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保证船用核动力系统运行安全,研究船用核动力分散式控制系统(DCS)深度安全体系。通过分析船用核动力DCS原理架构,提取DCS深度安全特点;基于复杂系统SHEL模型分析DCS运行软件、硬件、环境及人员等深度安全因素;从顶层安全管理、总体安全架构及防护技术体系等3个方面构建船用核动力DCS深度安全防护体系;基于DEMATEL方法计算分析DCS深度安全防护体系要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识别DCS深度安全防护体系的核心及要点。结果表明:针对复杂的船用核动力DCS深度安全影响因素,能够从管理、架构、防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度安全防护,尤其需要关注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管理制度、病毒防护、入侵防护等核心要点。  相似文献   

2.
对港口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量化评估,不仅可推进体系的不断完善,更可促进港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笔者在港口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类港口的不同情况,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港口安全管理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和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对沿海,内河,大、中、小港口的调查和方根法数值计算,确定评估体系中各评估要素、评估要点的权值;提出了保障港口安全生产的港口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评估要点;研究完成量化的港口安全管理评估系统。该评估体系可定量评估港口安全生产状况、港口安全生产程度,及时发现港口在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不足与缺陷等问题,从而可及时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港口系统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徐东超 《安全》2018,39(4):45-46,49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和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动力")企业实际,对安全文化要素进行分析,从树立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安全文化保障体系、完善安全文化载体建设三个方面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提出动力总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国内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水平,借鉴国内外过程安全管理经验和优秀实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的评估思路和方法。根据石油化工行业特点,构建了由16个要素组成的过程安全管理评估体系框架。同时,介绍了该评估体系的评估准则设计、评估方法设计,以及评估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此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评估系统,既能评估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绩效,又能指导企业设计和运行一套过程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 培训是一个包含多要素和多过程的系统,一般而言,培训系统应包括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设计、培训过程实施及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而培训需求评估是培训管理系统的关键部分,现代培训对培训需求评估注重的是信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分析的项目也日渐全面,如安全文化、个人态度、组织变革、团体协作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企业安全文化和行为基础安全管理模式异同点的比较和对两者协同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基于企业安全文化和行为基础安全管理的协同模式.从预先评估、要素整合、建立管理流程协同机制和反馈辅助系统4个方面对协同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这种综合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开展社区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通过系统分析梳理城市社区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和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并结合安全监管工作重点任务,从组织保障、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安全文化、持续改进6个方面围绕19个评估要素提出社区安全发展评估体系,并说明要素评定条件,通过层次分析法明确权重系数,建立等级评判模型和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某社区为例开展社区安全发展评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体系可用于指导社区安全发展实际工作,能够较为准备、客观地反映出社区的安全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评估结果发现社区安全发展的不足之处,可有针对性地提升改进。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安全文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现代企业发展,安全文化毋庸质疑地成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中逐步构筑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安全文化体系,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关键就是要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贯穿始终,以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为标准,以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不断打造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这样才能使安全文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企业在现代安全管理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近年来高危企业恶性事故频发与安全生产水平低下的现状,构建一套安全绩效评估方法与模型,帮助高危企业实现安全绩效的自我评估与改进.通过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社会道德和融入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借鉴EFQM的高危企业安全绩效评估模型的研究意义.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归纳安全绩效6项构成要素(领导、人员、资源设施、政策战略、生产过程和事故损失等)及其评估权重指标,并划分5个分级层次;构建基于构成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安全绩效评估模型结构;最后运用RADAR计分矩阵对安全绩效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事故和伤害的深层次原因,从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发,区分了安全文化的主体,认为职工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大量的事故和伤害案例以及研究文献出发,提出职工安全文化的"三维八度433"模型,包括本体维(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社会维(生活安全、工作安全)、文化维(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行为、安全形象),并对要素进行了深入解析,阐明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职工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估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23"重大事故案例分析,表明职工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煤矿企业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能力,以典型煤矿企业为例,深入分析企业重大灾害的孕灾环境与类型,确定诱发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构建以“安全文化理念”为1个核心,涵盖“组织”“制度”“人员”“技术”“信息”“装备”“资金”7个要素以及“危险源预控”和“灾害应急救援”2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最后,利用事故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某典型煤矿企业历年来的灾害事故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障体系的持续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煤炭行业企业开展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滞后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问题,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是推动管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在国内没有统一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标准情况下,研究提出以技术专家为支撑,政府、行业监管部门、企业3个层面协调推进为主体,试点先行、总结归纳、全面实施为路径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实施方式;总结提出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叠加分析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体系;以贵州六盘水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实际应用,并基于相关评估成果研发城市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和城市安全风险地图信息化平台,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执行的有效性,改善系统的安全状况,开展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执行及其失效机制研究。首先,对安全执行的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及一般过程;其次,从安全信息出发,结合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对安全执行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安全执行失效机制,并构建模型,明确安全执行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安全信息能厘清安全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及重点,对于未来系统中人群的安全执行力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实现城市安全风险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基于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与特点,总结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分层分类原则、突出固有风险原则和合理修正原则等基本原则;提出“点位-行业-区域”逐层展开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明确各层级的评估要点;提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分别制定点位、行业风险修正规则,结合风险参数与情景构建开展基于风险矩阵法的点位风险评估和行业风险评估,采用加权计算法由行业风险评估结果叠加评估区域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有效评估城市的风险状态,为不同层级的城市安全管理者明确风险管控重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涉爆粉尘企业安全风险,克服传统评估过程中数据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缺陷,建立了基于云理论和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的涉爆粉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针对粉尘爆炸事故的特点构建涉爆粉尘企业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使用云理论为主客观指标赋值,采用I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引入可能度修正权重结果,基于改进的云合并算法整合计算结果,以综合评估企业粉尘爆炸风险,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金属加工企业。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的粉尘爆炸风险处于一般水平,其工人安全意识薄弱、防尘及防爆措施不完善、生产布局和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了该企业的风险,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事故进行分析。通过定义领域知识图谱概念体系结构,从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数据中提取关键知识要素,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图谱,将其储存在Neo4j图数据库中,并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分析流程,针对事故相关信息开展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关联路径分析等智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将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以可视化图形或表格等进行展示,将事故信息以知识形式结构化存储及表达,可有效提高事故分析工作效率,为事故预防以及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煤矿企业不同群体员工对安全文化认知的差异,将企业员工划分为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4类群体。通过问卷和SCAP(safety culture analysis program)系统分析等方法,对南阳矿业公司下属3个煤矿中的150名员工进行了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测评,并利用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间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样本群体对于企业理念理解、安全业绩、员工违章3个要素认知水平较低;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得分分别为74.4,75,76.4和73.2,其中,班组长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低,且管理层人员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企业的同类人员偏低,差值达19.2分。  相似文献   

18.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基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的逻辑架构建立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将模型的信息服务形式具体化。并运用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对典型电梯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能够全面分析各层级失误模式,提升各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可打破电梯领域信息“孤岛”现状,对智慧电梯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针对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现有安全评价体系在构建上的局限性,认为安全评价体系应基于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进行构建;回顾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对代表现代安全管理的两种管理模式的起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两种管理模式都应用了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在该基础之上,结合过程方法的特点与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提出基于过程方法的安全管理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安全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进行分析;以危险源识别、管理过程、安全教育与培训和应急准备与响应4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安全评价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安全评价关系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安全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是生产迅速发展形势下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研究反馈原理及其在教育领域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将反馈应用于安全评价中,并分别探讨在安全评价过程和评价机构内部两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应用模式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