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污水土地处理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需水量不断增加,而水体污染却日趋严重,水资源危机迫在眉睫。我国虽有稳定的地表径流26000多亿 m~3,但可用水总量仅为11000亿 m~3。全国一次水资源利用率不到60%,即可用水量为7000亿 m~3,而每年排放的300多亿 t 废污水所污染的水量至少有3000多亿 m~3。可见,剩下的可用地表清洁淡水仅有4000亿 m~3,1980年全国总用水量已接近此限。到2000年,用水量若以增加1倍计,即达6000~7000亿 m~3,约占实际可用清洁地表水资源的150%。据1985年对全国324个城市调查,有183个城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5,(7):26-26
公众是环保的主力军环境保护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事关你我他的大事。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一个人扔一张纸,就有13亿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中国的环保能走多远。公众是中国环保的主力军,只有唤醒所有国人的环保意识,我们的环保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沙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质差已构成威胁12亿人口生存的一大尖锐问题据“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调查”结果证实:饮用水水质差已构成威胁12亿人口生存的一大尖锐问题。该调查历时5年,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参加调查的环保专家认为:肿瘤病、慢性病人数增加,与饮用水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4.
选取1997—2013年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度量指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等计量技术探究了新疆和田地区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和田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增加有效带动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总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增加;2和田地区的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总用水量分别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和田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用水量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大,农业用水量和总用水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自来水从供水到现在已经36年了,基本全部采用地下水资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水量不断增加。每天供水能力从最初的4500吨增加到目前53万吨以上,增长了117倍多。许多工厂、单位自备水源地的供水量,每日约为23万吨。加之郊区、县(仅指长安县)的115万亩井灌农田,年采水量达3.8亿吨,几乎接近城市供水量的3倍。可见全市地下水开采量是十分巨大的。有迹象表明,各地下水源地的开采量已超过补给量,造成地下水位剧烈下降,并产生了地面  相似文献   

6.
垃圾是伴随人类生活和生产而产生的,有人估算过,目前全世界一年产生的垃圾已逾100亿吨,人均达到两吨左右。在我国,一个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每天可产生100吨生活垃圾,加上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每日垃圾产生量不低于1500吨。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对生态环...  相似文献   

7.
《绿色视野》2011,(12):26-29
2011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徽省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原所辖县区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经此调整,合肥市现辖4区1市4县,城市空间、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到2020年,合肥人口规模将达1000万,在皖江城市带上,一个"区域性特大城市"呼之欲出。人口多城市用水量自然飚升,现在合肥常住人口570万人,夏季平均每天用水量达到100多万立方米,足有大半个天鹅湖之大。  相似文献   

8.
据悉,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还有297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其中,地级以上城市63个,包括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8个。位于重点流域、区域“十五”规划范围内的城市54个。根据建设部通报的全国污水处理情况,目前,全国661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708座,处理能力为4912万m3/d,是2000年的两倍多。全年城市污水处理量162.8亿m3,比2000年增加了43%,  相似文献   

9.
我县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总面积802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人。是一个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外贸出口基地。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13.8亿元,比1976年增长了1.3倍。其中工业产值8.7亿元,比1976年增长了1.2倍;农业产值5.1亿元,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742元。目前经济产值的比重是:国营企业占19.8%,社队、集体企业占52.7%,农业占27.5%。全县1o个公社中就有4个公社的工农业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我县绝大部分是处于平原地带,河流交  相似文献   

10.
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用多种文字同时向全世界公开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该报告共12章,约37万字,论述了当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实现持续发展的长期环境战略。报告引用大量的历史资料、统计数字和专家评论,全面地阐述了当今威胁地球的16个环境问题。 (1)人口激增报告中指出,全球人口将从1985年的48亿增加到2000年的61亿,到2025年将是82亿。人口增长的90%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985年约4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到本世纪末,约半数人口将生活在城市,而  相似文献   

11.
据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投入逐步增加,“七五”期间共投资476.42亿元;“八五”期间达到1306.57亿元,是“七五”期间的2.7倍;而“九五”期间又是“八五”期间的2.6倍,达到3447.52亿元;“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初步预计,“十一五”(2006至2010年)期  相似文献   

12.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数十万群众参与集会,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3.
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这表明地球人口已经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EPA)倡议这一天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世界人口问题的重视.2005年,法国图尔结束的世界人口年会发布消息指出,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5亿人.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也许是当今最为严重的问题,由于人口的增加,直接引发的政治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市镇生活垃圾数量迅速增加。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城市垃圾总量几乎增加了2倍,在2014年达到了3.45亿吨。尽管欧盟曾计划在2020年将人均垃圾倾倒量减至300公斤,但现在据欧盟统计,从2004年到2014年,欧洲的城市垃圾增加了23%,达到人均877公斤。在东南亚,由于近十几年来的城镇化进展,东南亚的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8.9%以上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加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演变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分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000—2012年城镇化、三次产业发展及用水结构等统计数据,首先分析宁夏城镇化与用水结构的发展现状,其次定量比较和分析宁夏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演化过程,并模拟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用水总量高但比重在下降,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比重随城镇化的进程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城镇人口每增加1万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20.91万m3;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工业用水量增加13.19万m3,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对用水效益提升起促进作用。预测到2030年,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分别将在现状基础上增加0.2124亿m3和3.325亿m3,需要通过农业节水和压缩农业用水,才能满足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水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广州市生活用水量日益增长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变化幅度较大和影响较显著的4 个指标,采用1992 年~1997 年的数据对广州市生活用水量变化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提出了减缓该市生活用水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城市用水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用水量的预测结果,对于城市规划、供水系统的管理及改扩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寻求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是保障预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BP(Back—Propagation,反向传播算法)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反映社会、经济的两个影响因素人口和工业产值对用水量需求的影响,具备系统决策功能。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水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文昌 《环境教育》2006,(3):42-44
随着人们饮食消费观念的改变,绿色食品以其环保、健康,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836家,产品总数达到6496个,实物总量4600万吨,产品国内销售额86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生态和自然食品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些不法厂家摸准消费者的心理,瞄上绿色食品的标识,生产伪绿色食品,鱼目混珠,导致消费者在购买绿色食品时上当受骗。当然,更令人担忧的是,真绿色食品也可能存在不绿色的元素,比如使用了不环保且可能有毒的包装,等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LMDI-Tapio两阶段方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2015年用水量变化驱动效应与脱钩状态,分解脱钩指数,探究脱钩状态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稳定且状况较好的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变化过程,3省市总体脱钩状态存在差异性:浙江上海江苏;上海脱钩因素贡献率为:强度收入人口结构,江苏和浙江的脱钩因素贡献率均为:收入强度结构人口。结果表明,产业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的促进因素,经济收入增加和人口规模增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的抑制因素。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应改善发展结构,优化三大产业的用水比例,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强脱钩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用水量日益增加;加之水的分布不均、无计划开采、水质的不断污染,导致了部分地区和城市吃水和用水困难;因此,加大了地下水的开采量。为了防止地下水源的枯竭和水质的恶化,特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节约用水。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和城市用水供不应求和严重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我国城市工业用水循环率很低,仅为10~30%左右,如能提高到60%,将大大节约用水量;同时严格控制自备水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