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对夏季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2008年初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对森林可燃物、火源、火环境和潜在火行为的影响,认为这场冰雪灾害使得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更加完备,近期和中长期的夏季均存在着非常大的火灾隐患,甚至存在着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大森林火灾的隐患。提出了提高认识、做好森林可燃物处理、严控火源、人工干预火环境、促进林分健康生长等建议,特别提出了与森林可燃物清理截然不同“森林可燃物处理”的技术措施,希望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尽量降低冰雪灾害所导致的夏季森林火灾这个“次生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石星村为样区,基于2004年森林景观格局的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了不同时期对石星村森林景观格局具有决定作用的影响因子,并采用CLUE-S模型对石星村2014年森林景观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与验证。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历史发展趋势、“农二代”返乡潮以及工商资本介入3种情景模拟石星村202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对2004-2024年间3种情景下的景观格局动态及破碎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利用石星村200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分布图对2014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总体精度达到了85%,Kappa指数均值达到0.816,这表明CLUE-S模型对石星村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2) 在预设的3种情景下,样区森林景观一直占据20 a间景观基质的主导地位,林区分析结果显示出林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减少,且相较于2004年的林地总面积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种情景下退化林地面积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相较于历史发展趋势,“农二代”返乡潮情景下退化林地的减少均伴随着人工林和农用地面积的增加,而工商资本介入情景下退化林地的减少伴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和农用地面积的减少;3) 在林地的空间分布上,各林地类型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退化原始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低山、深丘区,次生林、退化林地和人工林呈镶嵌格局,分散于主要基质性景观中;4) 样区在3种情景模拟下,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存在差异。总体来说,“农二代”返乡潮和工商资本介入两种情景下森林景观恢复较好。研究结论可为石星村未来森林景观管理、规划及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夏季森林火灾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夏季森林火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2007年夏季的希腊大火惊动了整个世界。尽管“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森林火灾扑救组织和指挥的行为准则,各地重视程度提高,投入加大,但最近几年伤亡事故却逐年上升,矛盾的焦点直指夏季森林火灾这一新的不容忽视的森林火灾类型。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上,指出夏季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以下几个趋势:(1)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扩展;(2)森林火灾的发生已经贯穿整个夏季;(3)火烧持续时间延长,过火面积增加;(4)雷击火源比重加大、分布区域变广;(5)难控性和扑救的危险性增大。针对以上趋势,提出了防范夏季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12,(2):40-45
森林: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 世界富有健康、充满生机的森林,与生命共脉动 很多森林是古老的、见证地球悠久历史的活纪念碑.其他的幼林在曾经退化的土地上迅速生长,阻止土地沙漠化.纯净的河流在森林中流淌.大量森林被可持续、精心地管理,为人类提供术材、食品和药品,成为当地居民的生计和休闲之地,并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而得到重视.在全世界,权属明晰、健康的森林为稳定全球气候做出了贡献.负责任经营管理的人工林,在提供纤维材料、能源和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与天然林、村镇、肥沃的农场和自然保护区共同形成景观.保护森林成为国内和国际政策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一个异常庞大、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类干扰的年代,它也会自然发火。雷电击火、腐殖质着火、煤炭自然、瓦斯自燃……都可以引起林火。森林火种还是原始人类取火的来源。人类进入森林,出现了人为的林火。随着人口增加和林业生产活动的扩大,人为林火意烧愈旺,其频率远远超过了自然林火,成为森林最大的祸患。目前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起以上,烧毁森林超过280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0.1%以上,其中雷击等自然林火仅占林火总起数的10%,人为林火占90%。自然林火一般都发生在远离  相似文献   

6.
近30年秦岭东西两县区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以秦岭东部商南县和西部略阳县的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1990年专题制图仪(TM)、2001年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和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影像图为基础,提取并分析了秦岭东西两县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景观类型看,商南县以阔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57.63%、18.51%,略阳县以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39.74%、17.69%和17.20%,近30年两县各类森林景观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商南县的变化幅度大于略阳县.从景观结构看,商南县各景观类型的分离度、破碎度指数的变化大于略阳县,即近30年来商南县各森林景观人为干扰的程度大于略阳县,人口、工业化程度、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政府政策是引起两县森林景观类型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收支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碳汇从15.380×106增长到22.447×106、24.314×106 t CO2,呈稳定增长趋势,占全省碳排放量的6.73%~10.35%。贵州省尚有161.70×104 hm2宜林地,如果能用于发展碳汇林业,每年可吸收CO2达2.379×106 t,30年内将吸收CO2达71.370×106 t。贵州省正处于碳排放增长阶段,相对于森林碳汇而言,全区域碳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碳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正在以每年0.4%的速度增加,对森林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对未来林业提出七个方面的挑战:温度变化、水的变化、气候变化、虫害和火灾变化、新基因的需要、造林与经营、加速研究进程,对此应尽快作出估价。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50万森林类型图为信息源,以GIS为手段,选择多种景观格局指数,从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和多样性的角度对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景观进行了格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景观斑块数、面积和周长分布均极不均衡,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反映出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景观异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8,27(2):139-142
虽然人类影响主宰着今天亚马孙流域的雨林火灾。但土壤或湖泊沉积物中埋藏的古老木炭碎片,却证实了火灾在亚巴孙流域林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这种火灾也许已经影响了今天雨林的多样性和结构,并且如果有利于过去这种火灾的事件一再发生,就有可能对亚马孙流域森林的未来造成极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世界环境》2007,(1):91-91
森林趋势组织是1999年由一些保护组织、林产品企业、研究机构、多国发展银行、私人投资基金和基金会的领导人倡导设立的非赢利组织,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其宗旨是通过促进森林部门贸易多元化,推动从单一集中的原木和木材生产,向提供更广泛的森林产品和服务转化来保护森林。为实现这些目标,森林趋势组织发起了以下三个行动:卡图巴组织(Katoomba Group),致力于推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交易;生态系统市场(Ecosystem Marketplace),是第一个全球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交易信息资源平台;中国/亚太地区项目(China/Asia-Pacific Initiative),致力于建立一个中国森林市场及其亚太地区供应国产业和出口贸易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12.
<正>热带森林信托基金(TFT)是一家在英国注册的慈善机构。1999年成立至今,TFT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洲共设有14个办公室,拥有90名员工。该机构致力于在全球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保护生存不断受到威胁、形势日益严峻的森林。在过去的10年中,TFT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木材控制体系,并为国际木材贸易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3.
张力 《世界环境》2009,(3):93-93
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是一家独立的、非政府机构,旨在将环境与社会责任纳入到森林的开采与管理过程中,促进全球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该组织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德国波恩,在全球46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4.
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磨哨林场森林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全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林的固碳能力越来越引起关注。研究选择具有长期观测数据的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磨哨林场作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9种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各组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及分配特征(人工林8种,林龄范围为25~32 a:杉木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杉木+樟树林、杉木+火力楠林、马尾松+木荷林、木荷林、火力楠林;天然林1种,平均林龄为63 a:红栲+青冈+刨花润楠林)。结果表明:1)磨哨林场生态系统碳密度平均为261.61 t/hm2,固碳能力较高,其中,马尾松+木荷林以及杉木+火力楠林两种人工混交林的生态系统碳密度最高,天然林位于第5位;2)乔木层和土壤层是磨哨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主体,占98.23%,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对整个生态系统碳密度贡献较小;3)乔木层中树干部分的碳密度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根和枝,皮最小;土壤层碳密度及分配比例随深度增加而降低,0~20 cm碳密度占整个土壤层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5.
森林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森林对大气污染净化及大气污染对森林危害,分析了森林吸收、中和的机理和大气污染物污染森林植物的作用机理。对大气污染作用于森林植物的阈值进行了讨论,指出高于该值时影响污染危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环境》2005,(1):80-81
邂逅挪威的森林,完全是在意料之外,无论是甲壳虫的乐曲,还是村上春树的文字,都让我觉得挪威的森林是神秘的,无可言状的美,需要有缘才能相遇,我等待着,那次出一个不近不远的差,没想太多便选择了开车前往。  相似文献   

17.
1985~1992年,印度奥里萨邦营造了10万hm2的乡村人工林,这是一项旨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及减轻对天然林压力的援助工程.本文目的在于研究这项工程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效应.为此,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既包括农户所使用的不同来源的生物量资料,也包括用于建立植被现状及相对于用户的空间分布关系的遥感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8.
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系统,对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进行1 a的定位观测,分析了土壤水热因子及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上旬[7.03μmol·(m2·s)-1]和7月下旬[5.12μmol·(m2·s)-1];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均值分别为3.74μmol·(m2·s)-1和3.05μmol·(m2·s)-1,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分别可以解释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月动态变化的80.1%和81.0%;天然林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但人工林两者不具有相关关系;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当月凋落物量和前一个月凋落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指数方程计算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分别为1.86和2.01,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值分别为14.34 t·(hm2·a)-1和11.18 t·(hm2·a)-1,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呼吸年通量下降了22.03%.  相似文献   

19.
森林样板房     
郑慕雅 《环境》2005,(3):44-44
对于城市人来说,森林是一个逃离喧闹的地方。那里安静、祥和,空气里总带着一股青草的清香。每到周末,大批的城里人便以最快速度奔到森林。逃离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逃离所谓的高科技室内设计。到了森林,绝对要摒弃这些烦人的设计,投入到自然里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业务培训、资金渠道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