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宝  崔骁勇 《环境科学》2013,34(11):4473-4481
IEUBK(Integrated Exposure Uptake Biokinetic Model for Lead in Children)模型是美国环保署开发并推荐使用的儿童铅暴露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本地化是将其应用到我国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儿童行为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儿童血铅含量对以手口接触为主要方式的土壤/灰尘暴露途径最为敏感.以我国西南Y省某污染区域为试点地区,采用问卷调查和环境介质分析等方法,对IEUBK模型中的儿童行为模式参数、环境介质铅浓度参数、土壤和灰尘摄入量参数进行了本地化.采用本地化后的模型预测了相邻的G省某重金属冶炼项目投产前及投产后5、10和20 a的儿童血铅含量,其几何平均值分别为5.28、5.77、6.03和6.32μg·dL-1;如果直接引用基于美国的模型默认参数,预测出的20 a后儿童血铅含量偏低61.39%.  相似文献   

2.
针对焦化企业开展的研究多关于企业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周边环境有机物污染特征等方面,鲜有关注企业周边人群的重金属暴露及其健康风险的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某焦化企业为案例区,以当地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暴露行为模式问卷调查和现场实地样品的采集分析,探讨饮用水、土壤和食物介质中5种重金属(Pb、Cd、Cr、Ni和As)的污染特征,并分析儿童经口途径对饮用水、土壤和食物中重金属的暴露和健康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焦化企业周边环境污染尚不突出,但儿童经口综合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水平为0.74~6.30,是可接受风险水平的1~6倍,非致癌风险主要来自食物As暴露.儿童致癌风险水平为1.76×10-4~7.75×10-3,是可接受最高风险水平(1.0×10-4)的几倍至几十倍,且主要归因于Cr经食物的暴露.本研究表明食物的经口暴露是各重金属经口综合暴露的主要途径,占经口综合暴露量的90%以上;焦化企业周边环境重金属污染虽不严峻,但可能会当地儿童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是人体暴露重金属的重要途径之一,准确评估人体经饮用水暴露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对其采取有针对性地健康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并准确识别兰州市西固区人群经饮用水途径对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本研究于2015年7~9月(非采暖期)和2015年12月~2016年1月(采暖期)开展现场入户调查,采集当地0~5岁和6~17岁儿童的饮水和用水样品,并开展人群饮用水行为模式问卷调查.通过饮水和用水中Cd、Cr、Pb和As的浓度分析,结合儿童饮用水暴露行为模式特征,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展儿童饮水和用水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水体中Cd、Cr、Pb和As的浓度均未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用水重金属的浓度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而饮水较小.饮水和用水中4种重金属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水平范围分别为2. 82E-08~2. 43E-02和7. 55E-09~3. 62E-05,均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但饮水中重金属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均高于用水.同一时期0~5岁儿童用水重金属暴露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低于6~17岁;而0~5岁儿童饮水中重金属暴露的致癌风险低于6~17岁,非致癌风险却高于6~17岁.研究表明该地区饮水/用水重金属暴露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精细化的暴露评估方法可减少健康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沈阳市全市范围内采集大气、土壤、灰尘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将所得的环境铅含量与儿童行为数据和铅摄入量结合,计算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量.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儿童各种环境铅暴露中,儿童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灰尘铅摄入量>吸入空气铅量>皮肤从土壤中吸收的铅量.其中,土壤和灰尘铅是儿童铅负荷的最主要来源,儿童平均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和灰尘铅摄入量分别为2.35×10-2mg·d-1,9.70×10-3mg·d-1.除了皮肤铅暴露,沈阳市儿童每日土壤、灰尘和空气铅暴露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铁西区、太原街和崇山小区是沈阳市儿童主要的环境铅暴露区.  相似文献   

5.
美国儿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加拿大卫生部研究发现,儿童暴露在危害性环境时特别容易得病。通常人在发育期,包括在母体和青春期后阶段任何时候,如果暴露在危害性环境中,都可能引发或导致疾病,也可能会干扰到其发育过程.学习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环境综合暴露系数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关键因子,但受到人群身体特征、生活习惯、社会经济条件等暴露行为模式的影响而有较大差异。为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环境暴露行为特征及提高本地区人群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开展了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主城9区18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2 602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环境暴露特征,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 541份,样本性别、年龄结构和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1%人口抽样调查年龄结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分析显示重庆市主城区室外空气、室内空气、饮水、水经皮肤、土壤经皮肤综合暴露系数分别为0.049 m~3/(kg·d)、0.220m~3/(kg·d)、0.031 L/(kg·d)、0.167 L/(kg·d)、3.074 mg/(kg·d)。重庆市主城区成人人群在空气、水中的暴露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偏高,在土壤中的暴露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偏低,建议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时使用本地区环境暴露参数。  相似文献   

7.
空气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颗粒物基准体系,导致其来源、暴露水平、健康和环境风险信息量不足,相关标准制、修订的依据不足. 解析了美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模式,并追踪了美国基准文件的发布历程和世界卫生组织导则值的发布和修订历程. 辨析了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内涵,分析了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的支撑作用. 综合国外环境基准体系框架构成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污染源—环境空气浓度—暴露水平与剂量—健康/环境效应与风险”的各环节研究方法与目标,提出了“2-4-4”基准研究框架体系,即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包括空气颗粒物人体健康基准和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两部分,其中人体健康基准包括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个体暴露、剂量-效应关系及人体健康效应四部分,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包括颗粒物对生态系统、能见度、建筑物和材料、气候的影响四部分. 建议我国应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近期发展的暴露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载带的有毒有害组分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基于我国人群或区域调查结果,建立我国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定期发布质量基准文件.   相似文献   

8.
暴露参数作为描述人体暴露在环境介质中特征和行为的重要参数和量化指标,其准确性决定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暴露参数本土化是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介绍了人体在呼吸、摄入和皮肤暴露途径下的暴露参数以及各国和地区暴露参数手册收录情况,提出目前尚未收录的生物可给性亦是重要的暴露参数. 对比分析了暴露参数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比较呼吸速率、土壤/尘摄入量、皮肤黏附系数、皮肤渗透系数等参数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推荐适宜本土化的研究方法. 对近20年中国暴露参数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中国暴露参数论文发文量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2012年和2018年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的高峰期. 通过分析现行的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在全面性、代表性和时效性上存在的不足,建议“十四五”期间开展精细化暴露研究,充分收录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对暴露参数手册进行更新和完善,加强暴露参数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建立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和指南,为我国人群本土化暴露参数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前的研究已将有毒的铅与儿童的许多病害如听力丧失、行为改变和大脑受损等联系起来。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又发现过去的铅暴露可能引起今日的高血压。这些高血压病人骨铅含量增高,这是几十年来每天暴露的结果。这种暴露主要是吸入含铅汽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体血铅指标的区域土壤环境铅基准值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由于铅对儿童的强烈神经毒性且土壤铅已经成为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土壤环境铅基准一般基于儿童血铅含量的方法制定.收集国内现有资料,总结并确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其中空气、饮水中铅含量分别在0.12~1.0μg.m-3、2~10μg.L-1之间;0~6岁儿童饮食暴露途径铅摄入量约10~25μg.d-1;育龄妇女血铅几何均值4.79μg.dL-1,标准差1.48.采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和成人血铅模型(ALM),计算我国居住用地和工业/商业用地土壤环境铅基准值分别为282 mg.kg-1和627 mg.kg-1,略低于英美等国.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我国儿童平均铅暴露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且暴露场景与欧美发达国家有明显不同.我国亟需开展环境铅暴露与儿童血铅含量相互关系研究,制定基于血铅指标的铅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方法导则.  相似文献   

11.
细颗粒物是目前复合型大气污染环境下的典型污染物,由于其粒径细小,极易被人体吸入至肺部而引发疾病。开展细颗粒物个人暴露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国民健康长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本文旨在总结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展细颗粒物的个人暴露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介绍细颗粒物个人暴露研究的成功案例,为我国今后健康暴露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 CPs)是我国目前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的阻燃剂和增塑剂,其中短链氯化石蜡(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SCCPs)作为新污染物,因具有持久性、高毒性、长距离迁移特性和生物蓄积性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特性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尤其是SCCPs的环境赋存对环境健康的危害亟需进一步研究. 国内对SCCPs的研究集中在分析方法与环境行为等方面,对SCCPs的环境健康效应研究较少.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SCCPs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环境健康效应进行了梳理. 结果表明,SCCPs已被证实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SCCPs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浓度越来越高,因此SCCPs的环境外暴露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 研究显示,我国尚未停止SCCPs的生产与使用,因此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之际,应加快SCCPs分析方法的研究进程,利用高分辨质谱将SCCPs的分析方法规范与标准化,并且在研究SCCPs的环境行为、迁移转化机制与毒性效应的基础上,深入开展SCCPs人体暴露风险与健康效应评估的研究,建立有效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城市表层土壤中PAEs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了城市表层土壤中美国环境保护部(U.S.EPA)优控的6种PAEs (DMP、DEP、BBP、DnBP、DEHP和DnOP)含量。重点研究了城市表层土壤中PAEs的污染水平以及儿童和成人暴露城市表层土壤中PAE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西安市表层土壤中Dn BP和DEHP高于环境风险限值的样品比重分别为21%和11%;人群暴露表层土壤中PAEs的主要暴露途径都是以手-口摄入为主,其次是皮肤接触暴露,最后为呼吸吸入;不同途径暴露剂量均是儿童高于成人;儿童和成人暴露表层土壤中PAEs的非致癌风险均低于风险阈值1,暴露BBP和DEHP的致癌风险也低于风险阈值10-6。  相似文献   

14.
钟斐 《环境保护》2013,41(15):71-72
环境文化是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意识习惯的集中反映,它是包涵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民俗传统的综合性立体性概念。大力发展环境文化是我国现阶段生态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各地民俗特点、环境特色的不同,环境文化建设的表现方式极为多元。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以朴素的人与自然合一的观念集中反映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与意识习惯,与  相似文献   

15.
将时间-活动模式与微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相结合估计儿童个体NOx暴露水平. 分别在北京和青岛两市各选择3所学校监测校园环境污染物,并在每个学校选择10名儿童监测其家庭居室空气中ρ(NOx)及个体24 h NOx暴露水平,同时收集其时间-活动信息,采用时间-活动模式估计儿童的个体暴露水平. 交通工具中的NOx暴露水平可通过校门口空气中ρ(NOx)和交通工具的污染水平系数(λ)估计.结果表明:利用时间-活动模式模拟的儿童个体24 h NOx暴露水平为0.041 mg/m3,与调整后的个体暴露实测水平相关性较好(R0.785,P<0.01),差值为(-0.002 6±0.013 0) mg/m3,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39,P>0.05).表明采用时间-活动模式与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相结合方法估计的儿童NOx暴露水平与个体实际暴露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研究发现,在我国一些环境污染风险较高的区域,部分居民贫困状况与环境健康损害相关。实施健康扶贫,优化扶贫策略,分类分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于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环境健康影响人群,通过救助环境健康损害居民、干预污染物暴露、改善综合环境质量等方式,尽量降低环境污染暴露所致健康危害的经济损失和暴露人群的贫困状况,是健康扶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多溴联苯醚(PBDEs)和新型阻燃剂(NFRs)环境健康风险的认识,开展PBDEs和NFRs暴露与儿童肾损伤研究. 选择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暴露组,57例)和对照区儿童(对照组,57例),开展问卷调查和血、尿样采集,检测血中PBDEs、NFRs、铅、脂肪、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浓度,尿中镉、镍、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浓度. 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污染物暴露水平差异,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儿童肾功能指标差异,线性回归分析污染物暴露水平和肾功能指标的关联,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不同污染物对肾功能指标影响的两两交互作用. 结果表明:①暴露组儿童PBDEs和NFRs内暴露浓度(中值分别为230和340 ng/g lipid)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中值分别为110和160 ng/g lipid),PBDEss浓度与NFRs浓度呈显著相关. ② PBDEs、NFRs浓度与肾功能指标β2-MG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BUN、SCr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PBDEs与金属的交互作用对β2-MG和UA浓度存在显著影响. ③ PBDEs和NFRs暴露导致暴露组β2-MG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UN和SCr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增加暴露组儿童肾损伤的风险. 研究显示,较高的PBDEs和NFRs暴露浓度增加了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肾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儿童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追溯等途径检索收集,并按照拟定的标准筛选国内1994-201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儿童血铅水平的论文;根据调查对象居住地点,将论文分为以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和以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两类.在此基础上,按照WHO推荐的评价方法,评估儿童铅暴露引起的轻度精神发育迟滞(以精神发育迟滞MMR发病率表征)及其疾病负担(以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表征),以此评价中国儿童铅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儿童的血铅均值为7.02 μg·dL-1,MMR的发病率为17.9‰,农村儿童相应值分别为7.88 μg·dL-1和19.8‰.城市和农村儿童因铅暴露导致的DALYs损失分别为每千人39.4例和43.2例.结果提示,我国儿童铅暴露所致MMR发病率高于西太平洋区的平均水平,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儿童铅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部分地区铅暴露儿童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解析我国现有血铅浓度数据,采用无阈值剂量效应曲线,计算了我国部分地区轻度智力发育迟缓(MMR)的发生概率.最后利用MMR发生率以及生命周期表,计算了相应的伤残调整寿命年.结果表明:我国儿童血铅浓度几何均值和几何标准差分别为5.94,1.58μg/dL,超标率为12.74%,而由于铅暴露污染所导致的儿童MMR发生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分别为0.78%和0.10a.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儿童的铅暴露风险低于非洲,南美以及部分中东地区,远高于北美以及欧洲,与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湿热海洋、干热沙漠两种典型大气环境对7A85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万宁、敦煌两种典型环境中开展7A85铝合金大气暴露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7A85铝合金在我国两种典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特征,定期测试该材料的拉伸强度和腐蚀深度。结果暴露3 a,7A85铝合金湿热海洋、干热沙漠两种典型大气环境中的最大腐蚀深度分别为254、90μm,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18%和5%,断后伸长率分别下降了72%和22%。结论 7A85铝合金暴露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热沙漠环境,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会阻止腐蚀的进一步发生;暴露于湿热海洋大气环境,随暴露时间的延长,7A85铝合金腐蚀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