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历史背景 海洋油污染,特别是在港口和码头的油污染问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被意识到了。不少国家当时已试开始在他们的领海采取控制排放油污的措施,并提出了以罚款的方式阻止非法排放污油。 虽然在第二世界大战前曾考虑过国际性控制排放污油的措施,但没有达成任何有关这方面的协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禁止船舶向沿海水域排放含油物质。但是,船舶违章排放舱底含油污水仍然不断发生,是港口水域油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及时追查违章排放者以防止港口水域污染,需要建立鉴别船舶舱底水污油的方法,以判别排污源。用荧光光谱法对污油样和可疑排污油样进行比较鉴别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孔玉梅 《环境科技》1995,15(3):53-55
大连湾沿岸有主要排放污物单位三百多个,每年排入海湾的废水为二亿六千多万吨,每年排放的油类约为二万吨,进入港口的航船也有大量油类排放海中。油污染是大连湾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为此,应用正烷烃指纹鉴别法对十五种原油和十十五种含油水样进行色谱分析,得到三十多张谱图。  相似文献   

4.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于今年十月在大连举行了“海面溢油鉴别技术讲习班”。 石油一直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随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防止海洋石油污染,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作。据报道,每年约有五百至六百万吨油品流入海洋,其中约三分之一是船舶排放造成的。由于船舶的路线、停靠使航道、港口,常常发生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工业和船舶运输业的发展,排放和溢出的原油、各种燃料油等油类已成为污染海洋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虽然对溢油的防止和控制有所改进,但环境油污染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查明溢油来源、掌握环境油污染现状、制订防治油污染措施以及执行船舶和沿岸工厂违章排放含油污水法规,必须建立有效的溢油鉴别方法,即研究各种油之间以及各种排出油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一、海洋油污染的由来 海洋油污染来自四个方面:自然界的海底原油渗漏,陆地向海洋排放含油物质,海上石油生产过程中排放油类物质和船舶运输过程中排放油类物质。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院1985年的一份报告,近10年来,每年有100到800万吨的油进  相似文献   

7.
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影响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港口低排区规划是控制港口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港口污染治理起步较晚,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全面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立港口“低排区”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用于解决港口空气污染问题的新兴手段和重要措施。以深圳港为例,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大气污染源,该港口的各类污染源的影响从大至小依次为远洋船舶、运输车辆、内河船舶、作业机械,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染排放。通过计算污染物排放的PM2.5当量,可以看出港口低排区方案实施后是所要求减排量的1.2倍。虽然目前中国港口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以进一步推动港口污染控制。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港口低排区方面的管理经验也值得借鉴,以利于港口污染控制方案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新发明的重质油回收器Vikoma国际公司最近下水世界上最先进的重质油回收器。Vikoma公司在总结126个国家多年油污染控制和集油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SEADECIL系统,处理水面废物。满足世界抗油污染组织的要求,也符合工业型的港口需要,便于维护,...  相似文献   

9.
对内河船舶油污染整治工程的治污效果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初步探索,给出了整治工程实施后的石油类排放削减量的计算公式,建立相应的水量和石油类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改善效果预测。最后应用该评估方法进行京杭运河徐扬段船舶油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的治污效果评估,预测工程实施后的石油类排放削减量和水质改善程度,为该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连新港从建港开始,十多年来始终把港口的环境建设与生产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在做好油码头防治油污染的同时,大力栽花种树,改善和美化港口环境。目前已在1.57平方公里的港区内植树20余万棵,修建各类花坛4.9万平方米,建花廊一处、凉亭六座。港区绿化面积已达29.2万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的93%,已成为花园式港口。  相似文献   

11.
长江感潮河段码头油污染事故风险影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贴体曲线网格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长江太仓段潮流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码头油废水排放和成品油泄漏两种典型油污染事故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模拟预测,成品油泄漏采用费伊扩展模式预测其油膜面积、厚度、飘移距离等特性;含油废水排放采用非稳态二维水质模型预测其浓度分布。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与水动力模型耦合,能够较好的模拟涨落潮对码头油污染输运扩散的影响,为码头选址的可行性论证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洋的油污染源来自海上采油和船舰活动及河流和沿海石油工业排放,工矿及各种陆空交通工具等排逸至大气的石油烃,它们最终都汇集到海洋。大量文献报导,海洋油污染造成了可观的经济损失,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海洋石油污染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事故油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陆地上,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汽油或其他油类泄漏至周围河流、湖泊或者海域对水体造成污染;二是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燃油外溢或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渗漏,对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造成污染。交通事故油污染事件具  相似文献   

14.
石油污水灌区的微生物生态及其降解石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半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废弃物和石油对农田、河流、湖泊、港口、海湾及海洋的污染增加了。这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水产和环境质量。在消除这种污染的综合因素方面,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Senez,Konovaltshch-Mazoyer(1958)和Zobell(1964)对油污染和海洋生态,特别是细菌自然净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Kincannon和Huddlecton(1971)采用土壤耕作法使土壤中微生物经过十八个月之后降解了石油中的烷烃、芳烃80—82%。他们认为该法可用来处理地表的石油废弃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根据秦皇岛(1979~1987)水域监测数据,建立油污染管理的目标模型:=2.6005-2.4005e-0.030165t 该模型可为港口水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船舶油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据美国有关部门估计一九七五年由于油轮的正常作业而排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40万吨,另据美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透露:每年约有500至600万吨油品流入海洋,其中船舶排油几乎占三分之一。作为船舶集散场所的港口,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日趋增多,如何有效地遏止船舶油污染的发生和发展早已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港口吞吐量常年跻身世界前列,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稳居7席。这些往来于港口间的船舶多以柴油发动机为主,使用的燃油硫含量最高达3.5%,排放了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繁忙的水运加重了沿海沿江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以深圳市为例,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占深圳市排放总量的67%和14%。船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港口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秦皇岛市废矿物油的产生和排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废矿物油资源化是解决近岸海域油污染的最佳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废矿物油资源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港口细颗粒物(PM2.5)排放是沿海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港口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包含PM2.5的影响预测及分析,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科学系统的港口营运期PM2.5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文根据我国港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和文献报道,识别出运输船舶、工作船舶、港口机械设备和集疏运车辆的尾气为港口范围内主要的PM2.5排放源,其中运输船舶按照发动机类型和燃料品种进行分类,港内工作船舶和港口机械设备按照发动机功率进行分类,集疏运车辆按照尾气排放标准进行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排放因子;考虑环境评价期间排放源活动水平的数据精度,建立了简化的"自下而上"的港口营运期PM2.5排放量估算方法;根据我国港口环境评价工作经验,选取ADMS模式作为港口营运期PM2.5环境影响预测的模式,从而建立了各类污染源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海上石油漂移扩散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南海北部大陆架蕴藏的石油已进入勘探开采阶段。海上石油的开发、运输和加工,难免会出现各种油污染事故。如船舶的压舱水和洗舱水的排放,井喷都可能造成石油污染。为了有效地回收和清除海上石油污染,需要提供溢油漂移的预报信息。我们在珠江口唐家湾海面上进行了一次石油稀释扩散实验,得到石油在海面漂移和扩散运动的某些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