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什三角洲的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山地地下水的形成及其对平原地下水的制约,地表输水体系与平原含水层系统及其地区总水资源出发提出了水资源开发模式及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构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合理利用该地区有限农业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构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合理利用该地区有限农业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新疆“三水”资源的形成及两水转化特征和平原地下水综合补给量及平原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的地理分布特点,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学善  丁学刚 《青海环境》1998,8(4):163-165
黄河上游地区地势高峻,地形复杂,高山、山间盆地相间排列。黄河穿行其间,横穿大小盆地,形成高山峡谷及平原宽谷。受新构造运动控制,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零星,厚度不大;黄河强烈下切,形成多级阶地。由于干流阶地多呈基座性质,不利于地下水赋存,只有下切相对较小的支流的相宜部位,才是寻找水源的最佳地段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是济宁市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由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造成某些地区出现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水质污染、土壤盐碱化等现象。本文分析了济宁市由于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探讨了合理利用及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树恒 《青海环境》2005,15(4):162-165
文章根据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和动态监测资料,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在一些局部地区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其中,可直接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戈壁砾石带前缘地区,不可直接利用的地下水(咸卤水)主要分布于盆地中心地带,地下水污染呈点状或线状分布于人口密集的城镇及与工矿企业排污相关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及节约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耕地日趋减少,城市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用地矛盾加剧。通过对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提出了节约用地的措施,指出平原地区是今后土地利用的重点;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是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流转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日前对2004年和2005年地下水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后得出结论,银川市地下水漏斗面积缩小20.31平方公里,相当于近4个西湖。这表明,银川地下水漏斗持续扩大的趋势终于出现了扭转。监测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0年,漏斗面积为416~453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为32~28米;2000年以来,漏斗面积基本在450~470平方公里之间,中心水位为28~20平方公里,创历史之最。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安全利用与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格尔木是我省未来几十年中工业发展的重点城市。如何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保护和开发察尔汗盐湖资源是格尔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一、水资源分布特征格尔木地区地表水系均为内流河,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的发源于山区的河流;另一类是地下水排泄由泉水汇集的泉集河流。格尔木河是区内最大的河流,源于昆仑山北坡,自南向北经格尔木市注入达布逊湖,流域面积15477平方公里,总长度243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6.2米~3/秒。该河入盆地后,在山前地带大量渗漏,流量急剧减小。泉集河分布在市区北部的细土平原,地  相似文献   

11.
对于地下开采的有水矿山,矿床疏干需要排放和消耗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本文介绍了玉泉岭铁矿在矿床疏干过程中,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对城市地下水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城市地下水包气带特征、地下水的排泄和补给特征、雨水排泄特征的系统分析,认为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的控制使之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完全不同的特征:由于地表的硬化,城市包气带由三层结构变为四层结构,即地表硬化层、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城市地区的人文历史沉积也会对包气带造成影响;雨水主要通过城市的排水系统排泄。地下水主要通过人工开采排泄,都表现出集中排泄的特点。文中还对酸沉降对城市地区地下水水质和包气带性质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行的地下水资源法律调控现状进行了深入评析,提出了强化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调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雨洪利用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转化效率为出发点,将防洪与补源相结合,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的雨洪利用基本思路和科学依据。根据雨洪汇流的自然特点和汇流条件,将雨洪利用分为山区雨洪利用,平原雨洪利用以及城区雨洪利用。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雨洪利用的各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钟来元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3):171-172,145
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地形以平原、台地为主,土地资源利用受台风、干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作者对湛江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滋江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红层地区6座简易填埋场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识别了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种类;通过标准指数法、评分法、污染指数Pki法对XX县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座简易填埋场区域地下水水质较背景井水质下降严重,为较差~极差(FI=7.10~7.36);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和铁、锰污染程度最严重;针对研究区填埋场情况,建议就地封场,下游敏感的填埋场可采取垂直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环境新闻     
正东北地下水超采严重专家呼吁勿蹈华北覆辙据统计,松花江-辽河流域2016年供水量为698亿m~3,其中地下水供水量318.7亿m~3,占总供水量的45.7%。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234.6亿m~3,超过全区地下水补给量的60%,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补给量,出现了明  相似文献   

18.
章丘市水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人工开采、工农业生产、矿坑排水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泉水断流,现已成为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章丘市水文地质情况,提出了合理开采地表水与地下水、节水与提高重复利用率、加强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治与保护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章丘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继武 《新疆环境保护》1995,17(1):23-34,37
已系统地分析了玉龙喀什河山前平原地下水中氟元素的来源及迁移特征。指出了氟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及自然地理条件,迁移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和水化学成分特征。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总结和明确了水中含氟量与水环境的碱性特征(总碱度及PH值)、水中各宏量组分(常规离子)及矿化度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并求得了氟与它们的相关系数,从而明确了氟形成及迁移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已系统地分析了玉龙喀什河山前平原地下水中氟元素的来源及迁移特征。指出了氟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及自然地理条件,迁移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和水化学成分特征。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总结和明确了水中含氟量与水环境的碱性特征(总碱度及PH值)、水中各宏量组分(常规离子)及矿化度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并求得了氟与它们的相关系数,从而明确了氟形成及迁移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