高原,至今已近三十年。期间我曾五十余次深入高原感受与解读这块神秘的土地,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无私奉献给这一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神奇、朴实、深邃的雪域高地和诚挚、善良、勇敢、纯朴的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同胞。雪域高原的自然与人民馈赠给我的是让我一生受用不尽的无价珍宝。她赐给了我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高远的志向,如千里羌塘一样宽广的胸怀,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样深邃的科学与文化知识底蕴,如长江一样不惧艰难险阻奔向东海永不回头的顽强意志,如高山破雪盛开的灿烂山花般火一样激情和如高原冰峰的晶莹冰雪一样对世间邪恶的冷酷无情。雪域高原净化了我的灵魂,使我练就了自立于世的本领,并赋予我一段极不平凡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2.
7月29日,藏北分队由三辆北京吉普,一辆装满行李、装备和食品的大解放和一辆油罐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向羌塘北部进发了。大队人马沿着我们探明的道路直插巴毛穷宗。  相似文献   

3.
电工设备高原环境适应性与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电工设备高原环境适应性研究与标准制定的进展,提出高原环境条件下的模拟试验仍然是检测高原电工产品性能的有效手段.建立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是发展高原特色电工产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川西高原是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引水区,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重要水资源补给区,研究川西高原植被覆盖和陆面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MODIS反演的NDVI和LST资料,分析了川西高原地区植被和陆面温度的变化.高原的NDVI和LST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高原的NDVI表现为南少北多的趋势,夏季高原的NDVI变化不明显.秋季和冬季,高原大部分地区的NDVI表现为减少的趋势,冬季的NDVI减少最明显.春季高原的陆面温度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夏季高原陆面温度为增加趋势.在秋季,高原的西部和西北部地区,陆面温度是增加的,高原南部和东部地区陆面温度有比较明显的降低趋势.在冬季,高原主体陆面温度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增温趋势.在春季和冬季,高原主体部分的NDVI和LST变化相反.夏季和秋季,高原主体部分的NDVI和LST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祝红英  王平 《环境技术》1999,17(4):20-23
本文根据高原气候特点,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试样投放时间对高原环境大气曝露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对高原环境下的投放时间提出了建议,对进行产品及材料的高原环境大气曝露试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原环境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典型装甲车辆高原使用环境试验数据,从动力及经济性、冷却效能和起动性能三方面,探索了高原环境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对开展装甲车辆高原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分析解决动力系统暴露的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3,(8):43-43
2013年8月13日上午,《高原梦未央》新书发布会暨"走进高原深处"报告会在中国环境出版社报告厅举行。《高原梦未央》由中国环境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徐凤翔教授是森林生态、高原生态学家,西藏农牧学院教授,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北京灵山生态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她长期从事林业、生态的教学、科研工作,在藏18年,建立了高原生态研究所(高原小木屋),致力于研究和探讨西藏珍稀植物及特有物种的资源与保护。八十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高原风力场电器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其解决措施。为高原环境用风力发电电器设备标准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晨云  董得红 《青海环境》2011,21(3):104-105,129
青海高原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生态地位,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生态文化特色。高原生态文化在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高原的生态、为了牧民的生活、为了可持续的发展,使高原用上安全、清洁的太阳能,既是中下游对高原生态补偿的义务,也是我们全社会的一个责任。今年5月中旬,我怀着敬畏的心情,再一次踏上了青藏高原的腹地玉树。这里是三江源的起点,也是世界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试飞阶段航空装备在高原寒区使用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故障,对发生故障机理、失效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故障机理、故障模式的分析,总结分析高原寒区极限使用情况下易引起故障的原因;并分析典型高原寒区环境因素对航空装备各分系统、设备影响程度,提出高原寒区适应性改进建议和措施,为装备的保障资源配置提供指导性意见,有效地提高装备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青藏铁路概况,沿线的高原大气环境,地貌特征,高原特殊环境对以施式机械为主的机电设备的影响及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技术,该文启示企业如何针对上述条件的客观要求发展自己的高原产品,并介绍了目前工程机电行业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工程机械中有代表性的四种机型,通过原机高原试验,进行高原环境适应性研究与分析,并提出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配电变压器进行高原环境条件下适应性验证的试验方法,说明了配电变压器的高原环境适应性验证在变压器性能优化和提升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立治 《环境技术》1999,17(5):15-17
本文结合青藏铁路供用电电受高海拔影响的情况,分析了70年代以来高原电气设备研究,测试和运行的状况,展望了21世纪高原电气设备的前景和前景和构想。  相似文献   

16.
郑佑胜 《环境技术》1999,17(5):23-25,43
探讨并阐述了机电产品及材料高原自然环境和高原模拟环境曝露试验原理,试验方式,特殊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强接触器在高原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提高接触器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特此提出对接触器应通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提出了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8.
田华 《环境技术》2014,(5):92-95
由于我国特有的高原环境气候,电工电子产品和设备受雷电、污秽与凝露的影响,性能有较大的变化,本标准的要求目的在于增强电工电子产品和设备在高原雷电、污秽与凝露条件下的适应性能,提高电工电子产品和设备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规范生产、配套和使用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郑佑胜 《环境技术》1999,17(5):23-25
探讨并阐述了机电产品及材料高原自然环境和高原模拟环境曝露试验原理、试验方式、特殊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高原电器产品短时耐受强度试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本试验室的成功建设为在高原环境条件下开展大容量低压电器短时耐受强度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