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浓度难降解乳化废水湿式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2L高压间歇反应釜中,系统地研究了湿式氧化对乳化液废水的CODCr,TOC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湿式氧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湿式氧化温度以220℃为宜,进水CODCr质量浓度为48000mg L时反应2h,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达86 4%,79 5%;供氧不足氧化受到显著限制,供氧量以(1 0~1 25)p(O2) 为宜;该法在较宽浓度范围内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pH值对有机物氧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达标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超滤和凝胶色谱法调查了炼油厂达标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 (DOM)的分子量分布 ,并用树脂吸附和离子交换技术研究了该废水DOM中疏水性酸 (HoA)、碱 (HoB)及中性物 (HoN)和亲水性酸 (HiA)、碱 (HiB)及中性物 (HiN)的比例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 MS)定性分析了疏水性有机物的组成 .结果表明 ,某炼油厂达标废水的TOC为 12 0 6~ 16 80mg·L-1,其中溶解性有机碳 (DOC)为 10 15~ 14 4 4mg·L-1;分子量 <1k的DOM约为 80 % (以TOC计 ) ;DOM中HiN、HoN、HoA、HiB、HoB及HiA的含量分别为 2 9 7% ,2 6 5 % ,2 1 1% ,13 4 % ,5 1%及 4 2 % .鉴定出的HoN包括脂肪烃、苯系物、含硫化合物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等 ,其中C10和C11脂肪烃、甲基亚硫酰苯及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高 .根据表征结果提出了回用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加少量海藻酸钠及SiO2、CaCO3的方法固定高效菌处理PTA污水.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PVA 10%、海藻酸钠0.3%、特种菌种10%、SiO2 3%、CaCO30.3%,用饱和硼酸溶液(pH为4.0)作为交联剂,制得的颗粒处理PTA废水时,废水COD负荷为2.91kg/m3·d时,CODcr、TOC、TA去除率均为85%以上;废水COD负荷为12.2kg/m3j·时,CODcr去除率仍为50%以上、TOC去除率为60%以上,当pTA废水pH从55降至35时,CODcr、TOC、TA去除率仍在86%以上.  相似文献   

4.
宋永会  魏健  马印臣  曾萍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0):2522-2527
考察了两种废水中和反应过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然后采用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对废水进行络合萃取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溴化废水中和滴定胺化废水可以大幅消减废水中污染物,避免后续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在pH值为8.0,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对废水中TOC和金刚烷胺的单级萃取效率分别为49.6%和99.5%;多级萃取对TOC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以2.0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在水/油相比为1:1条件下,可以将47.5%的金刚烷胺从负载有机相中反萃分离,回收得到的金刚烷胺盐酸溶液可以回用,再生后的萃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滤+纳滤工艺处理印染废水,通过改变废水盐的种类、废水的pH值,分析相关因素时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以NaCl为主要助剂的混合浓洗水,COD和TOC的总去除率都在80%以上:以硫酸盐为主要助剂的碱性染缸废水和第一道漂洗废水按照5:2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液,纳滤过程对电导率和盐去除效果好,去除率分别为63.4%和60.3%,色度的去除率为93.8%;调节pH值后的以硫酸盐为主要助荆的染缸废水COD和TOC总去除率分别为77.2%和93.6%,色度总去除率为98.4%,同时具有较好的脱盐效果,全盐量从9 500 mg/L降至563 mg/L,脱盐率约94%,能大量削减外排废水中的含盐量.  相似文献   

6.
厌氧-好氧处理磺胺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好氧复合反应器处理磺胺废水,在厌氧TOC负荷约1.2kg/(m3·d),好氧TOC负荷约0.6kg/(m3·d)的运行条件下,TOC厌氧去除率可达50%以上,TOC总去除率可达85%以上厌氧过程有约30%SO42-被去除,无CH4产生,这表明TOC的厌氧去除为硫酸盐还原条件下的缺氧降解.  相似文献   

7.
X760.3 200403436 高浓度难降解乳化废水湿式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曾新平(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4,17(2).-38-41 环图X-6 在2L高压间歇反应釜中,系统地研究了湿式氧化对乳化液废水的CODCr,TOC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湿式氧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湿式氧化温度以220℃为宜,进水CODCr质量浓度为48 000m/L时反应2h,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达86.4%,79.5%;供氧不足氧化受到显著限制,供氧量以(1.0-1.25)p(O2)*为宜;该法在较宽浓度范围内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pH值对有机物氧化影响较小。图15表1参4  相似文献   

8.
采用H2O2为氧化剂,在连续蒸发壁式反应器中进行了超临界水氧化降解分散染料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分散染料废水时,TOC的去除效果优于TN的去除效果.在25 MPa,380~460℃的条件下,短短30s的时间内,TOC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而TN去除率却只有45%~60%.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以及氧化剂用量的增加,废水中TN浓度随之下降而NH3-N浓度却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9.
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衍洋  张钦辉  钱翌  白卯娟 《环境科学》2009,30(7):1949-1954
采用钛基二氧化锡(Ti/SnO2)和金属铁构成组合阳极,并以石墨为阴极,研究了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丙烯腈生产废水的效果及反应过程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电化学氧化相比,采用组合阳极的双电极氧化过程获得了更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并提高了电流效率.在相同电压下,当不外加H2O2时,COD去除率比采用传统电化学氧化提高11.0%~13.8%,电流效率提高8.0%~15.0%,而当外加H2O2浓度为2 200 mg·L-1,且电压为4.0V时,COD去除率达74.6%, TOC去除率达67.9%.随着外加H2O2浓度的增加,COD和TOC去除率增加.反应初始阶段H2O2浓度较高而Fe2+浓度很低,随反应时间延长H2O2浓度迅速下降而Fe2+浓度则逐渐升高.反应过程中H2O2与Fe2+浓度变化速率与电压密切相关. H2O2初始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阳极通电时间对电流效率影响显著.双电极电化学氧化对丙烯腈生产废水色度也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为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微生物处理有机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黄浦江水为处理源水 ,将筛选出的菌种用海藻酸钠为载体进行固定化包埋 ;对间歇式处理体系中菌体浓度 ,处理温度以及起始 TOC浓度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菌体浓度为 1g/L~2g/L,处理温度为 20℃时 ,包埋颗粒性状保持较好 ,对源水中起始浓度在 10mg/L~15mg/L之间的 TOC具有20%~30%的降解率 ;温度升高 ,明显缩短颗粒使用寿命 ;而菌体浓度增加对处理效果没有增强作用 .另外 ,以菌 TD2和 TD4包埋颗粒为例 ,测试发现经 48h处理 ,其对源水中浓度为53.4μg/L酚具有 90%左右的降解率 .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力分离、二氧化氯氧化、化学沉淀+过滤方法分别对某镀铜车间的含油、含氰、含铜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在pH=9的条件下,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将CN-氧化为N2;金属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根产生难溶的氢氧化铜,经沉淀过滤后出水,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8.2%,处理后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相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印染废水和电镀废水的治理、提出了模块化治理污水的概念。在污染物种类及水量都增加的同时 ,能有效降低污水治理的费效比。适用于小且分散的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3.
电凝聚气浮法处理餐饮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电凝聚气浮法处理餐饮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考察了废水电导率、浓度、pH及极距、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电流密度及电解时间;本文对电耗、铁耗及有关处理装置的设计参数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麦芽生产过程包括清选、浸麦、发芽、烘干以及除根等工序,废水主要来自于浸麦、发芽等工序。某麦芽生产厂根据麦芽过程用水和废水产生的特点,采用设备改进、加强工艺管理、用水管理、废水回用、提高员工技能等措施,通过源头削减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合理调节生产用水,降低生产用水量和废水产生量,麦芽生产水耗指标为2.4 m3水/吨麦芽。麦芽废水采用SBR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要求。该麦芽企业废水管理和处理经验为同行业提供了较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杨春伟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47-148
机车清洗污水经撇油、酸碱中和、气浮、过滤、活性碳吸附等工艺流程的处理后,进行全封闭循环,再用于清洗机车,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能否经济、合理回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着重介绍了膜技术在生活污水、油田采出水、造纸废水、纺织印染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膜技术处理废水与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实现废水回用和有用物质回收的优点。并展望将膜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特别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含低分子量污染物的分离,与传统的废水处理过程相结合等技术均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铁路机车车辆检修企业含油废水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机车检修废水含石油类、COD和悬浮物等污染物,经过“调节沉淀-斜板隔油-气浮-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船舶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船舶油污水的来源及特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船舶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原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混凝)技术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又最普遍使用的处理方法。目前,研制高效无毒的絮凝剂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国内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论述其在印染废水、啤酒废水、味精废水和淀粉废水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对工业废水进行高效处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化学方法反应装置简单,反应效率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中国工业废水目前常用的电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絮凝、电渗析等内容,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可知,电化学法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较高,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对电化学法将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