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旅游餐饮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为旅游业实施循环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循环经济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国内外循环经济实施的成功经验,从法律、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其在循环经济实施中的作用,并建立了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大的技术支撑;经济鼓励政策以及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的结果,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体现。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虽然进行得较为迅速,但是迄今为止,其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资源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等问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影响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花  明庆忠  吕利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61-163,180
旅游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旅游产业生态化是实现旅游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基于此,文章尝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中,在循环经济“3R”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策略,包括旅游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旅游企业间的生态化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推行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分析,探讨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构筑途径、方法,以解决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世界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道路,而中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财政政策的约束。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应在促进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绿化财政税收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等途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是汉中市实施科学发展、突破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由于政府、企业的重视,汉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缺乏金融体系支持、工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树立企业的循环经济社会责任观,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弥补循环经济缺失链条,使循环经济产业园真正循环起来。  相似文献   

8.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基于目前环境保护中的循环经济理论,结合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现状,从而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中,并提出了应该顺应目前“绿色旅游”这种新旅游趋势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最终走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着力培育的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些地方政府和利益团体,不是抓住机遇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发展循环经济上,而是放松对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管理的要求,热衷于上一些“两高一资”项目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项目,使发展循环经济失去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形势下推进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实施,必须正确处理好应对金融危机和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抓紧制定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法规标准和制度,并理顺保障法律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快出台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的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人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1.
“6R”原则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经济增长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本文从人们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入手,提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遵循6个原则——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修复(Repair)和再整合(Reorganize),即“6R”原则,并对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旅游循环经济视角下景区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物之一,景区垃圾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服务企业、生物新陈代谢、建设项目、办公等方面。景区垃圾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当会影响游客体验、损害旅游形象、危害人身健康、威胁旅游安全、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但若处理得当会变成宝贵的财富。旅游循环经济对景区垃圾处理提出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生态综合处理模式是在综合焚烧法、填埋法、堆肥法等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旅游循环经济要求的景区垃圾处理的新模式,不仅解决景区垃圾的出路问题,而且再造的景观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培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审计:旅游循环经济的管理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有限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要求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旅游资源得以再生、循环和持续.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旅游部门和公众对旅游企业的行为是否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监督,实现"关爱环境、监督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要实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并纳入到旅游企业运营成本中,为迟到此目的需要通过环境审计这一管理工具对旅游企业的环境绩效加以评估,促进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11月2~9日,笔者第二次专门考察了韩国的循环经济。其间会见了韩国多位研究循环经济的专家、教授,并与他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从而对韩国的循环经济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韩国的循环经济政策及法律韩国经济自1962年起,除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1996年~1998年有个大低谷外,一直在高速发展,人均GDP已从1979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8073亿美元,增长了53.8倍,年增长率高达15.9%,高于我国同期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韩国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优于我国,环境污染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其关键在于韩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制定了科学的法律,实施了有力的政策。因此,韩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初探——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苏州高新区为例,着重从组织、政策、技术、资金、社会和环境管理工具构建了其循环经济保障体系,为开发区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明确循环经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强调了循环经济对实现库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库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循环经济和边际成本排放控制思想,提出包含控制成本、程度和速度要素的排放标准体系框架,覆盖污染物排放全生命周期,主要由原料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生产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末端治理政策(排放标准)和处置技术政策四部分构成,四部分间的控制程度取决于边际控制成本,成本低的污染控制环节优先实施.根据技术先进程度对排放标准进行分级,以...  相似文献   

18.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企业、园区和城市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详细论述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要建立的三大新体系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6,(4):44-45
山、马山4个自然保护区和大岭山、大屏嶂等16个森林公园管理,抓好大岭山、大屏嶂、水濂山、黄旗山、同沙等六大森林公园的改造;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培育沿海红树林,使全市的浅海滩涂恢复“海上森林”景观,加强海岸工程的环境管理和海岸带保护管理。全面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科学指导全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逐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引导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奖励政策和收费减免、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经济政策,强化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作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采取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使企…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企业行为的转变,大力倡导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尽快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以上海闵行区为例,在对闵行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的基础上,从政策、经济、技术、文化、宣传教育等方面构建了闵行特色的循环经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