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稠油废水达标排放问题,构建了5m3/h中试实验装置,以经过除油、浮选和过滤预处理的 富含溶解性有机化合物、氮磷缺乏的低浓度难生化稠油废水为原水,开展了半饱和褐煤活性焦预吸附-生物降解-活性焦吸附、活性焦吸附-生物降解-臭氧催化氧化、臭氧催化预氧化-生物降解-臭氧催化氧化3种不同组合工艺 深度处理稠油废水研究。实验各运行30d。结果表明:在确保处理后水质满足辽宁省DB21/1627—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条件下,3种工艺成本均可控制在6元/m3以内,半饱和褐煤活性焦预吸附-生物降解-活性焦-吸附工艺处理效果最好,成本最低,仅为4.31元/m3。采用吸附生化出水且尚未饱和的活性焦吸附原水,既提 高了活性焦的利用率,也降低了生化降解的负荷,为稠油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标外排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界公认的难题。本文分析了这一类废水难于生物处理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处理焦化废水、制药废水等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技术和研究作了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06,(12):46-46
由云南高科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昆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湿式催化氧化法(CWO)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高浓度生化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武汉仪表厂开发、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推荐的厌氧一好氧生物膜水处理技术适用于印染、制革、制药、纤维板加工、食品、啤酒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治理及城市污水、小区生活污水处理。 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采用厌氧一好氧工艺进行适当的工艺组合,在厌氧水解产酸段,使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在厌氧反应器中利用容积负荷高、动力能耗低的特点,将有机负荷大幅度降低,再利用好氧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使处理水达标排放。 二、技术关键:微生物菌剂的筛选、驯化…  相似文献   

5.
稠油废水含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BOD5/CODCr极低.文章简要介绍了稠油废水的有机组成和处理难点,总结了提高稠油废水可生化性的生物处理方法,对比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和优缺点,探讨其降解机理,对提高稠油废水生物法处理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原理及应用情况,如湿式氧化法、Fenton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臭氧氧化法等;并分别指出各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稠油废水含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BOD_5/COD_(Cr)极低。文章简要介绍了稠油废水的有机组成和处理难点,总结了提高稠油废水可生化性的生物处理方法,对比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和优缺点,探讨其降解机理,对提高稠油废水生物法处理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聚酯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提出了用汽提—生化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工艺。通过统计和监测表明,用汽提—生化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不仅运行和投资费用低,同时保证了污水的达标外排。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因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固液分离效果好、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而广泛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文章简要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起源,发展过程,制备材料和方法,特点和优点;对其高效降解油田废水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高盐采油废水、稠油废水、舍聚废水、石油污染地表水等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一步提高油田废水降解效率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发展,化工废水量也大幅增加,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加剧。利用微波液相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是一种有效的新技术。文章阐述了微波液相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的反应机理及技术优势,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并针对 这项技术应用中需要深化探索的关键点给出建议。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功率1000W,水体流速250mL/min,pH值6.0,H2O2加量为0.8%的条件下, 微波液相放电氧化反应能在20min内,对有机废水(COD原值5000mg/L)的COD去除率达98%;在最佳条件下反应10min后,B/C值从0.12提高到0.31以上,废水性质由难生物降 解转变为可生物降解,处理成本为41.00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