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复杂,环境承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经济主要为传统的农业经济,建立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民利益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依据,评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等措施建立和完善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石漠化面积迅速扩大,林地覆盖率急剧下降,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科学问题,严重影响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且侵蚀严重,土壤中的有机碳和营养盐主要来自地表枯枝落叶层的分解及累积。在气候变暖、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有机碳急速流失和土壤质量退化的背景下,分析不同林下凋落物量和降解动态以及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差异,揭示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凋落物归还量及其对土壤碳库积累的贡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为喀斯特地区林地恢复重建和石漠化遏制工作提供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Moran′s I指数对旅游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整体判读,并运用冷热点分析、经济重心模型探究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不均衡,但相对差异越来越小。②旅游经济发展高水平区域由东向西南扩散,集聚在东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上。③我国旅游经济重心进入湖北省,轨迹向西南方向移动,集中在中部地区。④经济基础条件越好的地区并不意味着旅游业越发达。⑤资源禀赋条件、交通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水平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峰丛洼地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地貌类型,气候湿热,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可利用水资源匮乏,人们的生活生产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分析该类型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缓解水资源问题的方法,提出水资源供应保障的合理措施,以期为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岩溶生态现状为背景,选取影响石漠化主要的地形、植被、坡度和土壤4个自然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将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敏感.从结果看,研究区的石漠化敏感性以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从空间上看,呈现连续不规则的条带状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中部等区域.  相似文献   

6.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发生演变时空特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石漠化的成因机理,重点探讨了当前石漠化治理的主导思想,认为石漠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地质调查的开展、以岩溶小流域为整治单元的水资源开发以及典型小流域的综合整治示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田雨  谢强 《四川环境》2012,(Z1):103-107
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近年来,西南地区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汉源为例,简要介绍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守忠  胡囡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68-70,74,F0003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利用1995年以来县域统计资料对黑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空间分化显著;②极不发达县域向东扩展;③区域发展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先增后减;④中心城市发展缓慢,但哈尔滨、大庆、牡丹江三市的带动作用显著。探讨了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历史基础与路径依赖、经济发展政策、区位、交通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导致黑龙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罗平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问题是实现生态脆弱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选取喀斯特地区的罗平县作为研究对象,将遥感、GIS和多元统计技术结合运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对罗平县1990~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平县耕地逐年减少;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包括人口、经济和社会投资。  相似文献   

10.
广西石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石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采用了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西石漠化的成因和防治对策,认为导致广西石漠化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更有人为的;其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释放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大整治力度、执行财政补偿制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分析了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统计与核算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上游及源流区草原荒漠化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恶化、草地开发利用失衡、草原荒漠化日趋严重的问题,提出具体规划和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油脂脱色废白土的回收和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油脂脱色废白土进行有机溶剂浸提及酸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不但可以使废白土中的脱酸油脂得以提取并回收重新利用,而且还可能使所用的提取剂得以回收。降低了生产成本,防止了废白土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持续提取抗癌药物喜树碱及类似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蛇根草属植物中发现喜树碱及其类似物,是获取该类物质重要的替代途径。对蛇根草属植物的主要用途、生物学特征以及主要活性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介绍,论述了运用生物技术从蛇根草属植物中产生喜树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并对该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长庆油气区大部分地处失陷性黄土地区,其区域特性、降雨特点及地面集流方式易产生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通过采用道路型雨水收集和分类区别处理技术对站场设计优化,将站场雨水、废水收集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外排,既减少排水引起的自然灾害和后期维护费用,又可满足站场绿化用水,节约水资源。经过设计应用初步形成了适应于长庆油气区实际的站场水环境治理与绿化设计模式,为后期新建油气田的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Irrigation effects on pesticide mobility have been studied, but few direct comparisons of pesticide mobility or persistence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urfgrass versus bare soil. The interaction of irrigation practices and the presence of turfgrass on the mobility and dissipation of mefenoxam [N-(2,6-dimethylphenyl)-N-(methoxyacetyl)-D-alanine methyl ester] and propiconazole (1-[[2-(2,4-dichlorophenyl)-4-propyl-1,3-dioxolan-2-yl]methyl]-1H-1,2,4-triazole) was studied. Sampling cylinders (20-cm diam.) were placed in either creeping bentgrass [Agrostis stolonifera L. var. palustris (Huds.) Farw.] or bare soil. Mefenoxam was applied at 770 g a.i. ha(-1) and propiconazole was applied at 1540 g a.i. ha(-1) on 14 June 1999. Sampling cylinders were removed 2 h after treatment and 4,8,16, 32, and 64 days after treatment (DAT) and the cores were sectioned by depth. Dissipation of mefenoxam was rapid, regardless of the amount of surface organic matter or irrigation. The half-life (t1/2) of mefenoxam was 5 to 6 d in turf and 7 to 8 d in bare soil. Most mefenoxam residues found in soil under turfgrass were in the 0- to 1-cm section at 0, 4, and 8 DAT. Residues were found in the 15- to 30-cm section at 4, 8, 16, 32, and 64 DAT, regardless of turf cover or irrigation. The t1/2 of propiconazole was 12 to 15 d in turfgrass and 29 d in bare soil. Little movement of propiconazole was observed in either bare soil or turf.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饮服行业环境污染状况、成因、危害及如何防治污染与加强行政管理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防治油气泄漏事件,长庆油田以重点环境保护目标为对象,按照层级防护、标本兼治、数字预警、分级响应、就地控制的原则,建设油气泄漏防治体系,明确和落实油田公司、厂处、作业区、生产岗位四个层级的防治范围和职责,构建系统参数预警报警、阀门截断、基础防护三道防线,全面提升安全环保的防范能力和水平。保证事故状态下,能够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进行最有效的处置,实现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自行研制的砂尘一体化试验系统进行了介绍。设备研制中对基于文丘里原理的加砂/尘试验系统和自动监控除湿试验系统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根据环境试验要求,指出了该试验设备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加砂方式优化、温度调控、砂/尘浓度的测量与控制以及吹砂吹尘合一等技术难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该试验系统研制成功,为考核装备的环境适应性和产品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累积及生态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已普遍存在,其在环境中的浓度增长迅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中PFCs的迁移转化规律决定其环境效应,是进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目前关于PFC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体及生物体内PFCs的分析检测,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介绍了PFCs研究现状,综述了PFCs在环境中的分布模式、生物体内的蓄积规律以及环境中PFCs的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阐述了PFC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PFCs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