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逆出水方向曝气措施对以无纺布构建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动态膜进行在线反冲洗.当反冲洗曝气强度为5.6 m3/(m2·h)、反冲洗时间为5 min时,生物动态膜的恢复需要45 min,生物动态膜恢复后出水浊度保持在5 NTU以下.在该反冲洗条件下,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月,反冲洗周期可以稳定在15 h左右.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逆出水方向曝气反冲洗能够有效破坏附着在膜基材上的生物动态膜.生物动态膜截留能力研究表明,新的生物动态膜形成后,反应器对相对分子质量3×104以上的有机物的截留率大于50%.逆出水方向曝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动态膜反应器在线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通量及膜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少华  郑祥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06,27(12):2518-2524
采用新型的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膜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MBR能够在较低液位水头(8.5~15.0 kPa)的作用下连续出水,并获得较高的膜通量.处理生活污水时,平均膜通量为11.2 L·(m2·h)-1;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平均膜通量为6.4 L·(m2·h)-1.研究发现,污泥浓度对膜通量影响大小与曝气强度有关.当曝气强度小于400 m3·(m2·h)-1时,膜通量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显著下降;当曝气强度大于400 m3·(m2·h)-1时,膜通量几乎不受污泥浓度和曝气强度的影响.对膜的化学清洗试验表明,NaOH+NaClO溶液清洗效果最佳,膜通量可恢复至初始通量的85%以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混合液中高浓度的溶解性胞外聚合物是MBR处理垃圾渗滤液时膜通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机械清洗膜组件对膜通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了强化机械清洗膜组件M1和机械清洗膜组件M2,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曝气量、运行膜通量和抽吸时间:间歇时间对2组膜组件的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1膜组件可以弱化不利条件如高污泥浓度(MLSS)、高运行膜通量和低曝气强度的影响;曝气量和运行膜通量是影响膜比通量的主要因素;并得到一组较佳的操作条件组合:污泥浓度6g/L、曝气量0.5m3/h、抽吸时间和间歇时间的比为12:1.在此条件下长期运行试验表明,M1和M2膜通量均可以维持在40L/(h·m2).通过测定2组膜组件的阻力分布,表明机械清洗可以大大减弱膜面泥饼层污染.  相似文献   

4.
以稻谷壳水解液为原料 ,采用树状假丝酵母 AS1.257( Candida arborea AS1.257) ,在罐体高径比为 2.9和上升管与下降管的直径之比为 6.6的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研究了通风量、装料量、空气喷嘴直径等工艺和结构参数对发酵的影响 ,得到了较佳的发酵操作参数 .在发酵前 24h的通风量为 1.1m3/( m3· min) ,后 24 h的通风量为 1.4m3/( m3· min)~ 1.5m3/( m3· min) ,起始装料量为 8.5L~ 9.0 L,起始 pH为 4.5~ 5.0 ,发酵温度为 29± 1℃的操作条件下 ,经 48h的发酵 ,可得到较佳的结果 .在无筛板 ,带一块筛板和带二块筛板的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 ,发酵 48h后的干基粗蛋白含量分别为 61.3%、62.9%、64.5% ,发酵液中干物质重分别为 20.8mg/ml、21.2 mg/ml、21.3mg/ml,总糖利用率分别为 78.2 %、83.9%、81.4% ,均高于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内加装筛板可提高发酵得率 .  相似文献   

5.
采用具有自由端的梳状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考察了其膜污染控制性能.结果发现,如果将膜污染定义为恒压操作下的膜通量下降,膜组件b比膜组件a易获得更大的膜通量,具有更优异的抗污染效果.含膜组件b的MBR在温度为22~26℃,污泥浓度为7 500~10 500  mg/L,曝气量为200 L/h,抽停时间比为9 min/1 min,压力为0.02 MPa的条件下连续运行47 d,膜通量维持在4.0~8.0  L·(m2·h)-1,其间不需要任何水力或化学清洗.由于这种膜组件易充分发挥曝气的作用,不易污染,因而所需曝气量较小,并且当抽停时间比从12 min/1 min变化到6 min/1 min,膜通量差别不大.对膜的清洗试验表明,水力清洗+化学清洗+乙醇浸泡是最有效的清洗方法.水力清洗+化学清洗后,较之水力清洗,中空纤维膜表面上的胶团数目和面积大大减少,膜孔变得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6.
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RMBR)处理废水进行了研究.进水CODCr:312~584mg/L,RMBR的出水CODCr在运行4d后<15 mg/L并稳定.向生物反应器添加0.5g/L(混合液)的粉末活性炭(PAC)后出水CODCr<4.22mg/L.膜侧污水流速在0.9~1.9m/s范围内,临界膜通量随膜侧污水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添加PAC,组合添加PAC和Al2(SO4)3·18 H2O均可有效提高临界膜通量.在膜侧流速1.9m/s的条件下,临界膜通量从72L/(m2·h)分别增至76L/(m2·h)和81 L/(m2·h)在22℃~30℃范围内,每升高1℃可提高膜通量1.9%.在连续运行100d中,RMBR可在无任何物理,化学清洗的条件下运行14d而透膜压力无增大,膜通量不降低.对于已污染的膜,水清洗、水碱共间清洗、水碱酸共同清洗可分别恢复至新膜膜通量的47%、83%、94%.  相似文献   

7.
采取厌-好氧交替运行、实验室人工配水的方式,连续运行300 d,研究膜序批式间歇反应器运行过程的膜污染特性及其控制.结果表明,在运行初期的75 d内,污泥处于絮体状,SVI值64.6~110.6  mL·g-1,膜污染呈快速指数增长趋势,TMP平均增长速率为0.309 kPa·d-1,膜阻力变化在0.393×1011~1.298×1011 m-1·d-1之间,比膜通量从4.4  L·(m2·h·kPa)-1下降为0.52  L·(m2·h·kPa)-1,75 d时的临界膜通量为20  L·(m2·h)-1.从75~120 d对系统进行了调控,反应器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SVI值逐渐下降,从170 d开始,SVI一直保持在40  mL·g-1左右,污泥粒径逐渐增大,220 d时污泥粒径分布大多在500~1 000 μm.120~300 d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呈缓慢增长趋势,TMP平均增长率仅为0.062  kPa·d-1,膜阻力变化率在0.291×1011~0.404×1011m-1·d-1,比膜通量从4.4  L·(m2·h·kPa)-1下降为1.4  L·(m2·h·kPa)-1,220 d时的临界膜通量为40  L·(m2·h)-1.这些数据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对减缓膜污染发生具有极大作用.曝气强度为100 m3·(m2·h)-1时,比膜通量最大,曝气强度为69 m3·(m2·h)-1时,膜污染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8.
双功能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制了一种具有抽滤和曝气双重功能的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并用于处理废水.比较了废水经陶瓷膜抽滤后的出水浊度和自然沉降后的浊度,经过陶瓷膜过滤后的出水浊度达到自然沉降4~24h的效果.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进行曝气/抽滤的切换,可有效地解决膜的堵塞问题.分别进行了间歇和连续的方法处理废水的试验,其COD负荷分别达到1.1kg/(m3·d)和1.5kg/(m3·d).  相似文献   

9.
新型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1种新型玻璃纤维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并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DMBR在重力自流出水下运行近80 d,在过滤压差为2?900 Pa的情况下,膜通量维持在3.75 L/(m2·h)左右,在膜组件的结构参数改进之后,膜通量有较大提高,在过滤压差为1 450 Pa下能较长时间稳定在6 L/(m2·h).本研究还考察了动态膜的过滤性能和系统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浊度在1.0 NTU以下,对COD、BOD5和NH+4-N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超过71%、96%和98%,动态膜对混合液上清液COD有19.34%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曝气垂直流湿地中4种基质的充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型曝气实验研究了公分石、火山石、500级陶粒、高强级陶粒4种基质和空白水柱分别在0.19、 0.38、 0.76 m3·(m2·h)-1 3种曝气强度下的充氧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曝气强度越大,氧转移速率常数KLa越大,填充了基质的模型的氧转移速率常数比空白提高了5~7.8倍;在0.19 m3·(m2·h)-1曝气强度下,500级陶粒和高强级陶粒的氧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4.39%和14.21%,火山石和公分石的氧利用率分别为13.11%和11.68%;随着曝气强度的提高,公分石的氧利用率明显高于其它基质,在0.38 m3·(m2·h)-1曝气强度下达到最大值14.04%,比该状况下空白模型的氧利用率高出3倍,火山石的氧利用率持续下降,在0.76 m3·(m2·h)-1曝气强度下,氧利用率为7.67%,500级陶粒和高强级陶粒的氧利用率较为稳定,维持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膜生物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的分类、处理机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概况;概括了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是通过膜技术强化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新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少和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它存在膜污染和能耗高的缺陷;三相生物流化床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传质速度快等优点,但它同样也存在出水悬浮物浓度高和载体易流失的缺陷,将膜分离技术和三相生物流化床有机结合是水处理领域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讨论膜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流化床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结合后的膜生物流化床在膜污染、能耗、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生物膜MBR反应器和MBR反应器处理洗涤废水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比较生物膜MBR反应器和MBR反应器处理洗涤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对COD、LAS及氨氮的去除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MBR反应器相比,生物膜MBR反应器的运行条件要好。生物膜MBR反应器的运行条件:水力停留时间(HRT)4~4.5h,气水比351∶,而MBR反应器的运行条件:水力停留时间(HRT)9~10h,气水比451∶。通过两个反应器抗冲击负荷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相同的条件下,就膜生物反应器的上清液而言,生物膜MBR反应器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4.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矿化垃圾筛分后<15mm组分性质进行研究,并以该组分为填料设计制造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研究表明,矿化垃圾具有较大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强的离子交换容量,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含有种类和数量可观的微生物种群可供生物降解作用,是很好的污水处理生物介质。工程应用表明:渗滤液经过三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串联处理后,CODCr和NH4+-N的总去除率达到90%和95%以上,可稳定达到国家二、三级渗滤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UASB-膜生物反应器对抗生素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UASB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当UASB和膜生物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分别为10.9kgCOD/m3·d和4.62kgCOD/m3·d时,系统COD去除率仍有96.47%。污泥浓度对膜生物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有较大影响,当MLSS保持在3000~4000mg/L时,膜生物反应器COD去除率为85%左右,高于MLSS保持在7500~7800mg/L时为68%左右。在不排泥运行时膜生物反应器中MLVSS和MLSS比值比排泥运行时低。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膜生物反映器(MBR)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高效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用于生活污水、给水脱氮、含油废水和有毒工业废水的处理,净化水作为中水回用.膜生物反映器有许多传统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膜造价较高、能耗较高和膜污染等问题.通过合理选择曝气及混合装置以及调节运行参数,可以降低能耗.此外日本开发的一体式MBR对单位产水能耗也有所降低.解决膜污染主要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对料液进行预处理、选择合适的操作运行条件、减少设备结构中的死角和死空间间隙、使用消毒剂等5条途径.目前,由于技术、装备和原料方面的原因,短时间内还很难降低膜造价.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具备了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设备的双重特点.文中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组成、分类及其特点,同时对影响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包括膜污染的机理、影响因素和膜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经过90d的连续运行对屠宰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出水CODCr和BOD5稳定,平均去除率均达95%以上;NH3-N的去除率高达93.7%;对TSS、浊度、SS及动物油脂的去除率分别>99.0%、99.3%和95.8%,在工艺运行的90d里未发生膜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厌氧反应器与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浓度为1.8~2.6mg/L的条件下,HRT为7.5、4.5和2.5h时,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8.7%~96.5%、87.3%~97.2%和81%~92%,出水COD的浓度分别为78.9~51.2,81.6~50.8,93.4~65.8mg/L.试验同时考察了不同HRT条件下,活性污泥浓度(MLSS)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本工艺中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中最佳污泥浓度应控制在6500mg/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氨氮积累问题,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将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和准好氧矿化垃圾反应床串联。实验设置了1个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ANBL1#)作为参照组,2个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AN-SABL2#、AN-SABL 3#)作为对照组,以研究不同回灌频率下AN-SABL的稳定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N-SABL2#、AN-SABL3#可缩短酸化时间,渗滤液的pH值分别在94周、98周升至大于7,而ANBL1#渗滤液的pH值直至100周仍小于7。AN-SABL系统可有效降解渗滤液COD浓度,实验进行到100周左右时,AN-SABL2#、AN-SABL3#系统中厌氧柱D2、D3柱COD浓度仅为ANBL1#系统中厌氧柱D1柱的40.63%、12.5%,而准好氧柱对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大部分在95%以上。AN-SABL系统能缓解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氨氮积累问题,这主要依靠矿化垃圾床良好的生物脱氮作用,厌氧柱D1、D2、D3中NH3-N含量总体趋势为:NH3-ND1>NH3-ND3,NH3-ND1>NH3-ND2,准好氧d2、d3柱氨氮去除率均在90%以上,且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AN-SABL)在实验产酸阶段低回灌频率(3 d/次)对氨氮的去除有利,而后期高回灌频率(1 d/次)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