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磷酸铵镁(MAP)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影响氨氮去除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C12与K2 HPO4的组合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为磷氮比(以摩尔比计,镁氮比同)>初始pH>搅拌时间>搅拌速率>镁氮比.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MAP法的适宜条件:磷氮比1.2,初始pH 9.50,搅拌时间4 min,搅拌速率100r/min,镁氮比1.1,此时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在此条件下,获得的MgNH4PO4·6H2O(即鸟粪石)沉淀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出水pH在7.2~7.4.对经MAP法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出水进行一段时间的生物处理,工艺运行稳定,不存在曝气孔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2.
磷酸铵镁(MAP)沉淀法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絮凝强化MAP沉淀法,以期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脱氮效果。考察了不同絮凝剂种类、投加方式及投加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MAP沉淀前投加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40mg/L时,总有机碳(TOC)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55%和86.94%。同时,为了探究PAC对MAP沉淀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强化作用,对不同处理前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三维荧光分析,发现MAP沉淀处理对垃圾渗滤液的类腐殖酸物质去除效果更好。通过实验发现,随着腐殖酸浓度逐渐增加,MAP沉淀法氨氮去除率会逐步降低。当腐殖酸投加量为1.0g/L时,氨氮去除率为20.44%,Mg~(2+)升高到262.32mg/L。通过傅立叶红外分析,发现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官能团种类繁多,而经絮凝(投加PAC)强化MAP沉淀法处理后含羧基、苯环=CH和芳环=CH官能团的有机物减少。因此,垃圾渗滤液中类腐殖酸物质影响了MAP沉淀法的处理效果,而絮凝可以通过降低渗滤液中类腐殖酸物质浓度而提高MAP沉淀法处理氨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以Ca(OH)2为pH调节剂、磷酸氢镁(MHP)为吸附剂的氨氮废水处理新方法(MHP吸附法)。MHP吸附法的特点是吸附产物磷酸铵镁(MAP)可通过简单的热分解再生MHP,同时回收高浓度氨水。考察了MAP热分解制备MHP的工艺条件;对氯化铵、硫酸铵及碳酸铵3种模拟氨氮废水体系,分别考察了pH值、温度、氨氮初始浓度对MHP吸附容量的影响;考察了MHP的循环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HP对氨氮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NH4^+最高达到了约90mg/g。MHP在循环使用中,对低浓度氨氮废水其吸附容量呈下降趋势,但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制肥工业废水中氨氮浓度高,难以直接进行生化反应,采用鸟粪石沉淀法可有效去除并回收氨氮。利用中试反应器回收某制肥工业废水中的氨氮,采用氯化镁与氧化镁作为联用镁源,通过考察不同进料方式、搅拌速度、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鸟粪石法回收氨氮的最佳工况:采用间歇进水、固体投加镁源的投料方式,搅拌速度300 r/min,停留时间2 h。最佳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达到93.5%,磷残余率小于0.3%,生成的鸟粪石纯度可达85.6%,砷和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36和0.0008,符合肥料中重金属限值(GB/T 23349-2009),其他重金属均未检出。因此,回收产品有很好的利用价值。经济分析表明磷源是此方法处理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混凝-热处理联合磷酸铵镁沉淀法(MAP)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热处理可降低废水的COD和色度,实现固液快速分离,有效降低混凝污泥含水率;MAP法可有效降低混凝-热处理后废水的氨氮含量,药剂摩尔比和反应体系pH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当投加15 m L·L~(-1)的40%(体积分数)混凝剂NS-1、在70℃下热处理5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3.65%,色度去除率达到99.97%,而混凝污泥含水率可降到56.62%;向混凝-热处理后废水中投加硫酸镁和磷酸氢二钠,当药剂摩尔比为1.1:0.9:1(Mg:P:N)、体系pH为9.5、在20℃反应3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氨氮去除率可达96.27%,剩余总磷低于12 mg·L~(-1)。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回收养猪废水中的氮磷,考察了典型兽用抗生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和氟诺喹酮类等)和重金属在回收固体中的残留情况。实验结果发现,回收固体中抗生素含量较高,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高于300 mg/kg,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分别为1.86~13.63 mg/kg和5.1~59.1 mg/kg;重金属中Cu、Zn含量较高,浓度分别为96.01和140.34 mg/kg。废水中的SS和腐殖酸是影响养猪废水MAP反应沉淀物中抗生素和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废水MAP回收时须考虑产物中抗生素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解酸化-磷酸铵镁(MAP)法-EGSB组合工艺对大豆蛋白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水解酸化系统运行效果,并对其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提出MAP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并评选其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系统运行稳定,最适pH为7.0,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氨氮转化率高达95.8%;MAP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优选条件为n(Mg):n(N):n(P)=1:1:0.8,此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88.3%,磷酸去除率为76.7%;EGSB反应器经过三个月的启动后可稳定运行,有机负荷高达到9.88 kg·(m~3·d)~(-1),COD去除率达到90.0%左右。水解酸化-MAPEGSB组合工艺在处理大豆蛋白废水时可获得连续稳定的处理效果,为大豆蛋白废水处理的工程化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氧化镁和硫酸镁作为镁源采用鸟粪石(MAP)沉淀法对酿酒废水开展了除磷实验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磷效果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pH转速Mg~(2+)与P的摩尔比。以氧化镁为镁源时,MAP沉淀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10.0,转速150r/min,Mg~(2+)与P摩尔比为1.2;以硫酸镁为镁源时,MAP沉淀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10.0,转速50r/min,Mg~(2+)与P摩尔比为1.0。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最佳条件下TP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受酿酒废水矿物成分影响,MAP沉淀中的MgNH_4PO_4·6H_2O纯度较低,综合考虑,采用MAP沉淀法去除酿酒废水中的磷时宜选用氧化镁作为镁源。  相似文献   

9.
磷酸铵镁热解循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磷酸铵镁结晶技术的药剂费用。同时,在磷酸铵镁热解过程中添加Mg(OH)2碱促媒介,能阻止磷酸氢镁向焦磷酸镁的转化,并降低热解产物氨氮去除过程中上清液磷酸盐的残留。在Mg(OH)2∶NH+4摩尔比为1∶1,热解温度为110℃条件下,热解产物沉氨效率接近84%,上清液磷酸盐残留量为0.02 mg/L。  相似文献   

10.
利用白云石石灰去除与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氮和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云石石灰为实验材料去除与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的氮磷,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不同投药固液比S/L、初始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及反应时间对去除与回收氮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投药固液比S/L为300mg/L,最佳初始pH值范围为8.5~9.5,反应温度为25.0℃,搅拌速度为150 r/min,反应时间为24 h条件下,氨氮(NH+4-N)和磷(PO3-4-P)的去除率分别为37.26%和89.60%。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沉淀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可知沉淀产物中含有磷酸铵镁(MAP),可实现废水中氮磷经济有效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pH对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含量不同的渗滤液和邻硝基苯酚人工模拟废水进行了电解处理,着重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氯离子浓度和重金属离子种类对有机物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处理过程中, pH值对有机物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与渗滤液的水质有关,尤其与渗滤液中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种类有关。在pH=2的条件下电解处理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含量均很低的渗滤液,有利于有机物的氧化去除;在pH=9的条件下电解处理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浓度均较高的渗滤液,其COD的电解去除效果最好;在pH=2或pH=12的条件下电解处理氯离子浓度高而重金属离子浓度低的渗滤液,能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渗滤液中无机变价离子的组成不同,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pH值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时,沉淀剂种类、pH值、物质摩尔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2 677.34 mg/L的垃圾渗滤液时,在兼顾所用镁盐量尽量低和处理出水氨氮或磷酸盐的残留量都比较低的较佳实验条件为:沉淀剂种类为:MgSO4.7H2O和Na2HPO4.12H2O,反应时间为20 min,pH=9.5,n(Mg)∶n(P)∶n(N)=1.3∶1.15∶1.0。在较佳实验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NH3-N去除率为97.05%,处理出水PO34--P含量为8.35 mg/L,NH3-N含量为75.86 mg/L。对所得沉淀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和X-衍射光谱、扫描电镜表征,表明大部分沉淀物为磷酸铵镁物质。  相似文献   

13.
MAP法处理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宇  伍钧  杨刚  唐微 《环境工程学报》2008,2(9):1169-1172
运用 MAP(磷酸铵镁)法处理高浓度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研究了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并分析了最优条件下所得产物成分.结果表明,母液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H=9.5,n(NH4 ):n(PO43-)=1:1,反应时间 10 min,反应温度40℃以下.该条件下,当温度为40℃时,PO43-、Mg2 和Ca2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8.46%、92.54%和98.48%,残留浓度分别为 15.91、70.25 和2.94 me/L.生成的沉淀产物中 P2O5、NH4 -N、CaO 和MgO 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9.08%、6.07%、2.83%和 15.91%,所含 MAP 可作为肥料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磷酸铵镁法处理焦化厂高浓度氨氮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酸铵镁(magnesiumammoniumphosphate,MAP)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研究了药剂配比、反应pH值以及药剂选择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在剩余氨水中投加MgCl2·6H2O和Na2HPO4·12H2O药剂,Mg2+∶NH+4∶PO3-4的摩尔比为1.4∶1∶0.9,反应pH值为8.5~9.5的条件下,原水的氨氮浓度可由2000mg/L降到15mg/L。并通过对反应沉淀物的结构成分分析,探讨了MAP作为有效缓释肥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蒸发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沥滤液,着重考察了不同沥滤液初始pH值对蒸发去除COD和氨氮效果的影响,并采用GC-MS对蒸发冷凝液中有机物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沥滤液的初始pH对冷凝液中COD、氨氮含量及有机污染物分布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沥滤液在酸性条件下(pH≤6)蒸发,随着pH的增加,冷凝液中COD的含量线性降低,而氨氮的含量线性增加.当沥滤液的初始pH值从6增加到11,冷凝液中COD的含量呈对数函数降低,而氨氮的含量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从冷凝液中鉴定出38种有机污染物,多为沸点较低的醇、酸、酚和酯类.在酸性条件下(pH=3),冷凝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和低碳醇的相对丰度接近90%.在近中性条件下(pH=6.2),冷凝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以酚、酸和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在碱性条件下(pH =11),冷凝液中酚和杂环类化合物占比较高,而酸的含量极少.  相似文献   

16.
沸石法工业污水氨氮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斜发沸石法去除工业污水中氨氮的方法 ,通过沸石对NH+4 的全交换容量、吸附和洗脱工艺条件对去除氨氮效果影响的试验 ,确定了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流程和适宜参数。结果表明 ,在废水浓度pH =7的条件下 ,沸石对铵的平均全交换容量达到 12 .96mg/g沸石 ,且交换容量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 ;高速低温有利于吸附 ,低速高温有利于洗脱 ;处理后污水氨氮含量低于 5 0mg/L ,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本研究可为治理氨氮废水技术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的镁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剂费用一直是限制鸟粪石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实验采用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以磷酸氢二钠作为磷盐,就不同镁盐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氯化镁与氧化镁联用作为新型镁盐时,有很大的优势。在n(N):n(P):n(Mg)=1:1:1.5,n(MgCl2):n(MgO)=1:2,反应时间为30min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与常规单独采用氯化镁的处理方法相比,镁盐药剂费用可节约2/3以上。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水养殖废水排放量与日俱增,近海水域环境严重恶化。采用海水电池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以镁为电池负极,钛为电池正极。镁负极失去电子产生Mg~(2+),与废水中的NH_4~+、PO_4~(3-)结合生成磷酸铵镁(MgNH_4PO_4·6H_2O,MAP),将废水中的NH_4~+和PO_4~(3-)去除。结果表明,当pH为9.5,氮磷配比为1∶1.1时,氮的去除率可达85.34%,磷的去除率可达98.46%。利用正交实验研究pH、初始氨氮浓度、氮磷比和COD4个因素对氮磷去除的影响,氨氮初始浓度、COD分别对氮、磷的去除影响最大。多个电池串联时,总输出电压是各电池电压之和。  相似文献   

19.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以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为光阳极,采用钛片作为阴极,通过光电催化氧化方法对柠檬酸铵中氨氮进行了去除研究。考察了外加偏压、初始pH值、初始柠檬酸铵浓度,电解质的浓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光催化法和电化学法相比,光/电法在柠檬酸铵中氨氮降解过程中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在电压为1.0 V,pH为12,Na Cl浓度为0.1 mol·L~(-1),初始投加柠檬酸铵的量以N计为25 mg·L~(-1)的条件下,紫外光照射下,采用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反应120 min后,柠檬酸铵中氨氮的降解达到60%左右。其中,柠檬酸铵中氨氮的降解产物中N2占82.6%。Ca Cl2对降解柠檬酸铵起到了加速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城市生活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OD与NH4 -N的去除上,对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专项研究几乎未见报道.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的种类及浓度,在渗滤液中的存在状态,渗滤液中重金属与其他成分(有机物、氨氮)的相互作用关系,辨证分析了重金属在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的有益作用和毒性,归纳了重金属在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总结分析了重金属的去除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