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有机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物化预处理和SBR生化工艺对十三碳二元酸发酵废水中高浓度有机物的降解特征及高2硫酸钠对微生物的有害抑制作用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物化预处理与SBR生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可有效地处理该类废水。经驯化的耐盐微菌胶力和裂口虫为主,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92%以上,BOD5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负载经驯化后微生物的活性炭深度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研究生物活性炭系统中存在的生物相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并表征了处理后印染废水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生物相中含有草履虫、轮虫及钟虫等原生动物.随着运行次数的增加,活性炭反应器在运行5次后出水的COD、NH3-N及色度去除率骤降,但是生物活性炭处理后出水的COD、NH3-N及色度去除率缓慢下降.生物活性炭能很好地降解印染废水中的苯酚类和稠环芳烃污染物.本研究中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去除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02和0.96.经过生物活性炭的处理可以将印染废水的生物毒性降到适于小球藻生长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是一类剧毒性物质 ,是我国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本文利用三相生物流化床对人工含酚废水和燕山石化集团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实验室模拟降解实验 ,生物颗粒使用海藻酸钠、氯化钙和从活性污泥筛选驯化的四种细菌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结果显示 ,在 3h时段内对酚的降解显著 ,t testP <0 .0 1。在三相生物流化床中使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的生物颗粒处理含酚废水 ,处理效果良好 ,并且用海藻酸钠、氯化钙为主要原料制作生物颗粒可以大大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2.二级处理经一级处理后的废水,再经二级处理,用生化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改善处理水水质。二级处理方式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等。生化法是处理易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对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毒性有机物也有一定的解毒能  相似文献   

5.
一株降解乐果的高效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乐果合成废水生化处理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7株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乐果能力的好氧菌株。经降解功能测定试验,获得一株降解能力高的菌株(编号5724),24小时内,对乐果降解率达57%—58%。其主要特征为;细胞杆状,革兰氏阴性,直径0.7—1.2×1.4—4.2μm,具一根极生鞭毛,能运动,胞内有聚—β—羟基丁酸颗粒,葡萄糖的O/F测定产碱、氧化酶、接触酶均为阳性,甜菜碱不利用,明胶不液化,硝酸盐还原阳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3℃和41℃时生长极弱。48—52℃不生长,最适生长pH6.5—7,pH4以下不生长。按照上述特征,根据《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鉴定表,该菌株属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pseudoalcaliges)。  相似文献   

6.
造纸废水生化降解工艺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 ,讨论了生化法对麦草碱法造浆黑液及造纸综合废水处理的可行性。探讨结果表明 ,只要控制适当的理化条件、驯化优势菌种 ,微生物方法对造纸综合废水及黑液CODCr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作用 ,做到达标排放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腈纶染色废水中含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及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理经验,为此对该废水的治理工艺进行了探索。在测定废水的耗氧速率、COD_(30)及进行生化、化学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小试的基础上,建议废水的处理工艺如下:废水先经生化处理以去除绝大部分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组分,然后再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以除去残剩的有机污染物。经上述生化加物化处理后,出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存在的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问题,根据微生物营养学原理,利用活性污泥调理剂对污泥膨胀进行控制和修复,并对修复前后的活性污泥细菌菌群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了菌群的迁移变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修复后的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SVI值明显下降,维持在85 m L·g-1左右,系统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有所提升,COD去除率由原来的93%左右提高到96%以上。细菌菌群种类、数量和丰度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焦化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降解特征,对处理过程中的废水进行了COD、TOC、BOD、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凝胶色谱等多种分析。结果表明:经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废水的COD、TOC和UV_(254)均降低,降低速度大小为UV_(254)CODTOC;臭氧催化氧化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但氧化时间进一步延长,可生化性反而降低;液相色谱表明非极性物质优先得到去除;凝胶色谱表明分子量较小的物质优先去除;GC-MS结果表明焦化废水混凝出水中主要成分为苯酚类、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这些化合物都得到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10.
以海藻酸钠为固定化载体材料,以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将高效降解油脂菌--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tipolyt-ica)包埋制备成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用以处理油脂废水,考察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解脂耶氏酵母经固定化包埋后处理色拉油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5~35℃、pH 4~8、摇床转速100~200 r/min,处理初始油浓度在2 000 mg/L,包埋菌浓度6.65×106个/mL,包埋量为4 mL/150 L.与悬浮状态相比,固定化微生物温度适应范围增大、热适应性增强、pH值往酸性方向偏移.将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投入YPD液体培养基内驯化30 h再处理色拉油废水,结果显示:驯化后的固定化微生物在同样条件下对色拉油的降解率达到82%,比未驯化状态高20%,且驯化后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利用Rank氧电极筛选焦化废水功能菌的方法。实验所用焦化废水中含有结构不明的成色有机物,从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组对该物质有效的菌株,利用Rank氧电极测定其对该物质的活性大小,筛选出活性较好的菌种用于废水生化处理的进一步研究。对于结构不明的物质降解,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简捷、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功能菌的筛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驯化装置,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能以乐果为单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菌株LPx。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GenBank Accession No.HM488993)基因序列分析,初步将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对其降解乐果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LPx降解乐果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30℃、最适接种量为10%(体积分数)。最适条件下,100 mg/L乐果可在120 h内基本被降解。菌株对乐果的降解属于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vmax(不存在抑制剂时最大酶促反应速率)=0.734 d-1,km(米氏常数)=21.700 mg/L,k1(底物抑制系数)=259.215 mg/L。  相似文献   

13.
以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氯苯酚(4-CP)模拟废水的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活性污泥在降解4-CP的过程中污泥有机毒性的形成与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污泥有机毒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处理组污泥用10 mg/L的4-CP模拟废水进行驯化。控制SBR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分别为12 h和20 d。结果表明,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处理组污泥毒性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处理组污泥毒性始终高于对照组。4-CP的吸附与降解实验表明,污泥外层胞外聚集物(EPS)主要起吸附4-CP且向内层传递的作用,污泥有机毒性主要是由4-CP的降解过程引起,少部分由污染物吸附所致。  相似文献   

14.
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降解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采用GC-MS联用仪对经芦苇湿地处理前后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叠放色谱图的方法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芦苇湿地处理前造纸废水中共测出30种有机污染物,其中8种被列入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2)纸浆造纸废水生物塘-芦苇湿地复合处理系统对有毒有机污染物基本上达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有机污染物总量减少80%以上,且降解后的产物多为毒性较小的烷烃类。(3)利用质谱手段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研究为造纸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造纸废水-芦苇-造纸"生态纸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Ti金属网为阴极、Ti负载RuO2金属网为阳极,构建Fered-Fenton反应系统,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膜法浓水.考察H2O2浓度、Fe2+浓度、初始pH值和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废水可生化性及污染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H2O2浓度为75.0 mmol/L,Fe2+浓度为7.5 mmol/L,初始pH值为3.0,电流密度为5.1 mA/cm2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废水TOC可由198.2 mg/L降到99.6 mg/L,有机污染物矿化率达到49.7%,BOD5/COD由0.11提高至0.31,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结果表明,Fered-Fenton法对废水中类蛋白、类富里酸等荧光有机物去除率达到66.7%,该类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有利于改善废水可生化性,为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活性染料污水,水质复杂、色度深、污染物难于降解.采用单一的混凝法或生化法难以达排放标准.本研究在活性染料污水混凝法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光助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有机物发生降解.然后进行生化处理,使活性染料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光助氧化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染料污水,水质复杂、色度深、污染物难于降解。采用单一的混凝法或生化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本研究在活性染料污水混凝法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光助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有机物发生降解。然后进行生化处理,使活性染料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前言 处理以梯恩梯(TNT)为主要成份的名种装药废水,主要利用活性污泥的厌氧生化法。厌氧污泥的活性很高,这是因为在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兼性和专性厌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利用自身的各种酶系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加以转化或降解.在有机物的转化或降解过程;微生物需要不断地生长繁殖.微生物繁殖时除需要各科营养源以外,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了氧乐果废水的处理工艺,重点探究了Oxone/紫外氧化降解氧乐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Oxone/紫外氧化工艺氧化降解氧乐果优于自然光照、紫外光照、Oxone氧化等工艺。氧乐果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pH=2.03、反应温度为35℃、10mmol/L Oxone试剂用量为1.0mL时,降解20min的氧乐果降解率可达99.8%。  相似文献   

20.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时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和硝酸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了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苯酚为阳极燃料,同时去除阴极室的硝酸盐废水。结果表明,在闭合情况下,该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室的苯酚降解效率达到7.6 mg/(L·h),是开路情况下的2倍;反应开始后的5 d内,闭合系统阴极室硝酸盐降解效率达到4.43 mg/(L·d),是开路情况下的2倍多,表明了该MFC系统可以同时去除废水中2种难降解污染物,并且与传统的生物降解方式相比较,具有更快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