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铁盾构坍塌事故中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项目大规模建设的同时,灾难性的施工事故不断发生。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但是,不安全行为正是安全能力匮乏的外在表现。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是否发生施工事故。在构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的形成机理。同时,通过分析地铁施工事故原因,认为地铁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的大小就体现在施工人员感觉到事故隐患、做出事故隐患危险判断,进而对事故隐患进行正确响应的过程中,并对导致盾构法坍塌事故的事故隐患进行了分析。最后,以一个实际发生的盾构法施工坍塌事故为例,分析了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体现,从而准确确定了施工人员出现失误的时段,以保障地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叶金花  冉战利  李巧燕 《灾害学》2007,22(1):141-144
从质量和施工安全两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事故的产生原因,并针对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长公路隧道中行驶时车道相对封闭、光线时强时弱、行车自由度偏小、空气不易流通等,在隧道内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交通事故发生后易引起火灾,产生的浓烟较难疏散,事故后果及事故救援方法都与其他的交通事故不同。随着隧道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加,隧道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空间分布点和事故黑点。采用事故致因理论,详细分析了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找出了引发事故的根源,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隧道交通安全措施。最后构建了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系统,可最大程度减少交通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风险到环境污染事故演变的一般规律入手,提出了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为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估、预防与应急响应提供科学手段。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的提出,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环境安全与应急响应理论;另一方面,对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等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型公共场所人群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的事故灾害统计分析表明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已逐步成为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的主要人为事故灾害类型之一.与火灾等常见人为事故灾害不同,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极其突然,社会影响重大.从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致因机理及承载体人群的运动规律开展相关研究,基于风险理论、事故突变等理论方法提出了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四阶段)理论,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对理论模型中的参数求解进行了阐述.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理论研究可以为揭示人群聚集相关事故成因机制及形成演变规律提供一些有益的尝试及参考,其中的相关理论模型可供大型建筑(如奥运赛场)性能化设计、人群安全疏散及管理等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起750 kV线路继电保护误动作故障,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掌握沟通三跳回路原理及其功能实现的多样化手段,是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16,(1)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展离不开天燃气等动力能源,城市燃气管网运行存在来至人、设备、环境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风险隐患耦合作用,同时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凸显脆弱性,燃气管网各种风险相互耦合并引发事故灾难,将会对城市造成极大的破坏,相关事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为了减少城市燃气管网灾害事故的发生,从风险耦合的角度出发,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城市燃气管网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分析,从而发掘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燃气管网耦合灾害风险的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过往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当前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城市燃气管网的灾害风险作用机理进行的研究较少;2缺乏对城市燃气管网多因素耦合灾害风险演化规律的研究;3对城市燃气管网多因素耦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也较少;4也没有对城市燃气管网多因素耦合灾害风险的动态管控策略开展研究。针对此四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城市复杂环境下,燃气管网面对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时的研究方向,对多因素耦合灾害风险理论发展以及城市安全运行和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统计了2008-2015年宁沪高速公路上由雾造成的交通事故92起,分析了雾事故与雾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雾事故易发生于秋冬季,而冬季由于路面摩擦系数较低更易出现事故;经过比较,能见度低于100 m的条件下雾事故发生概率较大;早晨6-8时为雾事故发生的高峰期,这与此时段雾发生频率较高及车流量加大有关;宁沪高速的西段为雾事故及雾发生频率较高的路段;分析了雾事故发生时的能见度与湿度、温度和风速的关系;利用能见度区间,雾日变化特征,摩擦系数及雾站点覆盖率制定了宁沪高速雾危险指数NHFI,并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别比较了NHFI,雾日数与雾事故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HFI评价路段危险性要比单纯用雾日数更合理和精确。通过利用数值模式计算每段路的NHFI可以预测宁沪高速危险指数及危险路段分布。  相似文献   

9.
Natech事件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程程  翁文国  袁宏永 《灾害学》2011,26(2):125-129
Natech(自然灾害诱发事故灾难)事件在全球大范围内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已经成为风险评估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回顾了Natech事件的相似研究和被单独提出后的研究历程,包括:灾害链和灾害链式理论研究、多米诺效应研究和Natech事件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简要评析了目前主要的三类Natech事件研究思路:损失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时间指标,并根据Natech风险评估结果,对应对Natech事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绍举  成松柏 《灾害学》2008,23(1):92-95
安全是海上交通永恒的话题。海上交通安全系统由“人-船-环境”组成,人是组成该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人为因素与人为失误的基础上,阐述了海运事故与人为失误的关系,对造成人为失误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进一步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海运中人为失误的预防对策,以期为船舶及航运公司评估船员安全操作水平和船员队伍安全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达到降低人为失误发生率、降低海运事故发生率、提高航海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