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德市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以“2066”工程推进、大力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和农村三大面源污染治理为主要特点,取得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设成效。其结合当地实际的农村面源治理模式等主要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农村面源主要分为农田面源、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染面源,研究根据排放因子法计算了两种主要考核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根据四川省农村面源污染状况特征提出了面源治理对策措施,其中农田面源治理措施包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面源生态拦截技术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小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农牧结合、干清粪、发酵床处理工艺等;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措施包括: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义收益—成本分析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污染排放系数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统筹考虑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收益、技术成本与交易费用,构建面向一般区域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策略的分析框架与方法.研究表明,2011年宜兴市农村面源污染排放总氮2880.94t,总磷501.19t,水环境经济损失为3.38亿元.耕地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化养殖沼气工程、分散养殖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的净现值率分别为55.00、2.54、0.52、-0.15.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交易费用和政府管理支撑能力,近期应优先治理规模化养殖和种植业面源污染,分散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可作为远期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十四五"期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发展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和方式方法,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统筹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防止工业污染下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努力增加农村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染成为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监测成本高的特点。对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产生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属于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三台县建立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村的建设等生态补偿治理措施,改善三台县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村黑臭水体是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推进水污染治理任务,需加快落实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本研究针对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和成因,从多个角度提出可靠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统筹规划,分阶段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抓好结合,做好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及规划的衔接;建立"污染物治理链条"思维,狠抓行业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建立"类面源"概念,重点推进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通科技与应用之间的壁垒,制定推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面源污染源分布广泛,没有确切位置,其治理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危害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同江市面源污染的来源及近年来在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提出了今后应从行政,法律和技术方面出发,制定相应的治理水土流失,城市规划,农村规范管理及人畜等方面的治理措施.同时也提出对同江市面源污染的研究与治理仅仅是初步探讨,今后还要结合实际工作,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以便为同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创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得到加速开发,随之而来的是极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造成的土地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的面源污染问题。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面源污染治理问题是农村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探究面源污染的原因,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郭晨浩  李林霏  夏显力 《环境科学》2024,45(2):1222-1232
分析农户个体支付意愿是测算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而确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经济价值则是将农业生产外部性进行内部化的必要措施.从农户微观个体角度出发,在剖析农户认知影响因素层级关系基础上,构建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为核心的农户面源污染治理支付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陕西关中地区531份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双栏模型对农户面源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与意愿支付水平的这一连续决策过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具有面源污染治理支付意愿的农户数量为267,占样本总数的50.30%,意愿支付金额均值为1 469.77元·hm-2;依据调研样本意愿支付水平期望值可以测算出,2020年陕西省面源污染治理经济价值总额约为57.91亿元.②农户面源污染治理支付意愿会受到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的综合影响,各个维度作用力影响相差无几;农户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支付水平主要会受到文化力因素的影响,个人力与地域力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③按照收入水平进行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个人力与文化力维度的影响因素在低收入群体中对于支付意愿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难以促成意愿支付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对7座重点水源地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有5座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2座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对营养源的调查及研究表明,水库的外来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农村及农业的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总氮、总磷入库量占总氮、总磷入库总量的85.1%~100%和59.7%~100%,因此,防治农村和农业的非点源污染,防止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库是防止水库富营养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文中在兰州统计年鉴的基础上,根据面源污染来源,分析了农业、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危害,初步估算了主要面源污染物的流失量。并根据兰州市农村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控制措施,旨在为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威  陈金全  常军军 《环境工程》2020,38(5):171-178
汞污染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矿产开采与加工、垃圾焚烧及涉汞产品的生产使用等。生物修复法因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生态友好等优点,在汞污染的治理与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环境中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现状,分析总结了基于植物和微生物作用的生态友好型技术在汞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汞污染生物修复中应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旨在为汞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障碍:妨碍城乡差距的缩小;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因此,分析影响农村环境的成因及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以镇江为例,通过对“十一五”期间镇江生态环境变动趋势的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环保资金缺乏、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新的污染、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以及政府考核体系不科学和传统GDP制度有缺陷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镇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昆明市主要排污河道之一的大清河入滇池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流域范围内城郊型面源污染状况,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和实地采样分析,初步得出研究区污染物产生的来源、产生特点和发生量。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排放、地表径流产污、农田排水是该研究区氮、磷污染物排放的三大来源;其中,总氮排放量有54.7%来源于生活污水,25.9%来源于农田化肥流失;总磷排放量有61.5%来源于生活污水,24.8%来源于地表径流。滇池周边地区面源污染物来源和特征有别于滇池全流域的各污染类型比值,面源污水已成为城郊区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控制之要点。因地制宜,就地处理城郊型的农村生活污水,科学平衡施肥,降低地表径流排污浓度,是城郊型滨湖带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同全国一样,虽然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根据统计数据和现状调查,揭示了黑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防治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强  赵胜军  唐慧 《交通环保》2001,22(4):25-27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并且机动车的噪声污染及废旧汽车的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主干,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辅助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但在管理思想及管理手段和管理环节上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对荆州市境内所有139个乡镇以上所有饮用水水源地和44个典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饮用水水源地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分散式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污染情况,并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市183个饮用水水源地有达标个数为85个,达标率为46.45%。其中,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率为79.01%;湖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40%;地下水型水源地达标率为12.5%。最后总结了荆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超  叶秋  贾伯阳  何文战  党超军  黄燚  杜浪 《环境科学》2022,43(3):1346-1355
城市地表水水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广受社会各方关注.由于地形特殊,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地表水水环境特征及污染问题有其自身特点.在2019年8月和10月两次通过采集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典型山地城市河流——清水溪干支流地表水和干流河底沉积物,并监测地表水、沉积物样品中碳、氮和磷等营养元素以及其它基本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现阶段清水溪地表水属劣Ⅴ类,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体系中属严重污染级别.在所有水质指标中,NH+4和TP超标最为严重.清水溪地表水水质呈现出支流优于干流、降雨期优于非降雨期的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源、尾水/支流汇入和河流自净能力共同决定了营养元素在清水溪干流地表水中的空间分布规律.源头污水直排和中下游的污水溢流等点源污染是清水溪干流地表水最主要的污染源,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有限,河底沉积物在河流处于不同的水量条件下会发生营养元素“汇”与“源”间的相互转化,体现出内源污染的复杂性.支流/污水处理站尾水汇入的稀释作用,以及由于山地河流地表水中高DO导致其较高的自净能力,使得干流地表水水质向下游有逐步改善的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