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动态,探讨了铬污染修复技术研发的需求,重点讨论了铬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如:土壤清洗技术、化学解毒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和稳定化技术等。并针对这些技术存在的不足,开发了化学解毒与稳定化联合技术,对山西某铬渣堆存场地中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运用化学解毒与稳定化联合技术可以降低污染土壤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浓度,稳定效果好且能在工程实际中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某铬污染场地为例,根据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进行场地现状调查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场地主要污染区域集中在铬渣堆场、浸取车间和转化车间3个区域,属于重度污染区域,其总铬和Cr~(6+)含量最高分别达到69 500,68 300 mg/kg。该场地在开发前需进行场地修复,针对场地不同污染状况,高浓度和低浓度铬污染土壤分别建议采用化学淋洗法和化学还原-固化稳定化法处理。  相似文献   

3.
两段式还原工艺处理铬渣的生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焦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将铬渣中的六价铬进行两次溶出和两次还原,解毒后铬渣中总铬含量≤1.5 mg/L,六价铬含量≤0.5mg/L,远远低于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铬渣以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固化填埋标准浓度值。该工艺技术解毒彻底,无返铬现象,过程简单,处理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刘帅霞  陈勇  陈亮 《环境工程》2013,(Z1):527-529,617
比对了多种还原剂处理六价铬的解毒效果,确定了焦亚硫酸钠、硫酸亚铁两段式还原处理铬渣浸出液中六价铬和总铬的还原剂投加顺序和投加量。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使解毒后铬渣中Cr6+浓度达到0.17 mg/L,满足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解毒后铬渣六价铬≤0.5 mg/的要求,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解毒彻底,可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铬渣中含高浓度的六价铬,属于危险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置的铬渣泄露将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经银河化学公司研发的干湿法结合的“增压隔氧法”解毒工艺处理后,铬渣样品中总铬、六价铬去除率达99%以上.解毒后铬渣样品中总铬、六价铬含量满足《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T/T 301-2007)要求.铬渣解毒后不属于危险废物,可以综合利用于水泥混合材料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常用的铬渣处理方法存在铬形态不稳定、残留的酸溶性Cr(Ⅵ)易淋出等问题,该研究以添加还原剂的偏高岭土基矿物聚合物来直接处理铬渣,探索铬渣的一步解毒/固化及无害化利用。实验中将铬渣和偏高岭土混合用于制备矿物聚合物,加入Na_2S、Na_2SO_3、FeSO_4和FeCl_2作还原剂,改变还原剂的添加比例,对比制备的偏高岭土/铬渣基矿物聚合物固化体的浸出性毒性实验中Cr的浓度,选择最佳还原剂种类及比例。并在最佳还原剂的基础上,探索铬渣的最大处理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自蔓延技术处置铬渣,探讨了高温自蔓延技术还原解毒固化铬渣的机制。以铝粉和三氧化二铁作铝热剂,与铬渣充分混合,用镁条点燃引发自蔓延反应,最终得到铬渣固化体。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自蔓延技术能有效固化铬渣,铬渣的掺渣率高达44.94%。浸出实验结果表明:A组(铬渣原样)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未检出;B组(铬渣原样+重铬酸钾)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为0.117 76 mg/L,远远低于国标(GB 5085.3-2007)限值15 mg/L,六价铬浸出浓度未检出。XRD分析表明:铬渣还原解毒固化机制主要是六价铬在自蔓延反应中被还原为三价铬,再与其他金属化合物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生成含铬尖晶石,铬以离子键Cr—O的形式参与尖晶石的晶格形成。  相似文献   

8.
铬的毒性研究报告较多,而制铬工厂排出的铬渣造成严重污染环境和水源是长期以来未解决的问题,因此铬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硫酸亚铁作还原剂,经干法低温解毒工艺使铬渣的六价铬逐渐转变为三价铬从而达到处理目的。为鉴定铬渣处理前后的毒性比较,笔者作了铬渣处理前后的动物急性蓄积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铬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工业的发展,铬在许多行业得以重要应用,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为主,其中六价铬毒性较大。本文根据土壤中铬的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铬修复技术中固化/稳定化法、化学淋洗法、电动力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并对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衡阳平湖污染淤泥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是一种解决大量淤泥处理难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进行环境疏浚的配套技术.通过在衡阳平湖对2万m3淤泥的固化处理和工程应用实践,探讨了环境疏浚的基本工艺并重点验证固化/稳定化技术对污染淤泥处理的效果.另外,淤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可以快速稳定淤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而用于填筑用土,解决了淤泥的堆放占地和环境...  相似文献   

11.
浅谈铬渣解毒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介绍了铬渣污染状况,对比分析了10余种铬渣解毒技术的优缺点,并且重点论述了旋风炉附烧铬渣工艺过程及其技术特性。研究表明,旋风炉附烧铬渣具有吃渣量大,解毒彻底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型铬渣解毒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石灰、水泥作为固化材料,掺以氧化剂、PFS、PAM等稳定化药剂,确定了硫化砷渣稳定化/固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砷渣固化体养护7 d抗压强度为2.32 MPa,28 d抗压强度为4.56 MPa;增容比(CR)为1.25~1.30,有效地控制了固化体的体积;固化体28 d浸出毒性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限值。经处理后,固化体完全满足危险废物转移、运输、贮存或安全填埋处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含铬废渣对环境污染大及治理难的特点,提出了以废渣治理废渣的技术,利用鼓风炉渣的还原性以及刚排出时的高温,将铬渣按一定比例与之混合,进行铬渣的解毒处理,并对铬渣的解毒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铬渣加入量低于10%时,该技术能够较彻底的将铬渣中的Cr6+进行解毒。  相似文献   

14.
含铬废渣的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铬渣的综合治理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铬渣的污染方式和解毒机理出发,分析了铬渣的综合处理方法,并针对我国菱美矿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用铬渣与轻烧氧化镁合成有实用价值的高级镁质耐火材料,该工艺具有处理铬渣能力大,解毒效果好、工艺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铬渣是铬盐生产过程中的废渣。渣中的Cr~(6+),具强氧化性;水溶Cr~(6+)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更大。铬渣的处理,至今尚未全面、有效的解决。铬渣堆积如山,严重地影响铬盐生产及有关行业。本文将铬渣的处理和利用合为一体,即以FeSO_4初步处理渣,然后用水泥固化,,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二、初步处理  相似文献   

16.
含铬污泥是一种来源广泛、潜在危害大、难于处理的危险废物,常规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如固化/稳定化、造砖、制水泥、提取有价金属、制备铬系产品等,往往存在铬泥消纳量小、利用工艺复杂、成品纯度低、操作过程中存在污染转移等限制性因素。将含铬污泥经造球、高温还原、杂质去除、有用金属回收等工序处理后,返回高炉再利用,不仅可节省钢铁企业高昂的委托处理费用,利用其中的有价资源,还可有效避免污染的二次转移,实现危险废物的闭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7.
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化修复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一项在欧美等国家的污染场地修复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在分析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常用的浸出试验方法和物理评价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仅有少量振荡浸出试验的方法,还缺少动态浸出试验的评价方法;浸出毒性测试普遍采用硫酸硝酸法浸出评估,忽略了As、Cr(Ⅵ)等含氧阴离子在中性至弱碱性pH下溶解度达到最大的情况;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的评价标准则主要借鉴固废毒性鉴别与管理方法,但该方法未规定污染土壤资源化再利用时的评价依据;另外,污染土壤和固体废物的自身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浸出测试和评价标准体系:当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采用卫生填埋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处置时,可参考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时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当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原址填埋时,则应增加绕流浸出方法或穿透浸出试验方法,其评价标准可参考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或根据关注点浓度的要求进行风险评估推算确定;当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再利用时,需根据再利用的具体情景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相似文献   

18.
铬渣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铬渣产量大、毒性剧烈 ,是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废物。介绍了铬渣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的解毒机理、工艺过程和应用实践 ,阐述了对铬渣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 ,并就铬渣的防治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解毒铬渣堆放场周围环境铬污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铬酸酐(CrO_3)和红矶钠(Na_2C_rO_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铬渣,虽经“矸解铬渣回收Cr~6+—Na_2S还原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但露天自然堆放的解毒铬渣在复杂的地球化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Cr~3+可能被氧化成C_r~(6+),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效应。本文对铬渣场周围环境中铬含量水平;铬污染规律及污染程度;评价解毒铬渣露天自然堆的安全性等进行了研究。一、概况解毒铬渣堆放场位于××市张家山南坡,为一块两山相夹的坡地,其下方为层层梯田,约50米处有两座养鱼塘,周围植被较少,主要植物为桐籽树、花生、小麦和蒿草。该堆渣场应用于1982年12月,占地面  相似文献   

20.
铬渣产生量大,毒性强,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介绍了铬渣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的解毒机理和实践应用,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阐述了铬渣在建材工业上的应用,并就铬渣的污染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