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声辐照-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取昆明焦化制气厂的实际焦化废水为处理对象,用水质模型对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初始浓度、曝气方式和声能密度对焦化废水中CODCr的降解效果影响显著.对初始浓度为807mg/L的实际焦化废水,选择空气作为曝气气体,向废水中曝气而不超声时,废水中CODCr降解率仅为4.5%;在声能强度为119.4kW/m2条件下,超声时其降解率可达65%;采用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焦化废水CODCr,与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相比,废水的CODCr降解率可由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的45%提高至81%;经超声波预处理后的废水,加活性污泥后,其耗氧速率有明显的降低,说明经超声波预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对生物无毒性.  相似文献   

2.
苯甲酸生产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炜  王升  梅帆  林屹  戴猷元 《环境科学》2004,25(4):78-81
为有效地回收甲苯液相氧化法生产苯甲酸的工业废水中的苯甲酸和乙酸,并配合废水生物降解的末端处理技术,研究了20%,30%和50%磷酸三丁酯(TBP)/煤油的混合溶剂、正辛醇和甲苯萃取苯甲酸稀溶液特性,以及对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TBP对苯甲酸稀溶液具有良好的萃取作用,而纯溶剂体系与溶剂的极性有关,正辛醇的萃取能力与30%TBP相当;残液中的CODCr值由萃取剂在水中的溶解和苯甲酸自身的CODCr值组成,其中残液中溶剂溶解导致的CODCr值随其中苯甲酸浓度变化不明显,且CODCr值的大小为:50%TBP≈30%TBP>正辛醇>20%TBP>甲苯.针对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苯甲酸和乙酸的工况,提出了废水资源化的处理工艺流程,即首先采用甲苯进行废水中苯甲酸的回收,之后,再利用三烷基氧磷/煤油为萃取剂回收废水中的醋酸,进一步生产绿色化学品乙酸钙镁盐.  相似文献   

3.
溶剂萃取法对苯甲酸废水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生产苯甲酸废水的成分复杂,属生物难降解体系,CODCr值高达20000~100000mg/L.本研究分别采用磷酸三丁酯、三烷基胺、三烷基氧膦为络合剂,正辛醇为助溶剂,煤油为稀释剂,通过萃取-反萃的方式,对苯甲酸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多级错流萃取能有效地回收溶质苯甲酸,将原废水的CODCr值降低至1/6,使之满足其它末端处理的要求,而且反萃工艺简单易行,可生产苯甲酸盐,溶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絮凝剂PPFS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基于固体聚硫酸铁(PFS)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固体聚磷硫酸铁-PPFS-的实验室制法,并对比了PPFS、PAS-聚硫酸铝-、PFS对Cu2+、CODMn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制备条件下,P/Fe 为0.3:1的PPFS溶解性好,对Cu2+、CODMn的去除率明显优于PFS、PAS;P/Fe为0.4:1的PPFS 总Fe量、碱度及对Cu2+、CODMn的去除率均低于P/Fe为0.3:1的PPFS.  相似文献   

5.
应用嗜热微生物(50~60℃),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油田高温外排水,解决了应用常规生物处理降温的难题.中试结果表明:在进水水温60~65℃,CODCr300~590mg/L,水质波动较大条件下,调整HRT 8~18h,可使系统出水CODCr稳定在175~263mg/L,含油量低于10mg/L.辅以后絮凝处理,可将生化出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残留色度污染物有效絮凝沉降,混凝沉淀出水CODCr可降低至136~229mg/L.再经砂滤活性炭装置过滤,CODCr可降至150mg/L以下.中试试验还表明,在高温条件下,组合填料是嗜热微生物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6.
处理苯胺类稀溶液的萃取置换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苯胺和间氯苯胺的BOD5/CODCr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溶质浓度的升高 ,其水溶液的生物降解性显著降低 .为使此类溶液能够进行生物处理 ,必须降低其浓度 .在考察有机溶剂和络合剂P204生物降解性的基础上 ,对苯胺和间氯苯胺稀溶液进行了溶剂萃取和络合萃取的研究 .对影响有机溶剂和络合溶剂萃取分配系数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萃残液的BOD5/CODCr值表明 ,选择合适的萃取剂进行萃取 ,其萃残液无需进一步稀释就可进行生物处理 ,论证了萃取置换法治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潜力 .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方法降解酸性红B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研究了成对电氧化技术降解酸性红B染料废水过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阴阳极室降解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检测,结合UV-Vis变化曲线及TOC、CODCr变化过程,发现阳极室脱色比较快,生成多种中间物质;阴极室中间产物很少且降解更完全.电解140min时阴极室中TOC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71.70%和56.40%,而阳极室中去除率分别为25.15%和27.57%.实验结果表明,阴阳极室中生成氧化物质的氧化能力不同而使酸性红B在阴阳极室按不同的机理降解.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汀江流域永定段水污染特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对策,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和入河系数法对汀江流域永定段的外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汀江流域永定段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COD Cr)、氨氮((NH4+-N)、总磷(TP)的入河量分别为5430.15 t?a?1、1027.12 t?a?1、125.03 t?a?1,各类污染负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三者之和占各污染物总负荷的比例超过80%,其他排放源的COD Cr、氨氮、总磷污染负荷量相对较小。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是汀江流域永定段水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汀江流域永定段污染排放在空间上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各乡镇应针对本区域污染特点有侧重地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烧杯搅拌实验得出了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对废水中的 CODCr、色度、F-和总 CN- 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随投加量和混凝 pH值变化的规律 ,给出了最佳投加量、最佳混凝 pH范围等操作参数 ,并通过现场混凝模拟实验考察了混凝处理效果对废水水质波动的承受能力 .结果表明 ,在最佳有效投加量 300 mg/L和混凝 pH值为 6.0~ 6.5的操作条件下 ,专用混凝剂对各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且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很小 .  相似文献   

10.
油制气废水中毒害有机物分析及一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油制气废水特征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给出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的一般前处理流程、废水的一般特征数据及废水中芳烃类毒害有机物的GC/MS分析结果.废水中CODCr、BOD5、酚、氨氮、可萃取有机物的值分别可达(mg·L-1):400~600、60~80、20~30、60~80、170~200.GC-MS检测到79种芳烃类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进、出水浓度总和分别为140.79mg·L-1、129.11mg·L-1.分析数据表明油制气废水毒性强、较难进行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1.
对苯磺酸甲酯生产工艺排出的主要两股高浓度废水进行了治理方法的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磺化洗水经石灰乳中和及一次减压蒸发,其CODCr值从1.48×104mg/L降至161mg/L,去除率为98.9%;酯化洗水经液碱中和?减压蒸发?分馏和精馏甲醇,其CODCr值从1.09×105mg/L降至1529mg/L,去除率为98.6%?生产规模为年产苯磺酸甲酯400t,从其排出的废水中每年可以回收工业甲醇83.2t和苯磺酸钠139t,减少CODCr的排放量308.7t?   相似文献   

12.
尝试一种新型结构的生物三相流化床工程化应用于磁电器制品厂的洗涤废水和漂染厂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 ,处理规模分别为 2 40m3 d和 2 5 0 0m3 d。采用A O2 的流化床组合工艺 ,在总HRT低于 2 4h的操作条件下 ,当洗涤废水进水CODCr负荷为 2 3~ 2 6kg m3·d ,BOD5负荷为 0 72~ 0 95kg m3·d的情况下 ,出水CODCr、BOD5、SS及油分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43 5 0mg L、18 90mg L、2 1 0mg L及 0 86mg L。当印染废水的进水CODCr、BOD5负荷为 3 8~5 8kg m3·d和 1 3~ 1 8kg m3·d时 ,出水CODCr、BOD5浓度分别低于 90mg L和 35mg L。其处理出水均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选用的新工艺运行管理方便 ,出水稳定 ,处理费用为 0 6~ 0 8元 t,且基本无污泥产生 ,证明该技术符合清洁生产的环保新概念。实践证明 ,新型生物三相流化床具有体积负荷大 ,抗冲击能力强 ,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河流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运用河流二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并采用一阶误差分析法分析模型关键参数对大宁河COD环境容量影响程度,科学计算大宁河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值。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坝前水位175 m时,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为729.06 t/a;模型参数对环境容量影响顺序为:背景浓度(C0)>混合区长度(x)=水深(h)>流速(u)=扩散系数(E)y>降解系数(K);大宁河回水区内安全边际值为84.06 t/a,占环境容量的11.53%。文章科学地计算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安全边际,而非人为定性提出,为三峡库区河流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效细菌挂膜处理菊酯类、杂环类农药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拟除虫菊酯类、杂环类农药废水作为唯一能源和碳源 ,从被农药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能力较强的细菌W1、W2、Y3。 3株菌混合后在废水体系继续培养一定时间获得性状稳定的活性菌液ALMO ,用半软性填料进行挂膜 ,处理菊酯类、杂环类综合农药废水。当进水CODCr为 6 810mg L、3130mg L、1890mg L时 ,经过 2 4h的作用 ,细菌膜对CODCr的降解率分别达到 2 4 8%、4 3 5 %、5 3 4 %。而相同条件下 ,经过长期驯化的活性污泥 ,污泥含量 30 % ,处理进水CODCr浓度为 374 0mg L的废水 ,2 4h后 ,CODCr的降解率仅为 5 6 7%。试验结果表明 ,分离得到的降解菌的活性是相当高的 ,细菌挂膜作为该类废水的第一阶段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粘合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粘合剂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废水中CODCr及BOD5的去除有显著效果,当原废水CODCr在1000~2000mg/L之间,BOD5在500~1000mg/L之间时,CODCr去除率大于90%,BOD5去除率大于93%。从而确保了废水后续处理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水解酸化-二级SBR-气浮工艺处理酱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禹  刘敏  郑蕾 《环境工程》2003,21(3):7-10,72
依托酱油废水实际处理工程 ,考察各处理单元中污泥驯化条件及CODCr、色度等的降解规律 ,重点研究SBR单元中pH、SVI、生物相等变化与出水水质的关系 ,探讨SBR污泥膨胀的原因及有效的控制手段。研究表明 ,进水CODCr为 30 0 0mg L、色度 5 0 0倍的酱油废水经“水解 二级SBR 气浮”工艺处理后 ,出水CODCr为 5 0mg L、色度 <5 0倍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焦化废水水质组成及其环境学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8  
焦化废水水质的复杂性及对环境、生态影响的不确定性制约了处理水质的全面达标,且可能对后续水体造成危害.为了解焦化废水的基本物化性质、环境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采用离子色谱、ICP/MS、GC/M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广东韶关焦化厂废水的COD、BOD、色度、氨氮、主要阴阳离子、金属成分及有机物组成等,评价了该焦化废水组分的可处理性及环境危害性,分析了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及可能存在的惰性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焦化废水构成环境危害的主要组分有COD、氨氮,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氟化物及油份等,重点是有机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在原水及外排水中的浓度是安全的;焦化废水中以酚为代表的有机物及多环、杂环化合物在水中广泛存在,经处理后仍有间甲酚、长链烷烃、苯系物、酯类、醇类、卤代烃及胺类等进入环境;造成焦化废水处理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各组分之间的不协调而难以维持生物系统的正常ATP酶活,富氮缺磷,氨的生物毒害,毒性有机物对生物的抑制,Na /K 比例失衡等.因此,有毒/难降解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须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组成、合理的工艺及排放水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加压生物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江丽  赵文生  汪印  王红  柏承志 《环境工程》2002,20(5):24-25,28
介绍了利用加压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实验研究 ,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Q进 =2 0 1 h ,pH =6~ 7 5 ,进水CODCr=10 0 0~ 2 0 0 0mg L ,出水CODCr<15 0mg L ,压力控制在 0 2 0MPa,HRT =6h ,Fv=5~ 9kg m3·d ,X =5~ 6 5g L。加压生化法与其它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相比 ,具有工艺简单、耐冲击能力强 ,投资低 ,操作参数仪表控制 ,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渭河咸阳段水环境有机污染负荷与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COD为有机污染负荷指标,分析了渭河流域咸阳段有机污染负荷现状;同时根据该河段功能区划对应的地表水环境标准,核算了流域咸阳段现有排污口稀释混合区河长,以及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最后讨论并制订了渭河流域咸阳段各排污口有机污染负荷削减方案:流域南岸1号和2号排污口在执行地表水IV、V类标准时,需要削减的COD污染负荷分别是147.095t/a和94.54t/a、130.05t/a和83.22t/a;北岸3号和4+号两个排污口需要关闭。  相似文献   

20.
控制单元作为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基本实施单位,开展水环境容量核算,对制定控制单元容量总量分配具有科学意义.文章以辽河盘锦双台子河流域为例,根据水环境容量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水质现状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对各控制单元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与区域水质目标密切相关,在30Q10水文条件下,COD水环境容量为8607.49 t/a,NH3-N水环境容量为1154.35 t/a.COD需要削减47.5%,NH3-N削减3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