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库正常运行过程中,库岸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不可避免的存在劣化的趋势,对应岸坡的整体稳定性也将逐渐降低。基于此,选取三峡库区典型岸坡,考虑水库运行过程中岸坡岩土体的劣化效应,对水库岸坡在降雨、库水位升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单纯考虑岸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劣化时,当劣化比例达到30%左右时,岸坡达到临界破坏状态;(2)如果在抗剪强度参数劣化过程中考虑降雨作用,当劣化比例达到15%左右,在100 mm/d的极端暴雨情况下岸坡将达到临界破坏状态;(3)如果在抗剪强度参数劣化过程中考虑库水位上升或者下降作用,当劣化比例为15%~20%时,大于1 m/d的库水位升、降速率很可能导致岸坡达到临界破坏状态。因此,在岸坡地质灾害防治中,一方面,要考虑岸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实际劣化效应;另一方面,在水库运行过程中要合理的调整库水位运行调度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岸坡长期稳定分析评价提供较好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宝珠寺水库库区塌岸情况的现场调查及其典型塌岸区的工程地质测绘,查明了其塌岸主要发生在第四系残坡积及古滑坡堆积体库岸的规律;建立了库区塌岸的3种主要模式:冲刷塌岸型,蠕动-张裂变形,牵引式滑移-拉裂错落;重点剖析了各模式典型塌岸段的形成发展过程及机制,计算分析出不同水位下的典型滑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统计得出冲刷塌岸后各类岸坡的水上稳定坡角、水下磨蚀坡角;最后,阐明了水库岸坡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是塌岸发生的内因,而水库水位消落时岩体中排水不畅所形成的滞后的动水压力,是使滑坡及土体发生蠕动的外因。  相似文献   

3.
浪卡子至洛朴公路是西藏山南地区环线公路的西段,全长120 km。由于公路位于高寒、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因素和鹅理环境,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坍岸(水毁)等,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公路总长7 248m,其中泥石流42条,滑坡l处,坍岸(水毁)12处。各类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危害,针片这些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公路的等级要求,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库岸坡变形体灾害的信息评价和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正雄 《灾害学》1999,14(2):13-17
较真实地评价水库岸坡的稳定性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工程地质逻辑定性分析和信息法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丹江口水库库岸岸坡变形体灾害的信息进行评价和预测,分析结果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库溃坝损失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施国庆  李志强 《灾害学》1998,13(4):28-33
主要研究水库渍坝损失及其计算方法.分析了水库溃坝及其损失的特点,提出了溃坝洪水淹没损失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实物型损失与收益型损失、间接经济损失、非经济损失的内容及其计算方法,并探讨了库区坍岸损失与清决工程损失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一条高速公路路线勘选的工程实例,研究了高速公路路线选择与地质灾害间的关系。认为,路线选择前,路线走廊及周围地区现时及未来地质灾害的勘查至关重要。这些灾害包括水库塌岸、洪水、断层和断裂带、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路线选择应尽量避开这些灾害地区。对不能避开的地质灾害,应视其特征用不同方法治理,同时应兼顾工程造价、环保及行车舒适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龙奎  徐洪  谢庆明 《灾害学》2020,(4):66-71
传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完全基于地质背景条件,忽略了坡体的活动状态对危险性的影响,无法反映危险性的时变特征。针对上述不足,借鉴系统可靠度思想,提出了岸坡破坏概率案例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监测数据下岸坡破坏概率算法,建立了同时考虑岸坡地质背景与活动状态的动态危险性评价概率模型,成果在三峡库区巫峡段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客观反映不同时段内岸坡危险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岸坡性能退化过程,可为岸坡危险性提供更为精细、客观、定量的评价结果,从而为水库岸坡动态风险管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陈安  彭振斌  杨坪  左文贵 《灾害学》2006,21(1):59-63
西藏浪卡子至洛扎公路是西藏山南地区环线公路的西段,全长120km,集交通、外交、军事于一体。由于公路位于高寒、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孕育了良好的条件。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坍岸等,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公路总长7248m,其中泥石流42条,滑坡1处,坍岸12处。各类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危害,针对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公路的等级要求,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岭南麓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越于秦岭南麓汉台区北部中低山区的316国道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每年汛期地质灾害频发,数百至数万方的危岩体常将路面掩埋,少则堵塞交通数小时,多则数天,过往车辆及行人的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由于316国道为我国南北运输的重要通道,社会影响较大。为此,该文在汉台区1:50 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将316国道作为重点地段进行专题研究,分析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调查分析认为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孕育地质灾害发育的不稳定边坡坡型、坡向、坡高、宽度和厚度等决定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最后,提出了以监测预警和卸荷减载、铺设柔性防护网、设置抗滑桩等为主的防治对策,为汉中市国土资源局汉台分局等相关部门地质灾害的防范提供决策与依据,也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库区公路岸坡属大型线性工程,其灾害评价主要涉及沿线两侧一定宽度范围,总体呈线状或条带状;库水升降及降雨作用,可引起岸坡地下水位的波动,从而导致岸坡稳定性的变化,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基于以上认识,以三峡库区渝巴公路马道子滑坡段为例,根据线性工程风险评价的特点,采用地下水浸润线简化求解公式,并按照滑坡动态稳定性的理念,对该公路岸坡段的动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治理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1.
陕西户-洋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建榕 《灾害学》2003,18(3):39-45
对陕西户(县)-洋(县)高速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考察研究;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证;对未来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预测。  相似文献   

12.
水库蓄水运行后,其岸坡水文地质条件较蓄水前发生较大的变化,对岸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岸坡失稳。在水库蓄水运行过程发生失稳的岩质滑坡中,岩质顺层岸坡的失稳破坏最为典型,例如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我国湖南柘溪水库的塘岩光滑坡和三峡水库的千将坪滑坡。为了深入研究库水淹没深度对岩质顺层岸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典型易滑岩质顺层岸坡为研究对象,建立岩质顺层岸坡概化模型,采用数学和力学理论推导方法,建立概化的岩质顺层岸坡稳定系数与库水淹没岸坡深度之间的数理关系。以千将坪岸坡为例,计算分析了该岸坡的稳定系数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岸坡稳定性系数随着库水淹没岸坡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的岩质顺层岸坡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东南地区引发地质灾害降水分型及阈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学》2019,(1)
降水是引发地质灾害的最重要因素。该文综合利用2013-2016年东南地区(浙、闽、粤三省)地质灾害数据、国家气象中心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通过对灾害特征和降水量等资料的统计,初步分析了降水因子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并重点针对地质灾害的降水影响因子进行灾害降水的分型,根据降水分型(短临降水型、短时降水型、短期降水型、长历时降水型),基于最小临界雨量法,建立了各类型降水在东南地区的引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阈值分布。利用该降水阈值的分布特征,检验了2017年的各分类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量,发现阈值雨量的判别方法较为科学,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葛洲坝库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和区域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库区因蓄水而引起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更不会诱发较强地震,但存在着5级左右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5.
汉江蜀河水电站属于Ⅱ等大(2)型水电站,水库的建成、运行可能对岸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水库蓄水后的库水位变化及与库水位变化相关的参数,对岸坡的稳定影响极大,因此弄清楚库水位变化与其相关的参数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是汉江蜀河水电站成功运营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地质背景为基础,结合具体坡段的岩性、结构特征等,从水库水位公式的建立,到在不同库水位的条件下,运用数值模拟对岸坡稳定性系数和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21,(3)
川藏铁路自东向西横穿雅砻江段高山峡谷区,沿线滑坡地质灾害频发,且具有强隐蔽性、高突发性、强链状性、强破坏性等特点,严重威胁川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为了实现对深切峡谷区重大滑坡地质灾害早发现早防范,采用孕灾环境条件分析、高精度遥感、InSAR监测技术、无人机航拍等"星-空-地"识别技术,对深切河谷滑坡进行早期识别。获取深切峡谷区滑坡包括孕灾环境、斜坡空间几何结构、斜坡灾变演化特征等指标,构建深切峡谷区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识别方法对典型滑坡甲西滑坡进行识别验证。以期为深切峡谷区滑坡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沿线特殊岩土分布与主要工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学》2019,(Z1)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亚欧非大陆,沿线特殊岩土体类别多、分布广、工程性质复杂多样,严重威胁沿线基础设施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通过收集资料与查阅文献,总结了"一带一路"沿线特殊岩土主要包括黄土、冻土、沙漠土、珊瑚礁、非洲红砂和膨胀土的基本特征、分布概况与工程特性;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地基稳定问题、路基稳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减少重大工程建设中的灾害风险,提出了四点应对措施:①编制特殊岩土体分布图,②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并研发防灾减灾关键技术,③研发特殊土地区地基与路基处理的关键技术,④利用科学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川藏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及其整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杂多变的地质地理环境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川藏公路沿线的泥石流、崩塌、滑坡、冰冻雪害、水毁、沙埋等地质灾害发育广泛,爆发频繁,危害严重。公路地质灾害的整治要坚持“可知可治”的技术原则和“综合防治”的基本方针,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昌一攀枝花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环境及工程建设活动强度的分析研究,选择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岩性组合和高填深挖等10个子因子,从地质体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工程活动强度和地质灾害等4方面建立了公路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公路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温州地区台风引发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源  赵其华 《灾害学》2014,(2):72-76
为定量评价各影响因子对台风引发地质灾害的贡献程度,获得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台风引发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浙江温州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样本点特征因子、台风特征因子以及样本点与其影响台风相对位置因子等3类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中得到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研究区台风引发地质灾害的敏感因素和预测判定方程。结果表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台风条件下斜坡稳定性的评价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及有效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