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波烧结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该方法具有整体快速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无污染、降低了烧结温度等优点。综述了微波烧结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设备、工艺以及微波加速烧结进程的机理等。介绍了国内外微波烧结技术在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微波烧结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微波烧结技术在合成材料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烧结烟气脱硫现状及脱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淑娟  王爽  周然 《环境工程》2014,32(2):95-97
介绍了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现状、污染物控制的国家政策及行业背景,阐述了目前烧结行业脱硫技术的特点、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烧结烟气脱硝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烧结烟气脱硝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对我国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柳钢360 m2烧结系统为例,结合工业通风分析了烧结系统配料、混料、烧结以及筛分转运等工艺过程,提出了烧结系统除尘工程设计形式及布置。根据烧结系统特点,将除尘工程分为混合、机头、机尾、成品除尘系统,针对各系统特点确定相应风量设计参数、设备选型参数,并提出了各系统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钢铁企业的烧结现状,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对本企业现有180m2烧结机进行改造,增加一套烧结烟气循环系统。本文从烧结烟气循环技术方案、主要设备参数、工艺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烧结烟气循环技术在该钢铁企业的应用情况。烧结烟气循环技术的应用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污泥制陶粒技术可行性分析与烧结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污泥烧结陶粒轻骨料的建材性能,分析了污泥制陶粒轻骨料的技术可行性和存在的难题,并从烧结过程的结构形态变化和晶体相反应机理角度讨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 050 ℃,烧结时间为30 min时,烧结体的内部产生熔融液相导致烧结体收缩致密化,建材性能显著提高,但抗压强度仍达不到建材标准要求. 其主要原因是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烧结过程中有机物的挥发导致烧结体内部产生较大孔隙,使产品开裂. 污泥烧结体中的主要晶体相是石英、钙黄长石、钙镁磷酸盐和磷酸铝,污泥中磷的含量很高,因此,可添加高铝无机材料促进钙镁磷酸盐和磷酸铝高强晶体相的形成,提高烧结体抗压强度,经调质后利用污泥烧结陶粒轻骨料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钢铁行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环保部发布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烧结球团烟气中的SO2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合理的烧结球团烟气脱硫工艺来保证净化功能。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烧结球团烟气脱离工艺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我国烧结烟气脱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钢铁行业面临的氮氧化物的减排背景以及新颁布实施的钢铁企业污染物减排标准对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影响,对烧结烟气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活性炭吸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氧化等烧结脱硝技术路线及其特点,对各种脱硝技术路线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烧结脱硝设施建设时需引起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揭示了烧结脱硝的独特性。无论采用何种烧结脱硝技术,其建设投资或/和运行成本都很高,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伴随脱硝过程的是能源的消耗和新的污染物的产生。提出通过对生产工况的调整、采取合理的烧结配矿技术以及辅之于一定的末端治理措施,来减少烧结工序氮氧化物的产生与排放,使烧结机头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基本控制在国标规定的排放限值内的设想思路。  相似文献   

8.
任重培  朱天乐  朱廷钰  吕栋 《环境科学》2014,35(10):3669-3673
采用烧结杯实验方法,研究了烧结过程NOx和SO2的形成规律,以及焦粉含量、含水率和添加助剂对烧结过程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启动后,烧结带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烧结带以下各断面NOx浓度基本相同.烧结带产生的SO2先被待烧结料吸附蓄积,再被热解析出,最后从底部排出,因此只在烧结最后阶段出口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SO2,且S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呈倒V形曲线.烧结过程产生的NOx以热力型为主,而且绝大部分为NO,NO2浓度非常低.降低焦粉含量和含水率,或添加烧结助剂均有助于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9.
采用污水厂污泥制陶粒的烧结工艺及配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污水厂污泥“干化-烧结”制陶粒的烧结工艺和物料配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烧结工艺条件对陶粒产品强度、吸水率和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陶粒性能影响最大,而由于污泥本身熔点低,具有助熔作用,适宜的烧结温度与配方中污泥掺加量密切相关.最佳污泥烧制陶粒工艺条件为,污泥最大掺加量80%,350℃预热20min,1060℃烧结15min.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石灰石-纯碱烧结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煤矸石中提取氧化铝、并用残渣直接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同时将废气、废液循环利用,是煤矸石高附加值、低污染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新工艺.通过对该工艺的煤矸石石灰石纯碱烧结过程固相反应历程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烧结过程的反应特点,并讨论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当烧结温度为1040℃、烧结时间为80min时,氧化铝的提取率可达到最大值852%.  相似文献   

11.
结合目前国内一些餐厨废弃物管理比较成功的城市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在分析扬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细化有关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确定餐厨废弃物管理模式、规划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企业、取缔非法经营餐厨废弃物企业以及营造餐厨废弃物规范化处理的氛围等方面,阐述了扬州市餐厨废弃物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废弃物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分析了建筑施工堆砌废弃物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建筑施工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和产生原因.分析了建筑施工堆砌废弃物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堆砌废弃物降低周边土壤水质;建筑施工堆砌废弃物降低周边土壤质量;建筑施工堆砌废弃物降低土壤环境自净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施工堆砌废弃物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提高建筑施工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适当提高置物费;合理规划建筑废弃物填埋场;建筑施工废弃物减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轧钢铁加工行业危险废物产污特征.研究表明冷轧钢铁加工行业危险废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酸洗、轧制、污水处理等环节,危险废物种类主要是废酸(HW34)、乳化液(HW09)、废矿物油(HW08)、表面处理废物(HW17)等.废酸、表面处理废物是控制企业危废产生量的关键因素,提高酸洗工艺效率、废酸循环利用能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有效降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特殊企业,废物处理企业在清洁生产中扮演着与其它企业不同的独特角色。废物处理企业不仅作为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主体在清洁生产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而且还通过对废物产生源的影响、对废物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开发和实践、以及对废物有关信息的反馈等方式,对废物产生单位的经营和管理部门决策施加影响,从而起到影响和促进清洁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垃圾分类解决垃圾处理问题、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普遍共识,生活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理过程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作用日益凸显。废弃物处理是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尚未达峰的领域之一,因此废弃物处理领域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对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全面达峰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生活垃圾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设定到2022年浙江省未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两个情景,预测和比较两种情景下生活垃圾产生量、分类回收量及处理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显示,通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4%,且焚烧处理过程减排效果更明显,可促成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提前达峰。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最后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末端处理方式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汤李琛  陈宓  张巍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939-4945
本研究基于垃圾车、分类投放点、回收服务点、垃圾中转站4类硬件投入要素,以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DEA分析方法,针对2020年1月~2021年6月上海市强制性垃圾分类具体的实施效果逐月展开分析和评测.结果表明,条例颁布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总体实施成效较为良好,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957、0.993、0.963,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但部分月份存在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情况,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建议将投入要素均衡地作用到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进而提升上海市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的处理水平,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管理法律体系进行研究,得出其固体废物管理的优先顺序分别为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再生和最终处置,主要考核指标是固体废物的产生减少率和固体废物的回收再生率。而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技术路线是发达国家进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有效环境管理方法。在分析了典型国家的包装废物回收再利用制度和我国的包装废物污染现状后,提出我国进行包装废物污染防治的全过程管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城市烂尾楼拆除有助于提升城市总体形象,但拆除后的建筑废弃物又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此提出一种针对烂尾楼建筑废弃物有效处理及二次利用的方法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及废弃物破损理论,设计了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工艺方法,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设备将废弃物破碎后再进行筛分处理,详尽分析了影响废弃物再生的各项工艺因素,提高废弃物再生骨料的性能,实现对烂尾楼建筑废弃物的二次有效利用.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研究性能稳定、可靠、可以降低烂尾楼拆除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垃圾分类的快速推广,厨余垃圾单独处理将会影响城市垃圾的能源回收效率,因此应考虑城市固有处理设施规模合理规划。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测定了张家港市20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的含水率及热值,并预测了该市其他垃圾含水率及热值随着厨余垃圾分离效率的变化。研究发现,根据张家港市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能源回收效率随着厨余垃圾分出率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最优分出率(70.8%)条件下,全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可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且可实现能源最大化利用。对于垃圾分类新形势下城市管理部门设计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处理方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