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全球化的今天,以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制度(REACH)为代表的化学品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日益显示出广泛的国际影响;POPs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签署、全球统一的化学品分类和标识系统(GHS)的推广及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步骤(SAICM)的提出愈发表明,化学品环境管理正呈现出各国联动、彼此影响的全球治理格局.但作为世界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化学品产业发展和管理水平落后,化学品环境污染及健康风险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以职业安全管理为主体的化学品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薄弱,制度不健全.研究认为,推行GHS系统,建立专门化学品环境管理行政法规或综合法律,建立行政协调机制及现有化学品风险评价、优先风险管理以及污染排放、转移和登记(PRTR)制度,完善有毒污染物环境监测制度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加强新化学品申报登记管理相关制度间的协调,将是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适应加入WTO加强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化学品环境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加入WTO后,化学品环境管理面临着新形势,国际贸易带来的化学品环境污染风险将增大,对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压力将加大.必须建立与WTO相适应的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开展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尽可能运用化学品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国际活动和国际规则的制定等,以加强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3.
欧美战略环评法律制度中的主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劲 《环境保护》2007,(2A):86-89
自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涉及经济发展的政策、计划和规划等过程中专门增设了SEA程序,目的在于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直接纳入政府的重大决策之中。从世界各国创设并实施SEA制度的意图看,一方面希望藉SEA制度的实施保障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实施SEA制度给现有决策审批程序带来过多的成本。为此,SEA立法与政策除了要确立一系列科学的步骤、方法和评估手段外,对主体及其各自职责的确立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讲,SEA制度在各国决策程序中尚处于辅助地位,即在不影响决策者行使决策权力的条件下让其他主体对决策方案及其选择方案是否应当实施出谋划策。为此,主体职责履行的程度和优劣直接决定着SEA的最终质量。  相似文献   

4.
战略环境评价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加强宏观环境管理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其中战略环境评价(SEA)是重要工具,回顾了SEA的概念及发展,从技术支持,运行框架和长远效益几方面论述了SEA所能发挥的核心作用。划分SEA的不同工作模式,阐述其综合决策特征,归纳SEA的成功因素,提出我国开展SEA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批准和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或议定书有30多项,大致涉及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化学品和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这些国际环境公约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监测需求。本文在系统梳理上述国际环境公约涉及的生态环境监测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履约监测技术面临监测动力与机制不畅、监测点位与指标有待优化、监测技术发展迟缓和监测科研转化滞后等问题,提出统筹建设国家生态环境履约监测网络、完善履约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履约监测研究成果应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批准和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或议定书有30多项,大致涉及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化学品和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这些国际环境公约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监测需求。本文在系统梳理上述国际环境公约涉及的生态环境监测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履约监测技术面临监测动力与机制不畅、监测点位与指标有待优化、监测技术发展迟缓和监测科研转化滞后等问题,提出统筹建设国家生态环境履约监测网络、完善履约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履约监测研究成果应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全球环境问题开始备受关注.一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已用来解释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的全球决策行为.在全球化进程中,贸易与环境以及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并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加.而对危险化学品的反应活性研究又是评价化学品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安全科学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在对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概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考察以SEA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结果表明:SEA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整体性方法,全面考虑战略替代方案,系统分析累积环境影响,建立环境监控计划及运用适应性环境管理方法,扩展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认为SEA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工具。为了贯彻实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在我国进一步开展SEA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环境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方式,在国际环境管理合作中引起关注。它可以帮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充分权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企业减轻、转移、避免环境风险及因环境问题诱发社会风险的能力。本文以国际金融公司(IFC)标准为样本,介绍了环境风险管理国际规范的基本框架,并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环境管理中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风险管理国际规范对提升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环境管理理念、制度建设以及内容完善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国际公约履约成效以及“十三五”履约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环境国际公约缔约进程后,全面完成了发展中国家中最为繁重的履约任务,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树立和维护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当前,环境公约呈现总体任务繁重、压力持续增大、公约协同日显、履约条件多变、资源约束趋紧、目标任务硬化的新特征。本文通过研究环保部牵头的多边环境条约实施进展,评估了我国环境国际公约履约成效,查找识别"十三五"履约重点任务。其中,特别针对2013年新缔结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研究中国的责任和义务,分析该公约对我国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提出"十三五"期间履约的重点任务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学品的产量和贸易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化学品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伴随着化学品贸易与环境管理的国际一体化趋势以及国内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建立、健全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在对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化学品立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在化学品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如预防预警、源头控制理念不足,缺乏优先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监督管理环节薄弱,以及缺乏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分析了我国化学品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重点针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管理的预防为主、源头控制、风险管理以及全过程管理的立法理念,并对立法管理对象以及需建立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等主要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是合理处置和科学管理化学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区域风险评价这3个层次系统阐述了化学品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化学品分类与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即从风险管理的对象入手,将化学品本身、主要行业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三方面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构建了我国化学品的风险管理框架,旨在为提高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海上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估海上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的损失,对落实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保证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明确了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内涵,是除直接经济损失外,生态系统产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等公益服务的损失.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的研究现状及实践,重点介绍了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评估(NRDA)体系中生境等价分析法和资源等价分析法的基本假设与主要步骤,通过等价分析法确定生态恢复工程的规模,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确定损失.我国学者借鉴NRDA体系等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等方法,并在"塔斯曼海"号溢油、蓬莱19-3油田溢油等典型案例中进行应用及优化,比较了不同评估方法差异及影响因素.评估损失必须首先确定事件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受体类型及敏感度等关键因子,可采用现场监测、遥感及扩散模型等方法确定影响范围与程度,在实践中一般需要综合应用、互相补充.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分析了我国海上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研究现状与应急管理需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建议:①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细化生态损害评估的责任、内容和要求,明确将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纳入生态损害赔偿;②构建技术评估体系,根据化学品性质、生态系统类别及特征等,分类出台一系列技术标准;③建议在遥感遥测技术、化学品泄漏数值模型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提高准确度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战略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分析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刚 《环境保护》2005,(6):42-44
分析战略环境评价(ANSEA)是近年来在战略环境评价(SEA)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方法。与SEA重点分析战略决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有所不同,其核心内容在于对战略决策过程本身进行分析。也就是说,ANSEA以政策决策过程为核心,为政策、规划和项目的决策过程提供一个分析评估的框架,从而有效地将环境评估因素整合到决策形成过程当中,以实现在决策形成过程中更多并更深入的考虑环境因素,提高战略环境评价的有效性有利于优化战略决策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5.
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政 《环境保护》2004,(2):7-11
本文结合我国以及国外化学品管理立法现状,从化学品危害的不确定性出发,分析和探讨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的任务和目的,探讨管理对象和范围、原则以及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科学指南,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技术基础,决定着风险评估和管理决策的质量。目前,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应根据环境管理需求和评估关键环节,按照"总纲、基础方法类技术规范和应用领域类技术规范"的总体架构,建立完善的技术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化学品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为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毒有害化学品滥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危害,使得化学品环境管理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妥善管理化学品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之一。文章系统分析我国化学品产业与环境保护矛盾冲突,指出我国化学品产业密集化程度高、有毒有害化学品持续排放,导致我国化学品突发污染事故频发,同时存在着承接国际化学品产业转移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宏观需求,需要"由点及面"拓展管理思路,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基础信息库建设等,并对化学品环境管理的战略框架构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完善我国的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荣易  秦成新  孙傅  杜鹏飞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1):2571-2580
模型评估验证是模型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管控模型应用于管理决策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以SWAT模型为代表的流域水环境模型在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模型评估验证过程尚缺乏规范性指导.结合SWAT模型建模过程和模型评估验证的基本步骤,梳理总结SWAT模型评估验证过程的评价方法,针对确定研究或决策目标、获取输入数据、构建模型、模型率定验证、展示模型结果等5个阶段分别设计评价指标.筛选中国知网收录的2015—2017年发表的以SWAT模型为主题的428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评价现有研究的模型评估验证过程,分析我国SWAT模型评估验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SWAT模型应用研究总体比较重视模型评估验证过程,能够清晰定义研究区域、建模目标和期望产出,说明输入数据来源和质量以及模型概化、参数灵敏度分析、参数识别、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和结果,模型模拟效果较好.但是,针对SWAT模型评估验证方法的研究较少,在模型参数识别方面还存在参数选取未考虑研究区域特征、参数识别结果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在SWAT模型应用研究中关注参数灵敏度分析和参数识别,结合研究区域特征建立本地化应用数据库,加强模型评估验证方法研究.当模型应用于流域水环境管理决策时,应完整地开展模型评估验证,并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淘汰硫丹的社会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化学品风险管理SEA(社会经济影响分析)方法学,结合中国硫丹生产、使用及替代技术状况的调研,对中国履约淘汰硫丹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5 a淘汰情景下的总成本为5 007.2×104元,其中产业经济成本为4 852.2×104元,管理成本为155.0×104元,沉没成本约为651.0×104元;10 a淘汰情景下的总成本为2 748.5×104元,其中产业经济成本为2 507.6×104元,管理成本为240.9×104元,而沉没成本约为651.0×104元. 硫丹淘汰对现有硫丹原药生产企业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及化工生产链影响,但总体经济影响不大. 对履约淘汰硫丹的主要利益攸关方、就业影响和消费者福利等因素的分析表明,除对硫丹长期集中使用的棉花种植者构成一定的短期影响外,中国履约淘汰硫丹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小. 其中,5 a淘汰情景比10 a淘汰情景可减少约2 000 t硫丹环境排放量,具有更显著的环境和健康效益. 因而,建议中国采用5 a淘汰情景履约淘汰硫丹,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硫丹履约行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PRTR)制度是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对推动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污染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虽开展过相关试点工作,但尚未真正建立起PRTR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PRTR制度,对补齐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管理短板以及构建多方共治的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十分必要.该研究选取国际上7个规模较大且相对完善的PRTR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两种特定的化学物质——汞和含汞化合物以及苯,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技术要素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共同点为按照一套工业分类系统界定出需要管理的行业范围,设置分类管控的化学品清单,以及对不同化学品设定具体的报告阈值;不同点为覆盖化学品种类和分类方式不同以及报告阈值表征方式不同,且同一特定化学品的阈值设定不同,甚至差别较大.基于对比研究结果,总结国际经验,提出了建立实施我国PRTR制度的相关建议:①制定完善的PRTR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界定覆盖行业范围,参考加拿大和墨西哥PRTR制度设置分类管控的化学品清单,结合使用释放量阈值、生产加工和以其他方式使用量(MPO)阈值、企业规模阈值等表征方式分类设置化学品报告阈值;②从法律政策、社会认知和试点实践等方面逐步推动建立PRTR制度;③加强与美国、加拿大、欧盟和经合组织(OECD)等国家和组织的沟通合作,强化我国PRTR制度设计的国际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